综上一篇所述,我们知道教师的教学风格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艺术是互通的,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够按照事物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而且还能按照美的规律来面对教育对象和教学活动与反思。教师会对自己教学的理解与实践形成一种稳定的教学风格和格调。
教师的教学风格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独有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而且是教师以稳定一贯的外显行为来表达教师的思想感情。它是教师的教学进入到自由状态的标志,也是教师成为教育家的基础。
杜威曾经分析过了教育的意义,他指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是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他不断的发展个人的能力,熏陶人的意识,形成个人习惯、性格,锻炼其思想,并激发人的感情与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
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教育中极有意义的存在,它使教学在个性化教学风格的熏染下走向灵动,使教师在教学风格的成熟中走向新生,使学生在教学风格下走向创新,使师生在教学风格的浸染下走向崇高。
在中国有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原则和规矩方面做得并不好。没规矩,不成才。没有原则的父母,教育出没有原则的孩子,并且失去孩子对他们的尊重。孩子需要原则,这让他们的成长有了土壤。没原则的孩子会经常碰壁,安全感丧失,从而失去进取心。 原则和规矩,必须基于正确的价值观,否则就会和大众形成对抗,被排斥。“在原则和规矩后必须给孩子留下放飞的空间。对于鸟来说,规矩不是把翅膀剪掉,而是飞行的方向。”
父母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果从孩子出生到八岁,家长每天都跟孩子一起进行半小时的阅读,八岁以后,这样的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发展就不需要家长操心了。”
鼓励孩子与学生做一个完善的人,需要培养个人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高校应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操作体系,需要培养智商:学习能力、考试能力、研究能力;情商:被人信任,善于分享,乐于助人;逆商:面对困难、挫折、失败等的抗打击能力和自我鼓励能力。父母做到:真爱,不是溺爱;尊敬,不是害怕;规矩,不是打骂;鼓励,不是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