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拜读了《大数据》受益匪浅,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下本书.先来介绍下作者:
涂子沛 ,江西吉安人,著名信息管理专家、科技作家,《大数据》、《数据之巅》作者。先后担任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副主席、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匹兹堡分会主席,在国内有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客座研究员等兼职。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系微软认证高级程序员, 2014年12月任阿里巴巴副总裁,分管大数据方面事宜。 著有《大数据》、《数据之巅》。(来自百度)
一个真正的信息社会,首先是一个公民的社会 —— 题记
开放数据
在序言中作者提到,很多国家已经可以凭借对数据的有效收集、处理和分析来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具体政策,而他还认为通过数据不仅可以治国,还可以强国。
文化靠沉淀,文明靠创新,基于数据的创新,乃至各行业的巨大飞跃,都离不开人类当前所拥有的最伟大资源:数据。而要想成就数据的伟大,就必须开放数据。
新总统的第一天
我的这届政府将致力于建设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政府。我们将共同努力,以确保取得公众的信任,建立起透明、公众参与和多方合作的制度。
——奥巴马,2009年1月21日
本书开篇提到,奥巴马第一次上任总统并签署了他的首份总统备忘案:《透明和开放的政府》,拉开启数据帝国兴起的大幕。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4个部分:
"帝国风云"
1.历史战争《信息自由法》:
在本章节中,美国从半世纪前对知情权的提出,到通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让《信息自由法》得以颁布,开启了信息自由的推崇。
2.数据帝国的兴起:
伴随着《信息自由法》起草到颁布,美国正在经历着数据帝国的兴起,比如从早起合理应用大数据预测美国大选结果,到通过“海浪监测计划”获取大量数据以及标签传感器的研发和大行其道。正是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和公民意识到数据带来的利益和创新。
3.数据治国:
通过分析2008--2009年美国交通事故及其相关表格来分析以及给出对应的治理方案,本章还通过这个现象得出了:随着数据的累积和增多,可以做的分析和对比也越来越多 。一 起交通事故的数据可能是无序的,一年的数据 、一个地区的数据也看不出太多 的章法,但随着跨年度、跨地区的数据越来越多,群体的行为特点就会在数据上呈现出一种“秩序、关联和稳定”,更多的规律将浮出水面。
4.商务智能的前世今生:
商务智能:利用存储在计算机里的信息来辅助决策。而数据仓库、联机分析技术、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图表的相续出现使得商务智能的产业链形成从数据整合、分析、 挖掘到展示的完整闭环。
"法则博弈"
1.帝国法则:
如何运作和管理庞大的数据:
收集法则:减负为初衷,减少信息扰民。
使用法则:当联邦政府的信息活动涉及个人信息时,个人隐私 权必须切实得到保护。
发布法则:免费。
管理法则:遵循《数据质量法》,保证数据质量。
2.《数据质量法》的困局:
《数据质量法》的困局是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难以兼顾的矛盾。当今社会的发展,为了维护每个公民切身利益,严禁,公正完善的法律至关重要。
3.全国隐私风波:
美国的一大难题,公民拥有身份证因为民主这一大环境举步维艰,在911之后终于得到落实。
"公民故事"
1.数据开放运动: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领域科技的飞速发展伴随着硬件升级,软件收费,代码开源。而数据开放也自然在之后被提出。
2.试金石:白宫访客记录:
在民间社团的不懈努力下美国政府得以公开白宫访客记录,挑战政府权威,并使得公开透明政府得以落实。
3.矿难中的歌声和数据:
可以通过大量数据避免的矿难,再次让数据治国得到了关注。
"天下趋势"
1.大趋势:
紧随数据帝国的脚步,30多个国家政府也加入数据治国的行列,国际开放联盟成立。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在数据治国的道路上,会有更多的国际成员加入。
2.大挑战:
政选靠数据,自我置化的生活方式靠数据,企业间的竞争也将最终被所掌握的数据优劣势所控制。
3.大变革:
教育领域正在发生的革命:微学位,大数据,微学校的相继诞生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方式,各个学校如何在里面占据一席之地,必须经历教学方式,师资等等的改变,良性的变革使得教育水平得到有利发展。
尾声:
中国人 == 差不多先生
** 中国传统的学问理学和道学当中**
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的区别混沌不分,使得中国人倾向于粗略的主观定性,排斥精确的客观定量,从而养成重形象,重概括,轻逻辑,轻数据的文化习惯。这种文化习惯使中国人长期沉浸在含蓄的,模糊的审美意识当中,凡事只能在美术化的角度来印证,满足于基本相似的模糊联想,止步于用逻辑来分析,用数据来证明,最终将表象上的相似当作本质上的相同。
** 这使得中国人对数据形成一种漠视的态度。其根本源于一种文化上的欠缺:随意,盲目,不求甚解,理性不足。因为这种文化上的不足,科学最终在西方起源,中国人多年来智能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
** 只有开放数据才能更好的推动我们全社会的创新,才能推动中国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发展,才能推动我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