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你们都去看《长城》了,但饕餮究竟是个啥?
真吃人么?
饕餮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怪兽。古书《山海经》上形容,其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大头大嘴。
电影《长城》也遵从了“目在腋下”这个特点,将饕餮的眼睛放置在前臂两侧。围攻长城的饕餮是一种不怕火的怪兽,行动敏捷来势凶猛,伸出利爪就能劫走士兵。我们可以看到饕餮的外貌,主颜色青铜色,头上更有青铜鼎纹的纹路,就好像是青铜鼎上的饕餮化为真身降临人间。
饕餮作为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纹更常见于青铜器上,尤其是鼎上,比如最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上的饕餮纹样为大张的口,中有一人头。
不可怕,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这不是兽吃人。
人或人头是巫师,他的作用是沟通人间与神界的联系。在原始服饰、面具和彩陶中,人和动物的纹样都是合二为一的。比如半坡的人面鱼纹彩陶,人与鱼契合无间;良渚玉琮上的纹饰,人与怪兽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青铜时期,人与动物有了区别,在这一阶段,动物的神秘力量明显是大于人,这从饕餮形象及“饕餮吃人”中表现出来。当人的力量逐渐强大,人与兽之间就会有一种争夺沟通宇宙权力的较量,在图像上也呈现人兽相持的画面。今天我们看到这样的器型和纹饰,仍能被那饱满的生命力震撼到。
或许是龙的一个阶段
很多学者认为,饕餮是龙的一个阶段,或一种来源、一种类型。但为什么最后成为民族象征的是龙,而不是饕餮呢?从女娲炼石补天到炎黄五帝时期,可谓万国林立,相争为帝。五帝在空间上共存,各霸一方;在时间上又前后相续,此衰彼兴,是一个征战不断的时期。在这个从炎黄五帝到夏朝建立的征战时期,与之最相符合的象征符号,就是饕餮这样崇高又狰狞的形象。
饕餮适合做一个时代的符号,却不宜做一个超时代的文化象征。龙因其所代表的天上地下的贯通而获得了文化的象征地位。正如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中,法家取得了胜利,但它不会取得超时代的文化的胜利。儒家因其对家、国、天下的全面关怀,取得了文化上的象征地位。饕餮虽然未成为整个文化的象征,但其具有了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饕餮纹渐渐衰微,龙凤纹出现浪漫奇巧的艺术特征,至秦汉时期开始流露出恢弘的艺术气势和古拙的表现手法。随着隋唐开元盛世的到来,龙凤也理所当然的开始雍容华贵起来,而宋代皇族的独特气质又造就了典雅、清秀的纹样风格,最后到明清时期,可以说是龙凤纹样的绝唱了,它透出繁冗而巧密的艺术特征。
真的很能吃吗?
做为原型的怪兽十分贪吃,传说饕餮没有身体是因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体吃掉,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最后把自己都给吃掉了。
苏东坡就曾写过一篇《老饕赋》。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
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而薪恶劳。
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
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
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糕;
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
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婉彼姬姜,颜如李桃,
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
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
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葡萄,
愿先生之耆寿,分余沥与两髦。
候红潮于玉颊,敬暖响于檀槽,
忽累珠之妙唱,抽独茧之长缲;
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
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
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
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
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
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苏东坡为饕餮增添了可爱,至今,喜好美食的朋友被称做“饕餮族”,吃货们也喜欢自称“老饕”。
真的很丑吗?
《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混沌、穷奇、檮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
《吕氏春秋·恃君》:“鴈门之北,鹰隼、所鷙、须窥之国,饕餮、穷奇之地。”
作为“四凶”之一的饕餮当然不会好看。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纹饰的不断演变,到了清朝的瓷器上,他们也优雅清新起来。
比如这样:
还有这样:
或者这样:
哪里还有半点狰狞的影子?
今天,饕餮纹仍然是我们最喜闻乐见的。
可爱!喜欢!一点也不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