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男,富养女,不知何时这成为某些人奉为圭臬的养育守则。
一胎化,加上社会结构的转变,古人的智慧不见得适用于今天的现实社会。
好比当房价从2000年后火箭升空般的成长,社会消费,一线城市有些地方的房价,增长速度远超人们薪资成长的速度。
简单来说,你自己算算过去十年自己的薪资成长幅度,是否让你生活的消费能力更强?是否让你有更足够的条件买房?
于是有经济学家提出「六个口袋」理论,说一个孩子结婚、买房,那就是要两家人,包括双方的父母,以及祖父母,六个人共同掏钱,才能完成这项终身大事。
这个招数几代下来也用不了几次,毕竟当一栋房子要了两家六口人的钱,这还不算上教育,以及未来养老等费用。
谁能保证房地产或经济方面的泡沫不会来袭,到时该怎么办?
不管未来,就管现在。
你对自己的生活焦虑吗?
你对养育孩子这件事焦虑吗?
收入提高,生活的条件变好,为什么还是无法安心?
过去谈穷养与富养,某种程度是建立在当时的时代背景。
比如引用孟子的话,将穷引伸为「困顿」的成长环境,使一个人屏除奢侈、浪费等习惯,及早学习如何独立、自主的生活。
但为什么当时要谈这些?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中国有中产阶级,那是近现代的事。
直到清代,人口的经济结构,除少数当官,少数有钱的富人,其他十之八九是以农业为主的市井小民。正是社会的高度不平等,引起了后来的革命。
在那种环境下,多数人不穷养,还能怎么养?
一家往往有好多个孩子,资源有限下,孩子早早就要独立。这点到现在也一样,出身贫穷家庭的孩子,即使身高还构不到桌子,就得帮父母煮饭,甚至照顾更小的孩子。
那么,困顿的环境真的会让一个人更独立自主吗?
这里又要问的是,独立自主是什么意思?
当孟子谈:「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要知道,这是针对君子的养成教育,也就是不以赚多少钱,而是以一个人的道德涵养为成败的标准。
对某些出身贫寒的人,如果刚好周遭环境赋予的价值观,都在质疑道德的必要性,鼓励一个人不择手段的赚钱牟利。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出身富裕,但他身边的人同样鼓励他不择手段的赚钱,这些想法会自然而然的在成长中被他吸收,乃至于实践。
参照现实中对于犯罪率的调查,越是贫穷的地方,相较经济收入比较富裕的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辍学率高、未婚怀孕的比率高、犯罪率也高。
有人说,所谓的富养,指的不是金钱多寡,而是父母的用心多寡。
这个说法,相对来说更加客观一点。有研究显示,单亲家庭的孩子,只要养育他的大人给予充分的关爱,孩子的身心发展和父母俱在的孩子没有区别。
足够的关爱,有助于孩子顺利成长。即使家境不是十分殷实,依旧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向、独立的人格,有勇气和能力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所以穷养与富养实际上是假议题,真正重要的是这么做的目的。
我们希望孩子好,这个好如果光靠赚钱、换大房子没办法达到心灵上的富足,而是和自己一样年纪越大越焦虑,那么亲子双方都是贫穷的,没有人真正富了。
所以,从父母对于孩子的心力投注、关怀与爱的角度,实际上不存在有益的穷养,只有富养。
谈了一般对于环境和心理的论点,是否还有新的论点可以更好的诠释穷养与富养的议题?
在这里,我想我们或许可以参考一下佛家的修行法门。
佛家有个法门叫做「观」,这个观既是行动、思考,也是概念,也是结果。同时具有动词、形容词与名词等意涵。
一般修行谈两种观,一种是「慈悲观」,一种是「不净观」。
「慈悲观」,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有点接近「正念」、「积极心理学」的方法。
通过对于环境与自我的充分体察,具体如冥想、静坐,主动和他人连结,服务他人,感恩他人等方式,使一个人建立对于生命更完整的认知。
自我也是生命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更充分的看见生命中的喜乐,避免囿于短暂的人生困顿。
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教养,都是慈悲观的教养,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关怀,多让孩子看那些令人快乐的事物,让孩子对生活充满希望与幸福感。
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此发展出健全的人格,他对面对人生挑战,有充分的准备,同时成为社会正向的中坚力量。
「不净观」,并不是慈悲观的对立面,而是用另外一个角度看待人生的道路。
人往往受限于感官的刺激,当下的美好,看不见事物更深层的黑暗与消亡。
比如试图通过整形,改变外在的姿态获取内在的幸福,某些人确实成功了,但有些人却永远挑剔,活在始终「有所不足」、「我不够好」的忧虑中。
有些人一个月赚3、4千块,他想「等我赚到一个月八千、一万,我就满足了」。
有些人一个月赚3、4万,想的是「等我赚到年薪百万,我就满足了」。
结果我们可能会发现,这两个人其实是同一个人,就像王国维说的:人的烦恼,就在于人永远不会满足。
就像现在的社会,真正刺激房价的,除了节节攀升带来的投资效益。还有一个,就是社会不断散布的焦虑。手上如果没有充分的金钱,好像未来随时都会掉进一个大黑洞里。
但这个「足够」,要多少才叫足够?
如果一个人对未来总是焦虑,那么感到足够的时刻,恐怕永远都不会来。
不净观,就是彻底的去看这些生命的枯叶。
好比有一种修行的方式,是让修行者面对遗体。当看到容颜如花似玉的少女,剖开肚子,里面的内脏和旁边的老人,和猪狗牛羊区别甚少,从中体悟我们对于感官与当下的反应,实际上都不过是内心的执念。
最后,体察到所谓的不净,其实皆是净。
譬如美丑,那也不是由人决定。为什么医疗上拿狗或某些动物当心理疗愈的工具,因为狗不像人,不会因为主人身上有了残疾,他就不爱主人。
某个角度来说,「慈悲观」的法门接近富养,「不净观」的法门接近穷养。
我们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当他看见光明,同时也帮他看见黑暗。
我们告诉孩子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同时告诉他路上必然充满荆棘。
我们给孩子十足的关注,但也让孩子了解有天他必须自己一个人走。
我们让孩子了解花开的美好,同时也教他欣赏花谢的意义。
两者不偏不废,一个人才得以更加完整。
就像一个好人,不等于是一个没有犯过错的人。这一点,无论是佛教或基督宗教,同样认可。
所以对孩子,大人该穷养还是富养?
我想两者在意义上,应该合一。在教养上,帮助孩子认识更完整的自己,看见更丰富的全貌,帮助他有天能够独立自主的生存下去。
学会慈悲,接纳不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