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威天梯山石窟
行者无疆tj 文/摄影
(天梯山石窟大佛)
雨脚从刘家峡跟到武威
晨起时又是绵绵
好在宿于客运站的酒店
下楼便可买票上车
身上未曾落下几枚雨点
(天梯山石窟、黄羊水库、磨脐山积雪)
天梯山坐落城南50余公里
公路虽非天梯
但车子也是一路盘旋
行至2000海拔才可参拜大佛
车上乘客不少
但去石窟者仅有两位
那位是东北来的雪霖兄弟
石窟渐近,雨又密了些
额外加了20元车资,车下公路
司机送我们到了景区门口
谁知前脚下车,后脚潇潇雨歇
正纳闷,雪霖附耳相告
“我车上默念10万句地藏菩萨
祈求雨停,果然感动上苍”
雪霖是位在家修行的佛教弟子
原来“心诚则灵”
(天梯山石窟大佛介绍)
雨天,断了游客
我和雪霖的“驾”到不用清场
导游穿上棉服,拿了钥匙
踏着积水,陪我们去开门拜佛
穿过一条坐满罗汉的隧道
豁然开朗处已是黄羊河水库
一条木栈道建在围堰之上
凭栏可尽收黄羊河之水
抬头远望,“天梯积雪”遥遥一线
回首,便是那尊坐拥千古的大佛
真乃一方灵秀清静之地
(我和东北的雪霖兄弟)
天梯山,乃古凉州(今武威)之岳
享誉古今的,有一“窟”一“人”
窟者,曰天梯山石窟
人者,则是和尚昙曜
天梯山石窟,尊为中国石窟之鼻祖
石窟艺术的发展脉络为
天梯山-云冈-龙门-敦煌
那洞穴中的遗存是石窟艺术的源头
它古称大佛寺
为北凉王沮渠蒙逊于412开凿
距今已逾1607年
虽经1927年大地震毁灭性破坏
九层贯楼和大部洞窟震毁
但大佛坐像安然无恙
后又经水库兴建
以及那场浩*劫的破坏
难逃身首异处,手断臂残的厄运
可骨架不倒,脊梁犹挺
才有了今天
修复后:含笑端坐,指点江山
气吞烟霞,俯仰乾坤的那尊大佛
(天梯山大佛坐像)
昙曜,是一位名垂千古的高僧
年少出家,原在凉州修习禅业
后来移居中山(今河北定县)
北魏时太武帝废佛
拆寺庙、毁佛像、焚经典、坑僧尼
造成中国佛教史上空前劫难
由于太子晃亲佛,缓宣废佛诏书
昙曜得以死里逃生
文成帝即位后,再兴佛教
昙曜被尊为帝师,委任沙门统
全权处理佛教事宜
(昙曜大师塑像)
他兴盛佛教干了三件事
其一,开凿石窟
在云冈完成样板似的“昙曜五窟”
雕饰奇伟,冠于一时
每窟代表一位皇帝
秉承“皇帝即当今如来”的理念
开人佛一体的“中国佛教”之先河
其二,翻译佛经
在刚修成的武周山石窟寺
他约集学问僧,配合印度僧人
译出《称扬诸佛功德经》《方便心论》
《付法藏因缘传》等几十部经卷
弘扬佛法,流传经典
其三,广开寺产
他将俘虏和贫民招为“僧祇户”
上交谷物为“僧祇粟”,寺庙有了钱粮
把囚犯和官奴作为“佛图户”
供寺院扫洒、耕种之用,寺庙有了劳役
一改寺院单靠施舍赏赐过活的局面
“昙曜五窟”还有一个小细节
佛像多着袒右肩袈裟而右肩覆衣角
这种形式称“凉州式袈裟”
昙曜出身凉州,必是他亲传云岗
二者承袭关系足可见证
综上,昙曜不但是复兴佛教的功臣
也是创造文化奇迹的巨擘
(未毁前的大佛)
我和雪霖几番上下
将石窟中的大佛和壁画看个仔细
后来又参观天梯山石窟陈列馆
石窟历史便了然于心
当我们踏上归途时
已是天开云散,碧空如洗
难得夏初好天气
(天梯山石窟壁画之一)
(怒目金刚)
(天梯山石窟壁画之二)
(娴静的菩萨)
(天梯山壁画之三)
(天梯山石窟塑像)
(仰视大佛,需深入地下10多米)
(大佛上方的壁画)
(另一个角度看水库与雪山)
(导游为我们开门,我们是唯一的两个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