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保持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取决于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
02教育和教学的艺术和技艺,是发挥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们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绩的喜悦。
03在学习方面应予个别对待,不仅在脑力劳动的内容上如此,在时间上也是如此。
04学习成绩,形象地说,如同一条小路,通向儿童的心灵深处,那里燃烧着想当一个好学生的愿望的火花。要保护这小路和这火花。
最喜欢这句话,小路是成绩,火花是好学生。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学习成绩能够好,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个好学生。
没有人希望自己学习成绩坏,是个坏学生。只是可能做不到,反而自暴自弃,只能做别人眼中的差学生。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的第五条就是: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说的是,不要仅仅用学习成绩来衡量所有学生。不代表学习成绩差的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小路和火花。
呵护所有学生的小路和火花。
05无效的劳动,大概是学生和教师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06笼罩着前面谈过的那种相互关怀的气氛,笼罩着智力的灵感。
这里苏霍姆林斯基将学生分成了五种情况,应该说苏霍姆林斯基基本概括了所有我们遇见的学生:非常聪明的学生,勤奋努力的学生,中等的学生,做题缓慢的学生,个别中等题也不能完成的学生。
07紧张的劳动显示出他们积极的心灵。
我认为在这一条中,苏霍姆林斯基面对的应该是小班化的学生,因为他会对学生课堂做其他事感到困惑,因为他认为只要促使学生都致力于学习,就不可能有这种事情。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的课堂完全没有这种现象,我的课堂尽管已经注意了,但是仍然有学生的心神不在课堂上,如果我把时间用在提醒这些同学身上,我会觉得浪费其他认真听的同学的时间,但是不提醒我又觉得不行。所以,往往是用各种方式,比如回答问题,讲故事,敲桌角等各种方式做提醒。
我觉得如果让教师做个有趣的视频,其实可以做一个“如何提醒走神学生”的合集,一定很有趣。
第六条:从哪儿找时间,一昼夜只有24小时。
在这一条中,有一句被很多人广泛引用的话:
01那位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也可以说是教研室里的准备,则仅花了约15分钟。”
02这种准备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阅读。要天天看书,终身以书籍为友。
03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江河。
04阅读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性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
05要使教科书成为你的科学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
最喜欢这最后一句话,我们常常在“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中纠结,其实苏霍姆林斯基早就告诉我们,教材只是一滴水,如何处理这一滴水,就是将这个教材当做这门知识的基本原理,也就是说,你对教材的理解已经是海洋了,然后反过来看教材,原来这教材只是其中的一滴,你明白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你了解他的前后勾连,这样的你才有举重若轻的感觉,就像之前提到的那位历史教师一样,真正备这一篇课文的时间并不长。
读到这里,觉得自己真的没有做到,自己并没有将教科书变成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
努力,加油吧!
06在教师的知识海洋中,教科书一年比一年成为愈来愈小的一滴。
07问题不仅在于教师的理论知识有数量上的增加。
08数量转变为质量:衬托着教科书的背景愈宽广,使教科书发出像细小光线在明亮的光流中一样,那么,作为教育技艺基础的业务品质就表现愈明显,这就是在课堂上叙述教材(讲述、讲演)时分配注意力的能力。
09他不仅教课,而且在教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