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亲子研读计划 第016篇
01
在《改变你的未来》这本书的开篇,NLP创始人之一理查‧班德勒对传统的心理治疗充满了不屑。
他认为,心理学家总是在寻找「原因」,从来没有对你如何崩溃的过程发生过兴趣,也不在乎你如何继续维持崩溃的状态。
他举了一个例子。
有一对夫妻,已经相看两厌,两人找萨提亚希望修复关系。
传统的治疗会探求夫妻之间出现问题的缘由,大家可能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去探索历史,进行所谓的「心理考古」。
萨提亚没有这么做,她要求夫妇回想早期的恋爱时光,当他们开始沈醉温馨时,她就要求他们彼此对看。她可能会说一些这样的话:「我要你了解,这个人就是十年前,让你深深爱恋的人。」
用这种方式,她重新将两人良好的感受联结在一起。
另一个例子是他自己的个案。
病人总是能听到插头里面有人跟他说话,这已经是「幻听」了,按照一般的理解,只能送精神病医院了事。
理查‧班德勒没有这样做,他在插头隔壁后面安排了一个真人,然后跟病人对话。他说,既然他必须遵从这个声音的话,我就利用这个新的声音来吿诉他,他需要改变他正在做的事。
02
我很讨厌理查‧班德勒对心理学的傲慢态度,但不得不说,心理咨询见效慢、周期长确实是一大顽疾。
也正是基于这个理由,我期待能从NLP中找到快速改变学生状态的方法。
萨提亚所使用的方法,我的咨询师朋友也使用过。
有位学生在考试时总是会过度紧张和焦虑,导致发挥失常。朋友在仔细询问了他的感受之后,问他曾经有没有过类似的感受。
学生说有的,在他刚进入球队的时候。
朋友抓住这个时机,问,那你当时是怎么战胜这个紧张的?
学生开始兴奋起来,聊了很多自己在球队的辉煌。于是朋友将这个感觉与考试时的场景做了一个连接,较为顺利地解决了这个案子。
朋友没有学过NLP,我想如果她能够更加细致地操作连接过程,效果应该是会更好的。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很细致地发现这个情绪升起的过程,就可以从结构上进行干预,从而快速实现想要的结果。
03
另一个点是,我们应该顺势而为,而不是迎面去堵。
在发现孩子做一些我们认为「有害」的事情时,我们第一反应就是禁止、打压。结果可想而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明着不行,孩子暗着来,你不可能一天24小时跟踪他。
很明显这个方法无效,但家长就是坚持使用相同的方法,自然得到相同的结果。
在培训课上,有个家长就分享了自己对待孩子「追星」的经验,很值得学习。
她偶然发现,自己的孩子很喜欢易烊千玺,写了一本厚厚的关于易烊千玺的册子。她一瞬间有一点惊慌,但是很快就想明白了。孩子喜欢易烊千玺很久了,这期间也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孩子有一两门成绩不太好,但这也跟喜欢易烊千玺没什么关系吧!
这个想法很关键,因为很多家长最容易把两件无关的事情联系起来。成绩不好,一定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而不是一两个行为的问题。认为成绩不好就是打游戏打的,就是早恋害的,就是老师不行……这些想法都是为了逃避真正的问题,而在生活中随便找的替罪羊。
于是,这位家长决定跟孩子一起喜欢易烊千玺,她还真的就喜欢上了。这样一来,她们有了共同的话题,她们一起去看演唱会,一起去买爱豆代言的产品。孩子的成绩反而提高了。
04
总结起来:
1、关注一个问题产生的过程,如果能够干涉过程,就能快速改变。
2、关注一个问题是怎样维系的,在此基础上顺势而为,就能快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