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套用《罗辑思维·第五季》第271期的概念【关键局部】、混沌研习社邀请卫哲先生的分享《效率提升带来的新机会》中的概念【效率】,将有助于我们建立时间管理与博弈意识,建议采用写作或其他输出形式来积累个人成长。
今日推送短文,阅读全文需7分钟。
先撸个故事
今天绝大多数高考生已经画好了自己未来几年的行程单。
手叔想了很久,也没有想起来14年前的这一天,自己心里经历过什么样的变化,应有的放松与解脱感太虚无缥缈,怎么也回忆不起来。
但是13年前的这一天,再次走出高考考场的手叔很轻松,他知道有两件事要做,第一个是给家里还有揣小手同学分别打电话,第二个就是憋住笑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出来。
复读这一年,手叔的成绩提高了280分,数学一门就提高接近100分... 不要嘲笑他,他从来是几乎不写作业只写作文的。
高考毕竟是面向全社会的上升阶梯,筛选作用是高考的最主要功能,尤其是有唯一答案的学科。
原来我们讲木桶理论,要去找短板不要偏科、各门功课要平均的好、哪里不好点哪里多用功。事实证明,在具体做法上,我们还是要讲究【关键局部】,在补齐短板之前,先在一些更重要的环节上建立优势。
手叔一直以来自诩理解能力极强,深知试卷上的每一个字都经出卷人百般修改后才能印刷出来,这些文字中能挖掘出出题人的意图。
所以他沾沾自喜不写作业、只是听课,靠消化听到的内容来回答老师提问,答得有条理才有资格浪起来不写作业。这其实是套用昨日两篇推文都提到的布鲁姆认知分类,靠讲出来的形式将每一个概念进行:识记、理解、应用、分析,偶尔抄抄作业去强化应用,再完成剩下的两步:评价、创造。
这关键局部到底是啥呢? 文的理解能力+语的总结能力?
手叔的感触,是要综合应用语文能力的底层学习能力。年少时的他懒得写作业又不愿成绩下滑,这必然要偷奸耍滑找到其他方式完成学习。
首先,翻教材目录,识记学科内容框架,将每个概念和出场顺序都看个眼熟;
其次,上课时事无巨细的听懂,默默回答每一个问题,将概念与技能区分开;
最后,练习技能比如解方程求导数,给别人讲解概念,最后花时间在兴趣点上,比如写作文写情书。
手叔在万千学霸中根本不值一提,但至少因为这个关键局部----掌握了学习的能力,从而读了一个轻松的K12。
再撸个概念、举个栗子
效率,这个商业社会也好,人类社会也罢,【效率】可能都是最核心的一个概念。
前文说手叔因为不写作业只写作文与情书而过的很轻松,那只是在获取成绩的这一件事情上略有效率优势而已。还记得《逃学威龙》中星爷对学霸说的学渣逻辑么? 我学渣的效率是你学霸的500倍。
但事实上,手叔在其他方面应有的成长,却因为这一份懒散而耽误了。
嘉御基金合伙创始人兼董事长、前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卫哲先生在混沌研习社做过一次《效率提升带来的新机会》的分享,他强调了效率的重要性:
互联网最大的作用就是提升效率。
商业的本质,除了增长以外还有效率。没有效率的增长,不是慢性自杀,而是加速自杀。
提高个人效率最好的来源的自我驱动,还要有一定的约束。
所以手叔一直很懊恼,如果能穿越回去,他会发挥学习能力的效率优势,在更多领域取得更多的成绩,而不是拿了一手好牌,只是在考卷上炸了一炸,世界却一直那么大。
总的来说,建立关键局部的优势,有助于我们提升效率。所以我给出的建议如下:
1. 我非常认可李笑来老师“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说法,先学习好学习能力再去学习。
2. 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使用布鲁姆认知模型的背景下,以持续的输出为驱动力,我建议从写作的形式开始动手。
3. 写作可以梳理思路与认知,也是未来以说的方式做表达的基础,这将是一个关键局部。
4.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认可一开始写作质量很糟、效率很低的现状,要学习先进的提效方法,不断的在布鲁姆认知模型框架内以输出带动输入并积累成长。
这就让手叔想起来强行起飞这四个字,这是他曾经练习过整整一年的作文主题。14年已经过去,他至今还可以将这四个字套用在各种题材和题目上迅速完成800字以上的作文。
在自己的关键局部上,建立优势,并不断提升效率,这样的成长想一想都很可怕。
原来找短板并去补齐的做法,就是找到并发展自己的关键局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