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们:
今日一年一度的家长会,除了个别家长有事请假,基本上都抛忙参加了。坐着矮矮的小板凳,两节课,近距离观察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种特别的生活!
在上课开始,我就跟家长打了招呼,不要光看自己孩子是否举手发言积极,要关注自己的孩子是否在倾听和思考,是否与同伴协同融洽。
美国威斯康辛梁国立教授站在全人视野,认为最好的学习就是同伴间的学习。日本教育家佐藤学经过十年的研究,创造了“学习共同体”,他认为,孩子的学习不是听老师讲课,也不是互相教,而是展开充分对话,互相倾听,思考的过程,更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互动。
我们开始尝试转变传统课堂,首先是老师间的协同,今天的语文和数学,大家估计也感受到了,我们在强化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
但是,实施这样的改革一月有余,我们还是感受到要真正让每个孩子学会协同学习,任重道远!!今天课堂我们没有因为家长的到来,刻意让所有孩子都能有站起来的机会。平时是怎么样的,今天就是怎样的呈现!
很感动家长们的配合,在家长会结束后,有个别家长马上从自己孩子身上看到问题,跟我单独交流!那我就从这些家长担心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的想法,有不妥之处可以跟我再单独交流!
“我发现我的孩子课堂专注力不够。总是为一点点小事闹脾气。是不是我陪伴太少?家里老人隔代总是太迁就?”
收到这样的留言,很欣慰。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从孩子身上找家庭的原因,寻根究底,从原生家庭找问题,路就通了!
知道吗?今天的家长会,出现了两类表现:一是总是不断找妈妈的影子。当大课间找不到妈妈时,站在操场一角竟然忘记了跑操。不断问我:我妈妈还在吗?还有一类是跟平时一模一样,根本不在意家长的来去。为什么会这样?仔细观察会发现,找妈妈的孩子妈都比较忙,经常会给孩子不安感。
今天中午,我说给孩子们讲个故事吧。全班同学都很开心。结果听到一个孩子说:我不喜欢听!边上几个孩子马上说:我最喜欢听故事了,每天晚上我都会让妈妈爸爸讲故事。几个孩子附和说:“对呀,我是听手机里的故事的,也觉得好听,爸爸每天给我放。”
那个不喜欢听故事的孩子眼神很暗淡,看得出,从来没有父母这样陪他讲故事,他没有感受到故事带来的温暖。所以,平时对待同伴,也显得比较淡漠。
“我发现我的孩子跟同桌交流,好像同桌有点自己管自己,不太愿意跟我家孩子交流。看到别的小组都在交流,我有点着急。问孩子,孩子说同桌平时也不太爱跟他交流。”恭喜你,你就是学习共同体里最有助于教师教学的观察者。
的确,我们会发现班级有部分孩子,不会接纳别人的意见,如果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他不会认可,一意孤行。所以,合作往往会出现问题。最近的同伴学习,我发现张家和和方青山这两个小朋友合作特别融洽,他们愿意互相接纳对方的建议,会合作交流,一起互相补充。一个再聪明的脑子总比不过两个脑袋。但是,确实存在这样的孩子,给她提出建议,就一个人耍脾气坐在一边,或者不愿意交流自己的想法,习惯封闭自己。特别爱计较,这样的脾性,真不利于学习!作为家长,需要把孩子当大人看,不要一味迁就,不然,互相接纳就会被自我为中心打败。合作就成为摆设!
“我发现我孩子跟边上同学交流的口气跟我们家里人交流一模一样啊!看来我们家里要改变!”
的确,孩子其实就是家长的镜子!
不知道大家留意到没有,在孩子讲述的时候,我们老师会现在侧边上倾听,保持陪伴聆听的姿态,既不影响其他孩子们关注发言者,也不会对发言孩子产生压力。这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
孩子有时候也是老师的镜子!你讲话的口气,交流的语言,都会在孩子身上显露。所以,有时候同伴间不会交流,往往是源于心里没有别人,总是习惯用趾高气昂的口气去教训人,让倾听者不舒服,不安全,导致合作的失败!
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很多孩子无论在习惯还是能力上都有了进步。有几个孩子能够遵守学习规则,心中有爱,会尊重别人,接纳别人,更会像李奕帆一样,在课堂上敢于说我还不会,那么,他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大家是否留意到教室门口,我们班的班级目标?“要学会求助,也要学会说谢谢,更要努力成为被说谢谢的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希望我们一起努力,呵护孩子们共同成长!祝
工作顺利 阖家安康
班主任 :周叶萍
2017.4.13.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