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回家是必须的,老人们掐指头盼着呢。一家人围在一起唠唠家常,谈谈收成,吃顿团圆饭,多惬意。其实,农村过节就是一顿饭,虽说现在鸡鸭鱼肉什么也不缺,但那份团圆喜庆的气氛是要有的,若是哪个没有回家,家长一定问东问西,免不了心里挂念。
正赶上收获的季节,没人会闲在家里,趁着日头还没升到头顶,三叔二大爷们已经下到地里,劈几片玉米,掐几条谷穗,或是捡二斤栗子,抓时间把成熟的庄稼往家里划拉。
家里已经多年不种地了,孩子们回家后,不是上山摘枣,就是捞鱼摸虾,只是这些本事却不抵我们农村长大的孩子,少了些章法。今年还乡河水大,不放心孩子乱跑,便跟了去教他们钓鱼,麦穗儿、白鱼条子最多,有时也上两条鲫鱼。小半天钓了四十几条,在河边用网兜一撮,去了鳞片,再去了头和内脏,到家里热油下锅,就成了餐桌上的下酒菜。
“回家吃饭了!”,大伯站在后门口喊,我们赶紧收杆回家。一家人把桌子、凳子摆在了院子里的葡萄架下,饭菜上桌,喝二两小酒,欢笑声便从小院荡开来。
晚饭后,大家围坐看中秋晚会,炕头上自然少不了新收获的美味,煮花生、炒栗子、烧玉米,还有核桃、大枣、葡萄。大伯一边说着我们小时候的糗事,一边感叹时光飞逝。孩子们却坐不住,听到趣处,便又吵闹着也要去河边照虾米。于是,我便让他们拿了米筛子、网兜和手电出门去了桥头。
玉兔东升,月华如水,还乡河两岸的白杨在月光下愈发挺拔,倒映在水中的月亮,被突然跳起的鲤鱼打碎在波光中,一会又荡漾着恢复了原样。草丛中,秋虫正在浅吟低唱,四周一片泥土的芳香。我们小时候是捉鱼的方法多得是,截鱼梁子、下密、下网、甚至直接下河用脚踩,用手摸。现在水凉了,只能选了处浅滩,把米筛子斜倚在水中,用手电筒来吸引鱼虾了。虽然尽是些小鱼小虾,孩子们却为每次网起的点滴收获而欢呼跳跃。我特意去了河边的柳树旁,河水泡红的树根中藏有长着大钳子的对虾,把网兜放在虾米身后,用草棍儿一碰虾米的触须,那虾米便一弓身子,迅速后退,进入我的网兜。只是这种对虾很少见了,只照了三五只,哪像小时候能照个四五十只,炸了解馋。
天气渐凉,水面也生气了袅袅的雾气,露珠开始上身了,远处也传来了呼唤回家的声音,我领了余味未尽的孩子们从河边回家。
此时,秋月已挂上了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