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通天论>浅解
不深究学问,只探讨实用。浅读《黄帝内经》,惠及寻常百姓。
今日话题:
1.所谓的“生不离五,气不离三” 是指什么?
2.有的人为什么容易出现“恐惧和惊骇”?
3.“食之五味”怎么会伤害到你的五脏?
浅谈闲叙:健康之本,阴阳相合。
1.
黄帝说: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相通相合是生命的根本,源于阴阳之气。大凡天地之间,南北东西上下之内,地上九州、人体九窍、五脏、十二关节,都与自然之气相通。所谓“生不离五,气不离三”这里指天地阴阳之气生成金、木、水、火、土五行,又依气候盛衰消长,表现为温、燥、寒三种阴气和风、暑、火三种阳气,共六气。常常违反五行六气的变化规律,邪气就会伤害到人体。所以,遵守这个变化规律,是健康长寿的根本。
只有苍天之气清净,人的神志会平和,顺应这个原理,人的阳气就会巩固,纵然有贼风虚邪,也不能侵害人体。这就是顺应时序变化的规律。所以圣人能够调摄精神,顺应天气变化,契合阴阳之理。如果不是这样,就会内使九窍之气闭塞,外则肌肉气滞,阳气就会消散,这就是由于人们自招的伤害,阳气会因此而受到削弱。
人体有阳气,就像天上有太阳。没有太阳,万物必然失去生机;阳气失去正常运行规律,便会折寿而没有生命力。所以天体的健运不息,是借用太阳的光明,所以,人的阳气也是随着太阳升起,而抵御外邪的侵犯来保护身体的。
人如果被寒气侵袭,就会使意志消沉,坐卧不安,总像有所戒备似的,阳气耗散,神气因而浮越不固。如果被暑气所伤,就会多汗、烦躁,甚至气喘嘘嘘,平静下来时又会,唠叨多语。身体如同炽烈的炭火发热,必须要出汗,暑热才能退散。如果被湿邪侵袭,就会感到头部像有东西裹着一样沉重。如果湿热不能及时排除,就容易出现大筋收缩变短,小筋松弛变长,短缩的造成肢体关节拘挛,松弛的造成肢体关节病弱。如果气虚了,将会导致全身浮肿。被寒、暑、湿、风四种邪气交替更伤,四肢肿痛不停,就是阳气已经衰竭。
2.
人在烦劳疲惫时,阳气就会出现亢盛外越,导致阴精耗竭。如果病久积到夏天,就有可能发生“煎厥”病。感觉眼睛昏蒙看不清东西,耳朵闭塞听不见声音,病乱形势危急,就像水决堤,急流奔泻,不可遏止。
人体中的阳气,在大怒时会出现逆乱,血随气升而郁积于头部,与身体其他部位阻隔不通,使人发生煎厥病,伤害筋脉,使筋弛纵不收,不能随意运动。阳气虚,气不能全身通流,经常半身出汗,可能会演变为半身不遂。出汗后。如果受到湿邪侵袭,就会生痤痱。经常吃肥肉精粮,容易生疔疮,哪条经脉虚就从它侵入。如果在劳动之后,出汗时遇到风寒之邪,寒气迫聚于皮肤,容易形成粉刺,郁积久了而成变为疮疖。
阳气在人体中,既能养神使精神慧爽,又能滋养筋骨而使诸筋柔韧。如果汗孔的开合失调,寒邪乘机侵入,损伤阳气导致筋失所养,就会生大偻病,身体俯曲不伸。如果寒气深陷入血脉中,久而会成为瘘疮,留滞在肌肉纹理中,很难痊愈。如果寒邪从背俞侵入到五脏六腑,损伤神志,就会出现恐惧和惊骇的症状。由于寒气的滞留,营气不能顺着脉运行,留滞在肌肉中,就会发生痈肿。汗出不透,形弱气消,俞穴闭阻,致使邪气留在体内,寒热交迫,就会发生风疟。
3.
所以呢,风是百病之因,只要保持神气安定,就能使肌肉纹理密闭,有防御拒外邪的能力,纵使有大风苛毒也难以对人造成危害,正是顺应了四时变化规律的结果。
病久不愈,邪留体内,就会内传转化,等到了上下之气不通、阴阳隔拒之时,即使有良医,也无能为力了。所以阳气蓄积过多,也会导致死亡。对于这种阳气蓄积而阻隔不通的人,必须采用通泻散消的方法治疗,如果粗疏应付就会导致死亡。
阳气,每天向外运行,天晓的时候,人的阳气开始生发,正午时分,阳气最旺盛,落日西下时,阳气逐渐衰退,汗孔随之闭合。这个时候就应当休息,阳气收敛,拒守于内,此时不要扰动筋骨,切忌外出触犯雾露。如果违反了早中晚三时的动静规律,就会生病而则体乏憔悴。
4.
岐伯说:阴是蓄藏精气于内而走动疾速的;阳是护卫于外使体表团密坚固的。如果阴不胜阳,阳气亢盛进逼有疾之处,病就会发狂;如果阳不胜阴,阴气亢盛,五脏之气互相流窜,以致九窍不通。所以圣人调和阴阳注意平衡,无所偏胜,从而达到筋脉舒和,骨质坚固,血气畅顺。这样,就会达到内外调和,不受邪气伤害,耳聪目明,真气运行就能保持始终正常。
风邪侵入人体,渐而伤及元气,精血就会耗损,这就是邪气伤害肝脏的缘故。如果饮食过饱,肠胃的筋脉横逆弛纵,就会形成下泄浓血的痔疮。如果饮酒过量,就会肺气上逆。如果房事过度,就会损伤肾气,使腰间脊椎骨到损伤。
阴阳的主要关键,以阳气的固密最为重要。阴阳二者如果如果单方面偏胜,失去协调平衡,就如同一年之中有春而无秋,有冬而无夏一样。因此,阴阳的调和,是圣人最好的养生方法。
所以阳气过于亢盛,不能密藏,那么阴气就会亏耗。阴气和平,阳气固密,精神就会旺盛。如果阴阳分离决裂不相维系,精气就会随之枯竭。
5.
由于受到雾露风寒之邪,就会发生寒热病。所以,春天为邪所伤,邪气留滞不去,到了夏天就会引发急骤的泻泄。
夏天受暑邪所伤,潜藏于内,到秋天就会发生疟疾。秋天被湿邪所伤,到了冬天肺气上逆,
就会发生咳嗽,进而变成四肢无力发冷,形成痿厥这样的重病。冬天被寒邪所伤,到来年的春天必会发生温热之病。所以说,风寒暑湿四时邪气,会随季节的变化交替伤害人的五脏。
精血的产生,根源于对饮食五味的摄取;而贮藏精血的五脏,也会因过食五味而受伤,过食酸味的东西会使肝木之气凑聚而亢盛,脾土之气因而受到克制,从而呈现衰弱。过食咸味,会使骨骼损伤,肌肉短缩,肾水凌心,人气受制抑郁不畅;过食甘甜之味,会使心气滞闷不宣,气道作喘促,面色发黑。而致肾气衰弱;过食苦味,会使脾气濡滞不润,胃气塞滞而生胀;过食辛味,会使筋脉衰败而弛缓,以致精神也会颓废了。因此,谨慎得当地调和五味,会使骨骼强健,筋脉舒柔,气血通畅,腠理固密,这样,骨气就精强有力了。
如能依照养生之道的方法去做,你就可以尽享天年了。
从“五行”到“六气”,从“天地之气到阴阳消长”,从四时变化到早、中、晚动静规律,从风寒暑湿,到季节变化交替与五脏,都与我们密切相关。特别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饮食五味,哪一个触到了你的痛处呢?
下节链接~<金匮真言论>
上节链接~防患未然……
原文链接~<生气通天论>(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