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看完有酣畅淋漓之感,无论是故事情节,人物关系,语言表达,还是人性刻画,钱先生皆技高一筹。
以前知道《围城》,主要因为这句经典的话:“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那时候还在读初高中,正是懵懵懂懂的年龄,对这句话一知半解,未能深刻体会。当时家里生活条件有限,学校和小镇的资源也有限,一直没有机会读这本书。隐隐从父辈不好不坏的婚姻中感受到:婚姻其实还好,也没觉得长辈们怎样想着从婚姻的围城里走出来,反而他们极力在维持平平淡淡的婚姻关系:生儿育女,养家糊口。
这次读《围城》,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围城,可以简单几个字概括—不过如此。学业也好,职业也好,恋爱也好,婚姻也好,走进围城里,皆不过如此。
岁月最容易蹉跎,即便走出围城,外面的风景已截然不同了,再说,也未必有路可走出围城。
方鸿渐的学业。
本是亲朋好友眼里留学归来的大才子,该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学成归来,功成名就。可偏偏方鸿渐才浅学疏,连博士学位证书都没有“混”到,不得已而为之的学位造假也底气不足,导致后来在大学教书都站不住脚根,成为被人欺负的导火线。除外,就连大学里学生们爱戴的系主任韩学愈,学位都是造假的。出国留学,竟然还有专门批量“生产”假学位。
可见,学位、学问、才识也不过如此,不肯冷板凳坐到底的大有人在。当然,也不乏真才实学的学问人。
方鸿渐的职业。
出发三闾大学之前,对于去大学教书和校长高松年许下的教授头衔,方鸿渐虽说不上翘首以待,至少也是想要摆脱失恋唐晓芙失宠于岳父岳母的混乱局面,开始迎接新生活的姿态。然而围城里真没那么美好,去学校途中吃尽苦头不说,到手的教授头衔也没了,得一个副教授还得对校长感恩戴德,不属于任何系,教学科目也随便被校长胡点乱塞,还有各种派别各种政治斗争等着他。
未入围城前,一切皆可期,入围城后,一地鸡毛。
方鸿渐的恋爱。
喜欢唐晓芙,仿佛空气都是香的,一条马路上的一切都像沐浴在阳光中,等到失恋后,生活被各种琐事占据,方想起唐的次数渐渐减少,最后在一次夫妻小吵中孙嘉柔提起唐晓芙时,方鸿渐淡淡地说自己都忘记唐了。爱情再怎么热烈,失恋再怎么难受,时间总教人遗忘。
钱先生倒是看得透彻,他说:想到你还是想你?我们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亲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见过面的人。真正想一个人,记挂着他,希望跟他接近,这少得很。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到,想到而已。
方鸿渐的婚姻。
刚开始对孙嘉柔动了心思,是在去三闾大学的路上,同甘共苦带来的惺惺相惜感,那或许叫不上爱情。到三闾大学后,孙把自己伪装成楚楚可怜的小女生角色,成功激起方的男性保护欲,甚至在她“使手段”的情况下订婚了。缺乏感情基础的婚姻极不牢固,但又如钱先生所言: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
入了婚姻的围城,日夜相对,双方的秉性暴露无遗,再加上结婚从来就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原来万般柔顺的孙撕下虚伪的面具,做回那个有主见、能计算、善争辩的自己。在双方家庭观念冲突、收入差距悬殊、性格差异大的情况下,经不起孙姑妈屡屡瞧不起方带来的激烈争吵,两人的婚姻终于崩塌。
婚姻的本质不过如此。
正如钱先生所言:“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