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在《后会无期》中说,“听了那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话保持了韩寒的一贯风格,冷冷地,酷酷地。似乎有穿透虚伪,直抵人生真谛力量。故此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广为流传。
1
或许你正在地铁上正在努力的钻研麦肯锡解决问题的策略。全书清晰的逻辑,大量的实例,丰富的细节让你深深地折服,你在脑海里不断的练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套路。你如获至宝,将现实的问题一一套用,惊喜不断,感觉自己似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可第二天,当老板问起如何解决公司面临的困境时,你仍然是一脸懵逼。
奋斗的你,一点时间都舍不得浪费。综艺、闲书、聚会全靠忍。最近,你时常怪自己太没有主见,什么事别人说几句,就信了。看一篇文章,完全被作者带着跑,觉得全世界的道理都在这里面。可是读到楼下完全相反的评论,你又瞬间忘掉了作者的高见,投奔到另一个阵营。所以你励志要学好批判性思维,每天睡前看一个小时,问题、目的、假设、信息、结果、推论、影响、观点等逻辑模块烂熟于心,攻击稻草人、虚假两难、滑坡论证等常见谬误更是了如指掌。在合上书的那一刻,你似乎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了。然而,销售一顿狂吹猛侃、天花烂坠的描述,你又成功的被忽悠了。
人际关系紧张的你倍感苦恼,为什么总感觉别人在背后说我?为什么她们总是排挤我?为什么总是话里有话的讽刺我?为什么我不能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这些问题你终于在一本叫《人性的弱点》上找到了答案,书中的建议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做。书上告诉你不要小孩子气,要共情,要微笑……可是你发现真的好难啊。已经持续工作了12个小时,真的是微笑不出来啊!即使是笑,也是尴尬的苦笑。在卫生间,你又听到同事在说你不合群,性格怪异。她们一出来,你两个大白眼差点翻到天上去。
2
也许,我们拼命的前进,发现自己从来没有离开原地;努力的学习新的知识,发现徒劳无功;认真听取别人的建议,发现无济于事。但这样的想法未免太过消沉,仿佛命已注定。可生活就真的这样冷酷无情,不可改变吗?道理真的就没有丝毫的道理可言吗?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拿我来说,以前我时常抱怨命运的不公,为什么别人的起点看起来像我我的终点,为什么社会如此的不公正?为什么别人总是针对我?怀着这样的态度,我厌恶自己,也厌恶生活,我活的很痛苦,好像全世界都在与我为敌。
但直到我从书上看到了王小波的一句话,我才幡然醒悟。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自己无能的愤怒。”看到这句话的那一刻,它就被刻在了我记忆空间里。
我像是遇到了一个久别重逢的知己,它重新构建了我的思维模式。我或许仍然会感到痛苦,但是我不再埋怨别人,不再仇视社会,我会更多地为我的无能感到痛苦。
因此,我对生活抱有更积极的态度,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发展自己的特长,锻造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当自己强大起来的时候,你真的会发现,想痛苦都难。
在这一过程中,很多类似的道理都同样引导着我,普京的“一切没有实力的愤怒都是毫无意义的愤怒”,迷蒙的“穷逼,我凭什么帮你。”“为什么越没有本事的人,越在意自尊”。都在告诉我——生活只有靠自己强大,别无他法。
听了这么多的道理,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走了那么远的路,我想我可以过好这一生。
很多成功的人都是靠听取道理完成一次次蜕变、跨过一道道坎坷、越过一座座山峰的。《摔跤吧,爸爸》中,吉塔正是在父亲的诸多道理中拿得金牌的,她迷茫过、动摇过,但是父亲的话永远的鼓舞着她,父亲说:“如果你获得了银牌,你总会被遗忘。如果赢了金牌,你会成为典范。”“你的胜利不是你一个人的,是所有不愿意一辈子面对锅碗瓢盆的女孩子的榜样。”如果没有父亲的这些话,吉塔早已放弃自己的梦想。她就不会明白金牌的意义,也不会带有崇高的使命感,更不会有此生的成就。
过好这一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取得世俗上的成功,赚多少钱,有多高的地位。持守内心的平静,淡然于世同样是过好这一生。这样的人生轨迹并不是凭空勾画的,而是来源于众多道理的指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我们活着,就不可能没有道理。
3
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过好,而有的人却活的十分糟糕。其中的分野在哪里?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人只是听听而已,而有些人则认真的做了。那些听听而已的人看似勤奋实则懒惰。看似求知进取实则保守固执。他们涉猎广博,求知心切,但是他们从不实践。他们仅仅是沉溺于思想的海洋,飘来飘去,沾沾自喜。然而思想并不能于现实的土壤开花、结果。再精辟的道理如果不投入现实当中使用、加工,也会迅速枯萎凋残的。
另外一种人不是懒于实践,而是不知道如何实践。简单来说,就是听的道理太多,不知该如何去做。今天听了SCQW,明天看了MENT,本来是为了独立思考,结果看了众多批判性思维的图书后反而不会思考了。比如在中国古训的指引下,你非常纠结要不要和同学谈恋爱,老祖宗说的,“兔子不吃窝边草”。可老祖宗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搞得你不知如何是好。显然,在纷杂的道理中,如果缺乏独立判断,只能迷失。
当然,还有很多人是被道理束缚住了。道理在他的脑海里不是应用性的法则,而是不可变动的真理。如果我们不能以灵活的态度对待道理,那么道理越多,我们被捆的越紧。
举个简单的例子,
有一天爸爸问你,“我好不好?”
你说,“不好!”
爸爸愕然,“为什么?”
“因为世上只有妈妈好。”
这个例子当然有所夸张,但是不得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就是对道理机械化的理解。
4
听了那么多的道理,一定要过好这一生!
否则我们不仅白白听了那么多的道理,还虚度了这一生。
如果你过得不好,那是你出了问题,而不是听道理这件事。此时,你应该反思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如果,我们将过不好的原因全部归结到听道理这件事上,于事无益,反而有害。这只会让你的生活充满了封闭和盲目。
“听了那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虽然很酷,但是却很危险,也很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