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一些女性同胞,一边为自己的女爱豆疯狂打call,“我家女儿赶紧出道!”,“XX 美爆了,不火简直天理不容!”,“给她C位!”……
一边却又在刷朋友圈的时候,对同事又瘦又美的出游九宫格嫉妒不已,用强大的意念驱使自己还是得点个赞
光彩照人、肤白貌美的女明星不会引起她们心理的不平衡,可一旦身边的人在某方面超过自己了,立刻会引发强烈的不幸福感,甚至产生焦虑的情绪。
这可不是讽刺饭圈女孩无脑追星,更不是自嘲我们女性同胞善妒。实际上,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人类对于周围事物的期待,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取决于特定的参照群体——那些我们认为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我们通过与这一参照群体比较,来形成我们的期望,而我们的幸福感就取决于自己的期望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参照群体生活得越好,我们的期望就会随之提高,也就越不容易得到满足,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和不幸感。
不过在参照群体的选择上,我们并不会把完全不在同一级别上的人视为参考,即使这些人的生活更加优越,成就更加突出,都不会提高我们相应的期望,自然也不会影响自身对生活的满足感。
就像戴维� 休谟在《人性论》中写道的:
“产生这种妒忌的的不是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远远不成比例,反而是我们的互相接近。一个普通士兵对他的将领不如对军曹或班长那样妒忌。的确,人们也许会以为越是不成比例,比较之下所感到的不快必然越大。但是我们可以在另一方面考虑,远远不成比例,就切断了关系,或者是我们根本不与我们距离很远的人物比较,或者就减弱了比较的效果。”
这样的心理特点,一方面形成了一种保护机制。
即使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巴菲特的存在,也不会因为自己肤浅的投资眼光和匮乏的财富而懊恼;即使我们惊叹安吉丽娜朱莉的完美面孔,也鲜有嫉妒的情绪。
那些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不会打碎触手可及的柴米油盐,我们接纳这个极度多元的世界,坦然面对阶级的固有限制,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圈子。
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是日常性的、持久性的焦虑的根源。
那些被选出的参照群体就在我们身边,真实而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我们,就像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挑动一位狙击手紧绷的神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一旦发现参照群体在某方面变得更好了,对自己在这方面的期望会立刻提高,由此产生与现实的差距,引起深深的焦虑情绪。
当这种焦虑大到我们不能缓解时,便会为自己感到不幸,认为自己是生得最丑的,长得最胖的,赚得最少的,混得最差的,活得最累的......而丧失对未来的希望和继续努力的斗志。参照群体的成功就像麦芒,轻轻一刺,便让本来信心满满的我们顿时泄气。
这种对自己生活圈子近乎偏执的专注,在保护机制之外带来了另一种伤害
了解心理是为了更好地认知自我、悦纳自我
焦虑已成生活的常态,其根源之一就来自与他人的对比,既然了解了这样的心理机制,就可以去有意识地进行利用、转化,不被其牵着鼻子走。
首先可以做的,就是降低参照群体的质量
不幸感产生于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差距被拉大的原因是因为期望的提高,这来自我们与参照群体对比的结果。
如果我们降低所参照群体的质量,将与我们的水平相差不大的人视为标准,那我们的焦虑就可以得到大大缓解。
讲到这里,与传统的“鸡汤”相比,似乎已经反社会了。
这个社会为每个人预设的规范,便是向成功人士看齐,并努力把自己变成其中一员。
在这种背景下,各种成功学、创业笔记获得热捧而大行其道。在其煽动性的语言营造的模式中,似乎每个人不把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后互联网时代的马云,就是自甘堕落。总之一定要有高目标。可这种强盗式的观点有一个最基本的逻辑错误,到底是设定高标准这种行为本身是目的,还是通过这样的手段提高自我才是本质呢。很显然是后者。
一味把提高标准奉为圭臬,造成的不切实际比较只会带来深深的焦虑。这样做出的弥补差距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消耗大量的精神力量。
著名心理学家鲍迈斯特在研究自我活动时发现,努力进行自我控制的人,比如强迫自己吃蔬菜而不是巧克力,在随后遇到难题时会更快放弃。相反,如果我们多想象一些积极的可能性,则更容易实施一个成功的策略。
而如果客观评价自己现阶段的水平,带来的适当的焦虑会成为一种鞭策力量,时刻提醒我们走出舒适圈,不断成长。就像在找第一份实习的时候,很多人不会一开始就去冲大厂,而是先努力进入二线公司实习。这个目标值得一搏又切合实际。随着不断的进步,我们又可以去动态地变化参照群体,设定高一些的目标并继续努力,形成良性循环,踏实而不浮躁地去成长。
我们还可以减少参照群体的数量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要比较的对象太多,仅仅是去观察他人就会耗费我们有限的精神。更何况各方面都开挂的优秀人才少之又少,我等普罗大众不过是追求拥有一技之长。
比如,我们可以将自己业务领域的优秀人士作为标杆,在平时工作中多去模仿和学习。一旦我们选择侧重于工作并为此分配了大量精力后,就不要再去朋友圈“勾心斗角”了。
坦然接受一些人打扮地越来越高级,既然我们想提升业务水平,那就允许自己土气一点;平静看待一些人已经获得非凡成就,既然我们暂时落后,那就给自己一个过程;沉稳面对一些人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既然我们选择先沉淀自我,那就生活地平淡一些。
萝卜有一个同学,二战复旦新闻考研。周围的朋友选择工作的已经有了收入来源,活得有滋有味,选择出国的已经开始接受更优质的教育。但是她特别沉得住气,既然选择了再战,就认真在这方面准备,苦尽甘来之后,差距都会慢慢弥补上的。
对了,她刚考完,祝福她
最后的最后,请不要停止成长的脚步。每一个人不一定要成功,但一定要成长。降低对自身的标准也好,减少比较的范围也好,都是为了帮助自己去更好地成长,不再因焦虑而丧失希望,放弃努力。
希望你可以是一条鲜活的鱼儿,游走在自己打探好的水域中
不是去盯着所有同类,用尽全力成为一条更大的鱼
而是全神贯注,努力让周围的鱼儿不比自己大
这样,你自身的大小永远不会成为心头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