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豆2岁之前,我是很少与她互动的。一方面是工作原因,另一方面是感觉“无法沟通”,以至于某天,难得早下班的我,被要求坐在床边陪豆豆一会,被豆豆哭得声嘶力竭地赶走。
是的,“赶走”这个词一点也不夸张。豆豆哭得嗓子都哑了,一边喊着叫着“不要妈妈,妈妈走开”,然而,豆妈只是坐在床边,对豆豆连肢体接触也没有,豆豆却表现出了异常的排斥感。
当时,豆豆外婆还在一边说着风凉话,让你每天这么晚回来,所以小孩不要你。不能放弃的工作、无法兼顾的家庭和家人严辞的责备,让豆妈一时没忍住,也委屈地哭了。
这次的事情,对我的冲击很大,让我重新开始考虑,该如何与孩子建立健康的亲缘关系。从那以后,豆妈尽量早些到家,至少每天与豆豆增加一些“见面”的机会。让豆豆从“妈妈”这个称呼,渐渐感受到“妈妈”这个存在。
虽然生活在一起,我却是个“不称职”的妈妈。
01,生活习惯的不了解
豆豆从出生开始,吃喝拉撒睡的生理问题,基本都是外公外婆包办的,因为豆妈从小就是在“被安排地明明白白”的环境中长大的。
豆豆外婆是个地地道道的上海姆妈,并且集典型处女座所有优点于一身:洁癖、完美主义。虽然,经常的嘴上不客气,但手上的活儿却是弄得登登样样,标准的“刀子嘴豆腐心”。直到现在,豆豆外婆也完全没有“放权”,事事都要亲力亲为,便也造就了我的“懒惰成性”。
不过,我的“懒”,对豆豆而言,却成了一件“拨乱反正”的优点。
很多时候,在豆豆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我尽量让她自己去做,只在旁边看着,只有豆豆求助时,给予一些帮助。尽管一开始她做得不够好,却是一次次宝贵的试错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感受到一种自我成就感,也能感受到你对他的一种信任。
特别是上了幼儿园之后,老师会让孩子自己穿衣裤、自己吃饭,孩子的独立能力会有明显质的飞跃,并且,他会主动要求自己做。
而“别动”、“你做不好”、“放下大人来”看似是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往往孩子便会慢慢丧失对这件事的兴趣和主动性。不过这其中,有一个风险管控的问题,如果是可预见性的危险,需要事先与孩子说明清楚,最忌讳的是事后责备和说风凉话。
做一个拍手观众,远比“保姆”要难,因为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这也是我宁愿“懒”下去的原因。
放手越晚,越难放手。
02,无法掌控她的情绪
一开始,豆妈对豆豆的行为和情绪是茫然的,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应对她的各种需求。虽然豆妈也算是顶着一个“学过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帽子,但理论到实践的距离,只有亲历才能感受到。
平心而论,刚刚晋升为妈妈,豆妈的责任心其实是没有跟上的——周末没有懒觉、不管到哪儿去都要优先考虑孩子的情况、买自己的东西感觉像犯错……对豆妈而言,是一种严重的“降维”。根本上,这是“去中心”的一种失衡感,特别是对独生子女而言。
本来,做为家庭的中心成员,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孩子的诞生,让本来维系着的平衡被打破了。当然,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生理到心理上,完全地接受了这个新成员的加入,才能感受到她的情绪,了解她的行为。
豆妈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观察。
跟豆豆在一起的时候,豆妈会观察她的饮食起居,观察她的表情,观察她每次与豆豆外公外婆沟通时的反馈。从而,也就了解了她的一些喜好、发脾气时的表现、用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刺激能改变她的状态……
单纯的陪伴,并不能从根源上改善亲子关系,对孩子情绪的了解和把控,是建立亲密关系的重点。
所以,就算只是坐在旁边看着豆豆玩,豆妈也是尽可能不看手机的。当你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孩子会更愿意表现和尝试。
在一次陪她拼世界地图的时候,豆妈在回工作信息,豆豆则时不时地就问,这块不知道怎么拼,那块不知道放哪里……非常频繁。
当豆豆拿起一块“利比里亚”问我,而豆妈在满地图地找放哪儿的时候,豆豆眨巴着小眼睛,用手指指指非洲版块,嘴里还嗯嗯嗯地提醒我。豆妈才幡然了解,只是她不满于我看手机。
当我的注意力转移到她的身上,她的注意力也就真正地转移到拼图上,基本就不问我了。
03,所有的转变,是潜移默化地发生的。
而当真正进入了“妈妈”这个角色之后,反而感觉,周末好像也不用睡懒觉了,买东西会先想到女儿,陪她玩的时候也不会觉得是占用自己的时间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感情培养”,生活状态就走上了正轨,跟豆豆的感情也渐渐升温。
有段时间,豆豆吃饭就要坐在豆妈的旁边,睡觉前宁愿不看电视机,也要豆妈陪着讲故事。出去玩,也只要豆妈抱她,之前最亲的外公抱她都不行。
渐渐地,连豆豆外婆也会说,小孩只要你。其实,陪伴的时间并没有增加,也就是每天睡前的1小时,和周末的1~2天罢了。
总结几点经验吧:
放下手机,即使是无声的陪伴,也好过不专心的热闹。
放下要求,懒一点、慢一点,孩子不是电脑程序,输入了命令就能准确地完成。
不要吝啬你的夸赞,每次你充满阳光的鼓励会照亮孩子内心的田野,自信的孩子更快乐。
切忌操之过急,所有的感情都是日久天长地培养出来的,你给了她安全感,她自然会更亲近你。
切忌用礼物、食物来“贿赂”孩子,是否真心相待,孩子能够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