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是这个城市的雨季。
又是一个夏天,又是一个雨季。
断断续续的来,生怕被人们忘记。
不是绵绵细雨,是夏日的热情洋溢。
盆地的夏天,雨、小雨、中雨、大雨、瓢泼大雨、暴雨、变态暴雨……中间穿插些许亮闪闪的大晴天。
烈日炎炎,地面的积水蒸腾到空气中,水汽氤氲。大伙儿都是蒸笼里的肉包子,胖乎乎、水绵绵、烟气缭缭……
北方的朋友受不了这个城市的夏,说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总觉得黏黏乎乎,全身上下老是裹着闷沉沉、热腾腾的水汽,让他们不舒服到烦燥。
回想呆在首都的那年,夏天的空气中雾尘弥漫,我从来不敢打开屋子的窗户,怕无孔不入的尘土;嗓子发哑、皮肤干裂到起皮。太阳总朦朦胧胧的挂在天上,空气中的干热却并未因此稍减分毫。
那年的夏日,对我来说,也常常是烦燥的。
哈哈哈……多么可怕的习惯!
借用和北方朋友暑期的分手语:这个夏天,且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哈哈哈……
现下已经立秋了,早晚凉爽起来。初秋的雨,还没有完全褪去夏雨的火热,夜里忽的哗哗的来,噼噼啪啪响彻半夜,天明时,又悄咪咪的走了。
今年夏天的雨虽然也很大,但没有到“变态”的程度。当哗哗的声音响起时,隐隐的担心却仍挥之不去。毕竟,前几年的那些夏天,艰难“抗洪”的情形还犹在眼前。
前年,夏日里本该是过客的大暴雨,不知被盆地的哪幅美景迷住了心神,在这个城市停留了近一个月之久——
又是一场暴雨之后,虽然朋友圈、微博、公众号依旧疯狂刷屏,但显然的,大家都已比之前淡定了。成都人历来是乐观风趣的——“来成都看海吧!”人们在网上喊话。
整个城区近十个小时的连续大雨,绕城高速全线关闭;城内多条主路上,“轿车船”艰难行进;站在公交车的车厢里,乘客们把裤腿挽到膝盖,涉水而行;好些楼房雨水倒灌,泡坏了家里的木地板……
住在村子里的我们,也未能幸免。
风雨的肆掠下,菜地里,高高的玉米杆匍匐到泥土中;
四季豆、豇豆的支架歪歪扭扭倒了大半;本来干剋的田坎间已是积水满满……
隔壁农家乐用沙杆扎成的木墙的支撑杆塌陷了,整面墙向我们的院子倾了过来;
院子里柳树断了、桑树倒了;
栅栏边那棵野生的构树被狂风腰斩,把我的花盆砸成碎片;
花架上的阳光板不堪重负,雨水直接穿过它们,让门前的屋檐下流水潺潺;
雨棚被急促的雨滴砸变了形,草地上是倾盆暴雨,雨棚下是淋漓的大雨。。。
虽然村里土壤面积更大,更多的雨水渗到地下,积水情况比城区好了很多。但地势低的邻居家仍然进了水,已经漫到了成人的脖颈处。
更低一些的地方,积水泛滥成湖。附近废弃的鱼塘里有大条大条的鱼从鱼塘翻出来,吸引了好些乡亲冒险踏进泥泞里去抓鱼。
我们家地势稍高一点,屋里没有进水,但不停的与倾盆的大雨对抗,也是筋疲力竭。
雨声急骤,明明是面对面,却仿佛是各自站在两个山头,说话要扯着嗓子喊;
雨水从镂空花砖的间隙刷进二楼的阳台和楼梯间,咕咕的从排水管口冲泄而下,极快的和屋檐下潺潺流水汇成了一股股的溪流;
临门的木地板上长出了无数个软软的水泡,边角也翘了起来;
花架下的多肉花盆里有数条往外小小的水渠;鞋柜里的鞋也全泡了水;洗好的衣服越“晒”越潮湿。
……
现在回想起来,仍是心有余悸。
我常和朋友说,我喜欢雨,喜欢细细密密春雨,喜欢绵绵的秋雨,更爱炎炎夏日里忽然的一场大雨,毫不顾忌的从天上倾倒下来,浇透干渴的土地、冲凉这笼罩着我们火热的空气。
但是,我虽不怕狂风暴雨,却也不必对着天空喊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
我实爱不起这夏雨过分的热情洋溢,爱不起没完没了的雨季。
幸得今年,老天垂怜,我忐忑的熬过了盛夏。终于,迎来了秋的安稳。
盼我们的自然环境,也能如今夏一般安稳,如秋的雨一般让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