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有首歌叫做《大同世界》:
金发碧眼和黄皮肤会不会相同,如果懂得博爱的道理就会相同。
鞭炮炸药和原子弹会不会相同,如果懂得和平的道理就会相同。
实际上,成本控制之道和做人的道理也是相通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做法。如果一味坚持当年的成功路径,最后往往会变为成功路径依赖。
现在一些传统制造企业执掌权杖的人,很多还是成长于物资贫瘠而人口又众多的年代,那个年代也是人命不值钱的年代。我爱人的小姑80年代末期死于工伤,抚恤金只有区区3000多块。而在更早的时代,当时少年儿童的楷模《草原英雄小姐妹》所宣扬的主题是:可以让儿童冒着生命危险去保卫集体的羊。
所以很多传统企业在考虑成本控制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怎么降低产品的BOM(材料表)的成本,比如能用1颗螺丝的地方绝不用两颗,能用5分钱螺丝的地方不要用1毛钱的,客户暂时不需要的功能绝对不加。有的企业恨不得为每个客户都给个单独的型号,把客户不需要的部分统统去掉。而每个省1毛,每年产量1000万个就省100万块这样简单而又充满诱惑的算法,也显然很符合管理层和股东们心理预期。换句话说,传统制造企业对原材料、固定资产等硬性成本非常敏感,但对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等软性成本则相对漠视。
然而,时代在变化。一方面,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劳动力短缺已经不仅仅发生在发达国家。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从2012年起,中国劳动力人口的绝对数量首次出现下降,这比大部分专家所预计的2015年提前了3年。这一趋势在2013年得到了延续(20。
而与之相对的一面则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提高,各种材料价格的不断下降,这点在摩尔定律起作用的电子行业非常明显。记得96年刚刚开始出差的时候,一台主流的东芝笔记本电脑要2万多块,而现在,主流的笔记本电脑都在一万以内就可以搞定。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实际下降的幅度会更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节省硬件成本而造成的各种麻烦,会大大超过其节省的成本。比如针对高端和低端用户,使用了不同供应商的物料,配置了不同的材料表。那么带来的麻烦有以下:
- 销售预测困难:由于型号的细分,每个型号的预测样本数比较少,所以很难准确的预测到销量,也就很难准确的进行备货。
- 换产成本的提升:不同的产品型号在混线生产的时候,需要换产时间,即便是离散型的制造业里面,频繁的换产也是车间最不愿意接受的,还有随之而来的工人学习成本。
- 互换性的降低:由于采用了不同的物料,导致成品的互换性降低,而不具备互换性意味着在销售预测准确率相同的情况下,想要保持相同的供货及时率,需要更多的成品安全库存。而在一个技术快速发展的市场里面,今天的安全库存,会成为明天的呆料和后天的废品。
- 软件维护量的增加:不同的物料要做不同的软件适配,多个硬件版本意味着要维护多个版本的软件,而在软件升级时,也要考虑到多版本同时升级的问题。每增加一个版本,所带来的维护量都要翻番。
- 用户体验的降低:360的周鸿祎说过好的用户体验首先要超出用户预期,能够给用户带来惊喜。为了节约硬件成本而剪裁出来的产品,只能让用户觉得厂商在偷工减料,一点多余功能都没有,怎么可能超出用户预期?更不用说为了那些低端用户量身定做的低端产品了。
- 售后服务复杂性的增加:更多的剪裁定制,意味着用户端有更多的硬件和软件版本,多硬件和多软件的交叉组合,最终会让所有的产品追踪过程变得复杂无比,这个对售后服务和产品召回简直就是噩梦。
这些麻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BOM成本的节省带来的人力成本的增加和用户体验的下降。
一边是劳动力资源的短缺导致的人力成本的攀升,一边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材料成本的降低。成本控制继续沿用以前以BOM成本为主的思路显然是行不通的。一些有远见的公司已经开始了另外一条道路,即在硬件方面不惜工本,提供型号精简的全能型硬件,通过软件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通过构筑生态圈保障长期收益。也就是通过对原材料及自动化加工过程的高投入来换取人力成本的低投入,通过增加(保持)材料成本降低人工成本,最终通过生态圈的分工合作实现整体收益最大化。
苹果的例子就不说了,其实众多汽车厂家也是这么玩儿的,同一款发动机通过不同的ECU软件配置,使其适配在多款车型上,比如奥迪的2.0TSI发动机就有3款不同的功率版本:
功率 | 适配车型 |
---|---|
155kw | 奥迪A4L、奥迪Q5、大众尚酷 |
147kw | 迈腾、高尔夫GTI、国产大众CC |
132kw | 奥迪A4L、奥迪Q5 |
而卡车巨头斯堪尼亚(SCANIA)通用的模块化设计更是帮助它成为商用汽车行业赢利能力最强的公司。
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种趋势的公司,是时候反思了,与其在榨不出油水的材料表上苦思冥想,不如索性用点好材料,给用户点好东西,顺便把自己的人工成本降下来,这才是这个时代的成本控制之道。
管理大师德鲁克在1999年出版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讲到:企业的任务,在于创造财富,而不在于去控制成本。实际上,无论怎么控制成本,如果不能创造价值,所有的成本控制都是慢性自杀。不过企业历史大约就是这样,"昭仓跳下去了,唐塔也跳下去了,你也跳吧",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是会有人不断沿着成本控制这条路跳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