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3岁前孩子最需要什么?3~6岁什么最关键?孩子上小学重点培养哪方面能力?孩子青春期,家长又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解答这4个问题。
有人问豆妈,我们平时的工作很忙很累,想培养好孩子,但时间和精力不够用啊,能不能给我们支个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只能抓一样东西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
不管做什么事情,眉毛胡子一把抓,那叫主次不分,效果一般都不会太好。可让我给培养孩子只提出一项重点,估计我只能说给予足够的爱,但这是典型的很正确但又很无用的废话。
我仔细想了一下,如果在孩子18岁之前,分成4个阶段的话,每个阶段还是有一个重点要去好好抓一抓。
0~3岁 情感第1位
孩子1岁前是依恋关系和安全感获得的最重要的阶段。两岁进入第1个叛逆期,也开始了自我意识的萌芽,宝宝会将注意力从妈妈或者说养育人身上逐渐的转向周围的世界。孩子与世界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对自我的认知,都在这个阶段定下基调。
如果给这个阶段的孩子养育出一个招,那就是及时的、无条件地、积极地响应孩子。不管是孩子拉了、尿了、渴了、饿了,能够第一时间给予满足。不管孩子是乖巧,还是有点小叛逆,肯定、鼓励、关爱、互动、抚摸、唠叨(积极的语言交流)啥啥都不嫌多!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给予孩子无条件地接纳,充足的情感上的支持和联结,和笼罩全身的安全感。艺术点说,就是给孩子的生命底色洒满阳光。
3~6岁 成为孩子模仿的正面榜样
4~6岁孩子各种敏感期开始大爆发!追求完美和秩序的敏感期,自我审美构建的关键期、婚姻敏感期、性启蒙关键期,开始形成自己处世的态度和方法,形成初步的社会规则或价值观念。
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擅长模仿,他们密切注视着周围的一切,尤其是身边人的行为举止。给孩子讲道理,远远没有成为他的榜样,更有效果。
就是说,如果你想让孩子有控制情绪的能力,那你就不要乱发脾气。
想让孩子喜欢阅读,那么就不要自己总打游戏,而是应该赶紧拿起书本。
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运动,那就自己先行动起来。
一句话,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那你就先成为什么模样。
6一12岁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6~12岁,孩子正好在小学这个阶段,有的家长认为这个时期学习成绩最重要,非也非也,小学成绩具有一定的“欺骗性”,简单一句话,小学成绩良好以上,后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家长如果精力不够,那么,最需要抓的是孩子的习惯。写字、坐姿的习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每日阅读的习惯,其运动的习惯等等。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习惯培养好了,孩子的方向又没有错,那么后面的路会越走越轻松。
12-18岁 闭上嘴,不打扰
孩子进入12岁之后,青春期也随之而来。伴随青春期的不仅仅是叛逆,更是一个孩子自我意识的爆发。
这个时候的父母要学会闭上嘴,因为父母说的话孩子十之八九也不会听,还会觉得你就是“苍蝇”、“唐僧”,所以,省些口舌吧。
这个时期的父母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难在要改变自己以往跟孩子相处的方式,要闭上嘴,学会放手,不去过多打扰孩子。
容易就容易在这个时期父母不要过多地做一些事情,只要保证好孩子的底线和安全,一些碰壁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去尝试,父母付出耐心和等待就可以。
总结一下,这个阶段“可说可不说那就不说,可做可不做那就不做”。简单吧!
当然,以上所说,是针对那些“懒惰”的父母而言的“一招鲜”,是抓大放小之术,把这些重点做好,孩子基本上不会很差。但是,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更优秀,那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一本育儿经说起来就很长了,就留待以后慢慢探讨吧。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启发和帮助,请点赞、评论和转发。当然,如果您能够点击关注,这对我将是最大的鼓励。
我是心理咨询师豆妈,用前沿、专业、实用的心理学知识,带着爸爸妈妈们高效、科学、快乐地逗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