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希腊神话里,阿喀琉斯是神话中的第一勇士,他的母亲是海神之女,在他出生的时候,母亲将他浸入冥河中为他洗礼,因此他全身刀枪不入,任何利器都伤害不了他。在特洛伊战争中,他杀敌无数,数次使希腊军反败为胜。后来,太阳神阿波罗在旁人指点下,用毒箭射中阿里克斯的右脚踝,将这位不败的勇士射死。原来,阿里克斯的母亲将他进入冥河时,是倒提着他的右脚踝的,因而右脚踝没有浸入冥河中,而成为其致命之处。 后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学者,他具有超人的智慧,集中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论题从哲学到生物学包含了人类知识的所有学科,堪称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他的思想曾经统治过全欧洲,他的思想改变了几乎全西方的哲学家。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许多理论是错误的,最为人们熟知莫过于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第一次动摇了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偏见,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神话。后人超越前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否则社会不会发展,文明不会进步。今天,让人惊讶的不是我们超越了先贤,而是先贤至今为止无法被超越的那一部分思想或学术体系,这才是最令人赞叹和着迷的。
形式逻辑学是亚里士多德众多学术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奠定了科学的基本方法论,可以说没有形式逻辑学提供的公理化工具,就不会有科学的诞生,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受益于它,并视其为亚里士多德最无懈可击的思想体系。后继者在这个体系上不断打补丁,添砖加瓦,但很少有人想过彻底动摇这个体系的“基石”重新构建,因为那看似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逻辑学与两千年以前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也许表述的语言更现代了,内容更严谨了,引进了数学工具,但其本质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那一套思想。
难道逻辑学真的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勇士阿喀琉斯一样刀枪不入,无懈可击吗?
亚里士多德无疑是伟大的,令人惊讶的是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他就开始研究神秘的思维是什么,并总结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关于思维规律的理论体系。但是,亚里士多德无疑也是局限的,因为在当时人们对思维的了解是非常粗浅的,甚至连思维的器官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根本无法与科学昌盛的今天相比。在两千年以前,亚里士多德还认识不到,不仅人类有思维活动,飞禽走兽也有思维活动;不仅个人需要正确的思维,组织团体也需要正确的思维;不仅推理思维有规律可循,创新思维同样有规律可循……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的“局限性”必然会给逻辑学留下一个“阿喀琉斯之踵”。
思维是无形的,看不见,也摸不着。对它的研究不像有形的实物那样容易,需要有极高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把握。在两千多年前,古人的抽象思维能力还非常弱小,因此他们只能通过“语言”这一看得见,摸得着的媒介来把握和研究思维。尽管亚里士多德是古代罕见的天才,杰出的智者,但他也只能借助“语言”这一思维的外壳来研究思维,不可能直接把握思维的本体。因此,亚里士多德是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思维的,他先是从语言的最小单元“概念”入手,然后扩展到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句子,即“判断”,最后扩展到由几个句子构成关系链,即“推理”。所以今天的人们在学习逻辑学时发现,这门自称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学问充斥着大量繁琐的语言学内容,而真正关于思维的内容却寥寥无几,这让许多希望通过学习逻辑学提升头脑逻辑思维能力的人感觉到无比郁闷,好像总是摸不着门径。
概念、判断、推理是形式逻辑学的三块基石,亚里士多德在此之上构建起了繁琐复杂的关于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理论宫殿。坦白地讲,亚里士多德在创立形式逻辑学之初根本没有考虑到让这门学问适应大众的问题,他关注的是形而上的“道”,而不是形而下的“器”,所以,逻辑学从本质讲是为少数天才创立的,而不是为大多数常人创立的;是为高级理性思维服务的,而不是为日常经验思维服务的。因此,今天的人们要通过这一体系去学习逻辑思维,无异于穿越迷宫寻找出口的小白鼠,只有少数聪明的人才能钻进去,走出来,学完后感觉头脑思维更加清晰有序了。而大多数人则恰恰相反,他们是钻进去,走不出来,越学越迷茫,越学越不知道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该如何正确逻辑思维。
那么,有没有一套简单高效的新逻辑思维理论来替代传统的形式逻辑学体系,帮助人们轻松地学习逻辑思维呢?
答案是肯定的!
时代在不断进步,人们对思维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系统化,“逻辑思维7级”理论就是一套全新的关于逻辑思维的训练体系,它把逻辑思维分为7个思维层次,或者说是7项思维技能:定义、划分、概括、判断、推理、假说、体系。人们通过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训练,就能够一步步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头脑变得更聪明,思维能力更卓越。
“逻辑思维7级”理论是从思维的角度来研究思维的,这是它与传统逻辑学的本质差异。思维的形式不等于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这就像人的形式不等于是相貌、皮肤、衣服一样。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借助思维的“外壳”可以间接把握思维的本体,但毕竟还是隔了一层,没有真正抓住本体,总是让人有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感觉,因此亚里士多德对于思维的研究表象化、扭曲化、失真化也就在所难免。虽然逻辑学自称是研究思维的学科,但它连思维的本质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只是抓住了思维的“皮毛”在研究思维,最终研究结果呈现语言学化也就自然且必然。所以,现代人感觉逻辑学更像是一门语言学,而不像是思维学,这也是逻辑学这门学科的致命伤——“阿喀琉斯之踵”。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从思维的角度全新阐述“逻辑思维”的著作,全书共分基础原理和实用技能两部分,基础原理部抛弃了传统的通过语言研究思维的方式,而是从思维的角度重新界定了逻辑、逻辑思维等基本概念,创建了三元逻辑、逻辑思维7级等新理论,揭开了一直蒙在逻辑思维上的神秘面纱,让人们直接看清楚逻辑思维的庐山真面目。
实用技能部则是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介绍了定义、划分、概括、判断、推理、假说、体系这7项逻辑思维技能,按照“原理讲解+方法学习+能力训练”的模式科学设计构建,使逻辑思维的学习第一次实现了标准化,不再像是一团迷雾,让人感受得到却不知该如何把握。无论是一般的企业白领、公务员,还是专业律师、工程师、公司总裁只要按照这个层次阶梯认真训练,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让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逻辑思维的学习可以速成吗?
许多人迫切希望如此,但又往往持怀疑的态度。相信看完本书后,你会高兴地发现原来可以如此轻松地学习逻辑思维,并快速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技能。
据说,在中世纪前期,算数中的除法被人们认为是一门极深奥的学问。在当时必须读完大学,而且要到意大利留学才能学会。一般只有绝顶聪明的人,经过毕生的努力钻研才能掌握百万数的除法运算。
今天,一个普通的小学生只需几天的时间就可以轻松掌握百万位的除法运算。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大差异呢?
不是今天的小学生比古代人的头脑更聪明,也不是古代的数字与今天的数字有什么不同,而是不同的算数理论造成了巨大差异。新的算数理论比旧的算数理论更先进,更简单,更高效,所以它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学习难度和计算难度。
过去,人们如果要学习逻辑思维,只有唯一的选择——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学》。
今天,人们如果要学习逻辑思维,又多了一个选择——袁劲松的《逻辑思维7级》。
你可以选择两千年以前旧的逻辑思维理论,也可以选择两千年以后新的逻辑思维训练体系,当然学习的难度和效率是不一样的,一个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钻研,另一个只需要3天时间就可以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