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罗兰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将人的思维模式分为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两种。
关于两种思维模式的研究和探讨,主要是围绕”人的能力到底是固定的,而且需要被证明的?还是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的?
为了帮你理解这两种思维模式是如何工作的?下面我以这个事例来说明。
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刚刚入职的新人,经历了非常糟糕的一天。
你连夜完成了领导交办的一件重要工作,而且你非常期待领导的赞赏,但你的领导却将你工作成果的一半给予了否定,也就是你只得了50分,你非常失望;等到下班准备回家的时候,你发现自己前窗玻璃上贴了一张违章停车的罚单,你感到非常泄气;这时候想打电话给最好的朋友,想要倾诉,但是却没有打通。
你会怎么想呢?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会怎么做呢?
如果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人。他们会想:
”我就不该花那么多时间去干这项没意义的工作”
”我是个失败者,是个傻瓜,自己真没用”
”所有人都比我优秀,我太差劲了”
”这个领导故意挑我的不是”
”我怎么这么倒霉,不走运”
”朋友怎么回事啊,不接我电话”
……
但我们都知道,其实这些并不是什么生死攸关的大事,或者毁灭性的大灾难,只是一项工作,一张罚单,一通不顺心的电话而已。
那是这些人太自卑吗?还是说他们是实实在在的悲观者?不,也不是!
这些无法应对困难的人同样感到自己有价值,他们同样乐观,觉得自己聪明而有吸引力。
但他们觉得任何事情的成败就是自己能力的体现,自己的能力是不可能改变的,失败了就全盘否定了自己。
那他们和那些有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是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他们如何应对这些烦心的事儿呢?
他们会想:
”我应该事先做好更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工作”
”下次停车的时候我得更加小心一些”
”不知道我的朋友是不是今天过得不开心?”
”这个工作结果告诉我,工作上我还得加倍付出努力”
”作为新人能有这样的学习锻炼机会真是难得”
”领导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得好好反省一下”
”为了更好的完成好工作,我要更努力地学习和实践”
”我会缴清罚款,或者应该去理论一下我到底有没有违章”
”下次再给朋友打电话的时候,我们再好好聊聊”
……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能遇到糟心的工作、背叛的朋友和别人的拒绝,都不是什么开心的事儿,没有人会喜欢这些糟糕的事情。
但是,这些有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往往不会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会给自己持续的信心。
即使感到沮丧,他们也准备好了去承担这个风险,直面挑战,继续为此奋斗。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能力是一种天赋,他们需要参加测试,通过获得完美的成绩来证明自己是个成功者。期末考试是一种测试,受不受领导偏爱,比赛输赢等通通是一种测试。
仔细分析那些对人生持有固定论的人,本质只是为拒绝改变寻找理由和借口罢了。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和提高的,错误和失败不能证明他们是失败者,反而可以提醒他们寻找正确的方向,不懈努力。
你是哪种思维模式呢?你认为哪种思维模式好呢?你会为自己新的”知道”而改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