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原演出小曼有一次演A角的机会,她为什么一再推脱拒绝呢?还上演了假发高烧的蹩脚剧,这里不仅有她对于周围人的绝望,更有她想要增加戏码的成分。小曼这个角色比刘峰要复杂很多。
01
电影中删除了对于小曼童年的描写,对于她父亲自杀也进行了改编。咱们还是以书为准看看小曼童年的桩桩件件。
四岁父亲自杀,六岁时母亲带她改嫁,继父是一位大母亲十多岁的老粗干部。说小曼复杂是因为,人在畸形的环境下,很难不把内心扭曲成十八街麻花。
在弟弟妹妹相继出世后,小曼与这个家的关系便不再是亲子关系,而是主仆关系。她当大马让弟弟妹妹骑在身上,只为博得母亲一笑。这与皇权统治下宫女太监们识相的博主子欢心有何区别?
小曼觊觎母亲的那件红绒衫已经很久了,本来母亲也答应过给她。待她能套进去的时候,那件红绒衫却被套在了妹妹丰满肥硕的身上。
小曼偷走了那件红绒线衫,用染料把它碎尸灭迹成黑色。母亲说过小曼长得随生父肤色黑,与红色不搭,而小曼妹妹肤色白很适合那件红绒衫。小曼在脸盆里浸染黑毛线的时候,一边用木棍按压着毛线,一边忿忿的“让你白!让你白!让你白!”
哪个女孩不想讨人喜欢,惹人怜惜。但当你处在那样一个没有伸张的环境中时,当你以这样一个姿势、动作想要去博眼球,刷存在感时,其实,一个不难想见的结果早就摆在眼前——“讨人烦,惹人厌”,甚至连自己都开始讨厌自己。
一个人的童年时期是以大人为中心的,即便家长爱的不是你,但作为一个孩子还是会用各种方法去吸引家长眼球,甚至不惜摧残践踏自己。小曼一次次的让作践自己生病发烧,就是想要母亲挤出一点爱来爱爱自己,她对爱缺少免疫,哪怕是象征性的抱抱也能平复下她像小鹿一样惊慌失措的内心。
在高原演出时假装发烧那一幕其实在书中是这样的一个前后顺序。电影里的表述是小曼在上场前穿帮了,于是政委利用了小曼假戏真做地烘托了气氛。而书中的表述是,演出结束后在医院里小曼被文艺队当宝贝似的供养着,好几次测体温“高烧”始终不退,后被一个小护士发现了问题。
由此可见,小曼装病是想要装x,她渴望人们把曾经投向她的鄙夷不屑的目光兑换成关心、关切,甚至是带一点点的因妒而生的火焰。可惜,小菇凉毕竟是小菇凉,小伎俩毕竟是小伎俩。
之所以这样来解读小曼这个人物,是因为小曼和我很像,确切的说小曼就是早生了二十年的我自己。
02
我六岁那年父母离异,母亲长期把我放在姥姥家。当时,姥姥家有个小四合院用来开个小旅馆。房子当中正好围出个小院,院中有个大水缸。当年生活用水是定点供应的,每次给水了就把水龙头打开,因为水缸比较大,不会专门盯着它一点点放满。过一会瞧瞧要是快满了就等上一小会儿。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三次,真的不是刻意去记忆的,只是不那么容易忘记。有三次姥爷都说他已经把水龙头关上了,但是水还是溢了一地。每一次都掴一记耳光。
当年在姥姥家玩耍的孩子不只我一个,还有姨家的,舅家的,但每次遇到这样的“好事”,我便是重点怀疑对象,什么东西少了坏了,不由分说,就是你干的。用不着解释,你就是一个讨厌的吃白饭的人(虽然我妈妈是给姥姥饭票的),你天生就长着一副讨人嫌的面孔。
第三次的耳光打得我有些振聋发聩,那一年,我七岁。小曼喜欢糟蹋自己生病博得怜惜关切,而我则用了另一种更决绝的方式——离家出走!其实,当年我还并不知道这个词,我也只是想要暂时脱离开小旅馆出去透透气,外面的空气总觉得会比屋里的好一些。
我知道母亲在市郊租了个八平米的小屋,我就奔着小屋的方向走,现在算起来打个来回要35公里左右。我知道母亲当时并不在那里,反正往哪走都是走,就去那里吧。
当时正值三九,我站在旅游桥上,被西北风刮得要起飞了,看着桥下冻成坚冰的河水,人生第一次有了一种“长江悲已滞”的苍凉与落寞。
35公里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走回来用了将近一整天(走走停停反正也没有什么着急的事)。事后,听母亲说,当时她们都慌张了,以为我丢了呢,还报了警。哈哈,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的多余的人来讲,能刷一天的存在感,内心还是很窃喜的。从那之后,我身上又多了一个标签“太有老主意!”
人生一旦有过一段寄人篱下的时光,人性的多元又会给你交织缠绕出很多的点、线、面。你会不由分说的变得复杂。一方面,倔强如野草,独立有钢骨,彪悍如野马,而另一方面,又往往敏感多疑,软弱自卑,自欺欺人……
03
“有一个时期在继母统治下生活着,拣她穿剩的衣服穿,永远不能忘记一件暗红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的穿着,就像浑身都生了冻疮;冬天已经过去了,还留着冻疮的疤——是那样的憎恶与羞耻。”
天才爱玲寥寥几笔就活灵活现的把孙用蕃的狰狞表现的淋漓尽致。一般来讲和继母的关系处不好是正常的,那和生母的关系就会因为亲生而无嫌隙?
“我四岁的时候她就出洋去了,几次回来了又走了。在孩子的眼里她是辽远而神秘的。有两趟她领我出去,穿过马路的时候,偶尔拉住我的手,便觉得一种生疏的刺激性……”
在新的家庭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生母又有难以逾越的隔阂、屏障,当我们不住夸爱玲天才的时候,或许只有她自己清楚不过是多接收了几份上苍派过来的“人生大礼”罢了。
作为一个孩子来讲,你哪来的选择权?在一种既定的环境下生存,即便环境再不好,你也会增生出一种适应它的抗体。就像小曼一样也想与人为善,和谐相处,但她并不会待人接物,往往活成了别人的嘲笑对象。因为她从没有在家庭的环境中得到过认可和爱,这让她的骨子里有一股“怯”,有家,却无家可归!
04
作为一名在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我从不觉得命运亏欠了我什么,即便亏欠过,也都以另一种形式给予了我补偿,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给单亲家庭的孩子们几点建议:
1、“倒霉”的不止你一人。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容易自暴自弃,怎么就我活得这么丧,这么悲催。2007-2016十年间,中国离婚人数累计达3062.8万对,所以,请相信我你并不孤独,你只是之一而非唯一,你只是庞大的分母而非分子,把父母离异当做正常事件去解读就好。
2、父母离异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其实,更多人都会承认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父母感情不和还继续维持一个所谓的完整的家庭的话,那样对孩子的成长是更糟糕的结果。和平分手,父母的爱都持续的供给到位,孩子仍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3、把你的所谓的“弱项”与你的事业相融合。
梁朝伟那忧郁的眼神就是一种非常独到的气质,一个眼神就能把复杂的人物心理演绎得惟妙传神。做公益事业的人那么多,但唯有戴安娜王妃能够给人以风中烛光般的深刻印象。
4、不管经历过什么仍要心存感恩。
不要抱怨父母,更不要仇视社会。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安排才能让你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你。要相信命运会垂青那些即便被辜负也决不辜负别人的人。
一场家庭变故就如同一次恶劣天气侵入我们身体的病毒一样,那些以积极心态战胜疾病的人,总能获得更优质的抗体因子。
因为他们像一只张开贝壳的蚌,将自身的柔软毫无保留的袒露在外,可是他们也必将磨出茧子,病蚌成珠,他们会将柔软蜕变成坚硬,会在自己的软肋处生出一副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