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不敢妄言,单从人性、视效方面斗胆细谈《驴得水》。”
电影短短一个多小时,变化很多高潮迭起。剧情方面首先从特派员视察到美国人视察两个事件按时间顺序构建两个大的冲突,再在其中融入由6个人的自身性格及相互关系所产生的摩擦。由于人物性格设计的既戏剧又生活,冲突的发生也自然合理(个人认为单就表现共同事件、统一阵营中个体间的摩擦这一点,《驴得水》就已经远超一般电影)。
放荡漂亮的张一曼,喜欢曼又有点自私的裴魁山,暴脾气喜欢孙佳的周铁男,善良软弱的孙佳,“大局为重”的佳父孙校长,愚昧无知有个火爆婆娘的铜匠。本来就很有戏剧性的初设人物性格,在事件发展的背景下除了校长,其它人都或多或少的改变了。是的,7个主演,6个都变了!!!更可贵的是这些变化交代的完整又合理。
我觉得这些变化很棒,但是我更想琢磨一下电影中不变的东西,比如孙校长,比如一直没被关掉的三民小学。孙校长一直在顾全的大局就是三民小学,为了这个大局牺牲掉了诚信,牺牲了张一曼(自己的伙伴),甚至牺牲了自己女儿的幸福。他一辈子只做这一件事,然后他心愿达成了。(虽然不喜欢他)从这角度他是坚忍的。
对比之下,张一曼,她说她只想要自由,睡服铜匠是遵从自由意志,那骂铜匠呢?如果也是,那么她的悲剧只是承担不了自由的后果罢了。如果是自觉的大局意识……她自己改变了自己的初衷,自己牺牲了自己。孙佳一直有反抗的意识,奈何太过软弱,她的软弱不仅从年龄外形也从情节贯穿全片。电影开头要救驴棚,被拦下了。电影中段要救驴,驴被吃了。电影末尾要揭发,被孙父(孙校长)以亲情挟持,甚至还被特派员胁迫同铜匠结婚。这一角度来看她们被大局碾压牺牲是必然的。
周铁男是在枪压之下突然改变的,他本以为自己无所畏惧,大不了散伙走人。当更重要的东西被挟持!再也硬不起来了。可以说特派员准确的抓住了三个男人的软肋,裴魁山的利益、孙校长的信念、周铁男的命。局中只有一个野心没有被满足的吕得水。于是这吕得水就坏了事。就说干件坏事怎么和做件好事一样难?!
虽然部分镜头能找到韩国电影的影子 (比如彩球向下滚落撒满草地的结尾),夜景灯光那场的景做的既不贴合生活又装饰的没有美感,一曼剪头眼前回忆的叠加镜头也很粗糙使人跳戏……但是整体舒服。该片人物服饰以及场景搭建蛮有设计感。一栋房子,4、5头驴,8、9个人。最远的景只到山坡,风景调色也没有过度。而是用了佛像、彩球、灯光、草地、花海、婚礼以及在简约场景下衬托出来的人物与房子本身的质感来增加画面的丰富度。
从剧本到视效我都以为玩儿的很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