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山挺出名的,在我告诉小儿子图图要去二龙山玩时,他就激动地睁大眼晴问:“是不是花和尚鲁智深占的那个二龙山。”图图正在看《水浒传》电视剧。我笑着说:“是吧!名一样,都是二龙山,我们去看看是不是真的二龙山。”
《水浒传》虽是小说,但英雄每个时代都有,山终归是山,山终归像山,二龙不二龙,不就是个名吗?我们去登山,登的是山,不指望看见什么二龙。
我们一家,我,妻,栋栋,图图,去的二龙山是南阳内乡的二龙山,新近开发的,去那里玩的多是南阳本地人。山脚下的临时停车场里车很多,很挤,车牌大多是豫R开头,我们等到一个车离开才找到停车位。停好了车,背上零食和水,买票后,进入景区。
景区门口,迎面矗立着一组巨大的金色塑像,孔子佛祖老子三人背向而立,似在俯视红尘,开解众生。这组塑像也似象征着这二龙山的文化内涵——儒释道三教合流。
坐了十分钟的游览车,盘山的公路走完,下了车,一大群仿古而建的小院落错落有致地展示在面前,这些院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汉王寨街区。这个街区都是商家的店铺,招牌高悬,一个个干净整洁,古香古色。街中有花池水车,溪水涓涓,鸟鱼欢欢。店门口的广告牌显示,工艺品,零食等价格也不是很高,即使是主食,烩面饺子等也与山下价格相差不大,比较合理。
过了汉王寨街区沿石级向上而行几十米,便有一个仿古建筑出现,红围墙,高门楼上写“汉王寨”三个字。门旁有一石碑,介绍汉王寨的来历。传说,光武帝刘秀当年为躲避王莽追杀,在此扎寨驻兵,当地人为纪念刘秀,给这里取名为汉王寨。
说到刘秀,南阳各县市很多地方都有关于他的传说。比如一个村叫麦仁店,传说是刘秀逃难时,一个农妇施舍给他一碗麦仁汤,所以后来这个村便叫麦仁店。又比如一座土山,传说是刘秀被王莽所撵时,磕鞋里的沙土而形成的,所以人们到了这座土山前,一定会想起刘秀。等等传说,我想也如这汉王寨一样,是百姓们同情这位落魄的贵胄,崇拜这位最终登上帝位而又行仁政的明君。这种行为体现的就是明君忠臣的理想,是封建时代的理想,也是儒家的理想。
走进汉王寨内,院里光武帝刘秀的二十八宿功臣的塑像左右排列,神圣而庄严,长明灯如豆光,闪而不灭,香烟缭绕中,刘秀居中端坐,似由人君而变成天神,正接受二千多年后的国人们倾心的朝拜。
走出汉王寨,由千余级石阶直达山顶,我们的面前已无高山,有的是巨大的绿色山谷。回首汉王寨已在脚下很远的地方了。
我看了看路牌的指示,向右是直通另一座山的金顶祖师殿,向左是直通另一座山的万佛阁。
大儿子栋栋说金顶近,先向右登金顶,再回来登万佛阁那座山。我不想走回头路,岁数大了,我已累得腿疼。于是我和妻与图图在原地休息,栋栋一直劲儿地跑上去了。
我在另一个景区见过金顶祖师殿,金光闪闪的金殿,供奉着道家真武祖师。我还记得那次一个道姑呵叱的声音,“不信仰,不要进来!”,“十元一次,撞钟祈福,不要乱撞!”。那个道姑对人如此,我想她的修行离道恐怕远了些吧?
不一会儿,大儿子栋栋从金顶跑了下来,我们起身向万佛阁走去。
走了不知多少个石级,眼前万佛阁到了,院内有一高大的四面观音站像,金身铸就,夺目震心,慈悲法相,安慰众生,似给人以勇气,似给人以善良。阁内众佛林立,自下而上,遍布四周,似示人以万千世界,万千佛果,引人学而近之。
出门而观,这院内也有一座祈福之钟。我的两个儿子都快跑过去,拉起横木,撞响了金钟,都很兴奋。钟声悠扬,涤荡心尘。我问儿子们:“撞钟时你们许愿没有?”他们说:“没有。”我说:“要在心中许个愿,再撞钟,不然撞钟有什么用,这又不是玩具。”儿子们听了我的话后,果然又去撞了一次钟。这一次他们一定是许过愿的,我想,这一次的钟声他们听起来一定不同于第一次的钟声。
万佛阁的祈福钟,真正做到了随缘。无人收钱,无人阻止,无人呵叱,阁内的居士们各忙其忙,各闲其闲,对门外的游客俗人,似见也似不见,我觉得这才是佛家应有的胸怀。
下山后,走出山门,回望群山,山势果如二龙横卧天际,二龙山似也名副其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