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发榜后是青少年抑郁的高峰,也是自杀风险的高峰。
高考前,学生身处在高度的压力中。
比如在做题的时候,某些题目一错再错,让人不禁怀疑起自己的智商。而当一个人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他的自信就会受到动摇。某些想象开始不自觉的出现在脑海,比如想到自己在考场上手足无措。
即使无视内心的恐慌,恐慌还是能在我们的心灵中找到漏洞。这种漏洞有时以梦的形式出现,压力使得开始恶梦连连,那些恶梦是恐慌养大的怪物,超乎意识能够控制的程度。
考试后,内心的压力短暂得到舒缓。但在发榜前夕,紧张跟期待感同时升高。早在考完试当天,学生就已经对好答案,大概知道自己的成绩。
但无论成绩好坏,都可能对考试的结果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比如一些对答案,感觉自己答错的题目,却抱着可能「不小心」猜对、划错答案卡,却因祸得福。
无论期待有多美,当成绩出来的时候,所有自我安慰的画面都会被打破。
计算机屏幕上出现的成绩,彷佛给我们整个人的存在价值打了一个分数。
不及格的成绩,就像自己就是一个不及格的人,连呼吸、行走的权力都应该让给那些优等生。
这次压力显得更加巨大,因为我们原本以为自己拥有选择的权力,在数字前面根本微不足道。
「既然我是微不足道的,死了也无所谓吧?从世界上消失也无所谓吧?」
黑暗的念头油然升起,抑郁是这时唯一的朋友。这个朋友带着一个人往下走,直到埋进土里。
除了考试,人生还有很多「干脆死掉算了」的时刻。
你记得那个时刻吗?
你是怎么坚持活着的呢?
§自卑与内疚
绝望的念头,经常在心灵受伤之后显现。
就像心理学家拉康说的:「痊愈的本质揭示疾病的本质。」
所以我们想要从哪里痊愈,我们就要从患病的源头去找答案。反过来说,当我们分析我们痛苦的开端,我们就能找到走出痛苦的出路。
绝望并不是让我们忧郁与痛苦的开端,忧郁与痛苦的开端来自一种更强的自我攻击。
这种攻击叫「内疚」。
内疚是什么呢?为什么有时我们处理绝望的痛苦,却一无所获呢?
要搞懂当中的关键问题,我们需要正确区分另外一个经常被混淆的感受,就是「自卑」。
自卑跟内疚是两种不同的感受,却经常被混淆,导致我们用错误的方式加以处置。
你可以设想一下,今天你胃有毛病,却吃了很多治肝病的药。那么无论你吃再多,胃病也不会好,还可能药物中毒,真把肝给吃坏了。
自卑:带着比较的心理,并觉得自己跟某个对象相比不够好。
内疚:带着伤害他人的心理,觉得因为自己不够好,或者做了某件坏事,因此造成别人的损失。
按照心理学家阿得勒的观点,每个人都是自卑的。因为人不是完美的,所以做为人难免会遇到在某些方面比我们优秀的人。
另外进入商业社会,商业社会尤其强调竞争。
高考其实只是商业社会的缩影,以一种更加纯粹的标准区分竞争里的成功与失败,并且给予每个对象明确的奖赏与惩罚。
成绩高、考上排名靠前的学校,「钱」景看好的科系,就是成功。这种成功本身既是一个人的价值,也是奖赏本身。相反就是失败。
但自卑有健康与不健康两种,健康的自卑是「谦逊」的代名词,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我们努力提升自己。
比如一个孩子想要成为厨师,他经过学习,从助手一步步走到主厨。那么这种健康的自卑,正是他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
不健康的自卑,是一种觉得自己不好,并且认定这种不好无法改变。
同时把自卑的项目当成自己的全部。比如一个孩子数学考差了,他就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是没用的。
内疚跟自卑不同,内疚的感受总是与他人联系在一起。
在自卑当中,唯一受伤的人是我们自己。
不健康的自卑可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内向,在社交圈失去声音,变成一个隐形人。
自卑者想的是:「我那么差劲,肯定不会有人喜欢我。」
譬如一个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考试考不好的学生。
内疚则出于一种心态,我们认为「有人因为我受到伤害」。
当内疚者认为他伤害的人对他很重要,比如一个高考考不好的孩子,觉得自己伤害父母,让父母失望难过。
所以内疚带来的痛苦往往比自卑更大,因为自卑至少不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有害,顶多觉得自己不够好。
但内疚却是感觉自己的存在可能是危险的,而出于我们的良知,以及我们对重要他人的爱,我们会试图抹灭这个危险因子,好保护他人别受伤。
当一个孩子因为高考失利选择自杀,撇开病理性的忧郁症因素,出于内疚之殇的可能性高于自卑。
这种自杀并非只是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而是带有让父母失望的补偿,以及不希望对父母造成更多伤害的积极力量。
那些父母失望的眼神,那些责备他让家庭蒙羞的话语,很多时候激起孩子的并非是孩子的愤怒与抵抗,而是孩子觉得因为自己不好,让父母受到伤害的内疚。
孩子基本上都希望父母快乐,就像父母希望孩子幸福。
但善意的出发点,却也是心理压力的来源。
除了自杀,前几年有不只一起考上大学的孩子,因为发展不好,于是选择离家出走多年的新闻。当孩子再次被父母寻获,他们对父母表达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觉得自己当年在学校或职场的表现不好,觉得对不起父母。
这时当父母说孩子傻,觉得孩子想太多,这对当年的孩子来说只是一种迟来的宽恕。
那些选择离开的孩子,他们是自私的吗?
我以为从内疚的角度来说,他们就是不够自私,太在意身边人们的感受,才会把所有的压力和痛苦都堆在自己心上,直到崩溃。
§内疚的解药是「宽容」
如果想要避免身边的人因内疚而发生悲剧,我们需要「宽容」对待他们。
一般人对宽容的理解可能是「原谅做错事的人。」
在哲学家纳斯邦看来,这不是宽容,因为当一个人抱持这种心态,就像在说「我比你高等,所以我原谅你这个低等的生物。」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父母觉得对孩子够宽容,但孩子非但不买账,还对父母有各种抵触。
因为某些父母总觉得自己知道的比孩子多,更有权力控制孩子的人生。
在这类父母眼中,他们原谅孩子犯错,是他们宽宏大量,就像法外施恩的皇帝一样。
可是在孩子眼中,父母虽然巍岸,往往是孩子崇拜的对象。
但不表示他们就信服父母提出的一切看法,特别是今天信息的汰旧换新很快。
许多父母的观念没跟上时代,当他们诉说错误的理解,而孩子早已在课堂或网络上得到正确信息。这时如果孩子反应正确答案,父母却执意表示自己是对的,要孩子听话,只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愚昧。
这时,嘴硬的父母应该要把心力关注在自己内心的自卑感,而不是拿来跟孩子争辩。
更好的做法,是跟孩子一起检视一下孩子的发现,如果孩子提出的答案正确无误,应该接受孩子的答案,并且称赞孩子择善固执。
这么做可以让孩子得到父母的肯定,同时相信父母和自己意见不合,父母是站在「真理」的立场,而不是「自以为是」的立场。
自卑是看得出来的,明知故犯除了突显自己的不自信和坏脾气,恐怕无法给关系带来正面的帮助。
另一方面,宽容也不是无条件的允许孩子犯错。
建立基本道德需要父母在不该退让的时候,坚持自己的原则。
所以父母真正的宽容,在于通过具体行动打消孩子「不必要的内疚」。
比如孩子因为懒惰而影响成绩,这时鼓励孩子努力,适当责骂孩子懒惰是需要的。
并且当孩子做了错事,他理当内疚。那么给予他适当的惩罚,反而能让孩子感到安心。
比方我们看新闻,有的逃犯被逮捕后反而睡了好觉,就在于他合理的内疚得到响应,终于能心安理得的过日子。
反过来说,如果今天你觉得受到的指责没必要,你有充分权力去跟指责你的人抗议,反抗他加诸在你身上的责难。
不要因为他人的指责内疚,生而为人,我们仅须为真实的道德错误内疚。
比如不小心撞倒路人,我们真心跟他道歉,给予适当赔偿,这能够让我们不内疚。
§结语:内疚无错
当孩子已经很努力,却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这时孩子对自己已经够失望了。父母如果还多加指责,把自身过多的期望压在孩子身上,就会引起孩子的内疚感。
这时,不要指责孩子,就可以避免孩子产生不必要的内疚。
不只是亲子关系,比如今天我们看见辛苦养家的伴侣,他一方面疲惫不堪,一方面又指责自己不够好,没办法给另一半带来幸福。
这时我们若能拿出宽容的态度,让伴侣了解:他不必把工作表现不佳,渲染成「整个人都很糟」的极端批评。
客观的给予对方肯定,且愿意陪伴对方一起面对问题,就能避免伴侣内心不断积压内疚感。
往往在婚姻中,内疚感最重的一方会提出离婚的要求。因为只有离开这段婚姻,他才能结束伤害伴侣的自责与恐惧。
正确处理内疚,才能确保亲子、婚姻、朋友等关系的和谐。
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
最后,如果你正面对想操控你的父母,目睹他们把不现实的期望加在你身上,对努力却没考好的你予以言语或行为暴力。
你可以逃,可以反抗,你没必要内疚。
你已经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