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大人们对父母外出工作的孩子说的一句话:“你爸妈不要你了”。
这些父母外出工作的孩子叫“留守儿童”,这些爱说“你爸妈不要你了”的人是形形色色的叔叔阿姨。
他们喜欢在茶余饭后问孩子:“你爸爸妈妈呢?”如果孩子答曰:“他们去打工了,赚钱给我读书。”他们就会哈哈大笑:“他们骗你的,你爸妈已经不要你了。”
听到这句话的孩子往往会停下了玩沙子的手,嘴角下撇,委屈欲哭地喊出来:“不会的,他们还会回来的。”
一副捉弄表情的大人们笑得更欢了,饭后油光满面的脸映出了孩子难过的表情。
这样的场景我们经常看见过吧?
看到一个孩子,出于对孩子的喜爱,大人们会习惯性地和这个孩子说说话,逗逗孩子。但是很多大人逗孩子,用了成人的方式,孩子不能领会大人的玩笑,他们便把大人做的事和说的话当了真。有些大人甚至只是在戏弄这个孩子,以达到自身娱乐的目的。
特别是那些父母外出工作的孩子,因为平时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感受不到来自爸爸妈妈的爱,心理已经处于一种害怕被父母抛弃的状态。而大人们却时不时地在孩子的心上撒盐,为了一己之乐逗孩子:你父母不要你了。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一次次的伤害。
当然,大人们喜欢逗的孩子还不止父母外出工作不在家的,即使是有父母在身边的,只要是孩子,他们就喜欢逗一逗,乐一乐。但是乐的往往是大人,伤心难过的往往是孩子。
和“你爸妈不要你了”具有同样“杀伤力”的话还有如:“你爸爸妈妈说你是捡来的”、“你妈妈不爱你了,只爱弟弟”、“你妈妈在街上被人拉去卖了,以后不回来了”、“XX不是你爸爸”等等。
这些话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有多深呢?他们会不安,会感觉不被尊重,自信心受到很大伤害,不敢相信别人。严重点的一辈子都留下了阴影,在性格上造成了极大的缺陷。
有一次去参加同事儿子的满月酒,她家的大宝是个乖巧懂事的女儿。吃饭的时候她坐在她妈妈旁边,她不停地妈妈说话,想让妈妈给她夹菜。可是坐在一边的奶奶总是喝止她:“妈妈要抱弟弟,你不要烦妈妈。”她有些难过,眼圈都红了,抱着妈妈的胳膊不说话。
对面的一位亲戚似乎是要“活跃”一下气氛,笑着说道:“你妈妈有了弟弟,以后不爱你了。”她红着的眼睛一下子就流出了眼泪,对着那亲戚大喊道:“你乱说,她才不会这样。”
她奶奶马上就骂了一句:“说话那么大声,怎么这么没礼貌。”其他亲戚也纷纷说:“这孩子怎么这样小气”、“脾气这么不好,你妈妈肯定不要你了。”说得那孩子嚎啕大哭,现场吵闹不堪。
你看,就因为大人的戏弄,搅得孩子没了吃饭的心思,甚至还有可能把大人的话当了真,以为妈妈以后只爱弟弟不爱她了,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大人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也行是无意识的,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逗孩子,他们不觉得自己说的话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在他们眼中,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但即使是这样,已经对孩子造成了很深的影响, 孩子的心里会一直想着这种事,除非做父母的能处理好,不然这影响都将会是长远甚至终身的。
除一些无意识方式逗乐外,有些大人的逗乐就是故意戏弄和取乐了。
我曾经见一个女人逗一个三岁多的男孩子,她一开始就说:“宝贝,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啊?我猜你是女孩。”那孩子奶声奶气回答:“我是男孩子,我妈妈说的。”那女人大笑:“你妈妈骗你的,实际上你是个女孩子。”
那孩子有些急了,看了一眼他的妈妈,他妈妈却只是微笑着不说话。他不知道说点什么,便投进妈妈的怀抱里。女人继续逗他:“你不说话啊,那你就是女孩了哦。”他已经感觉到了是女人在逗他,可是他不知道如何辩解,只是小声说:“你是骗人的。”
显然孩子已经知道这个女人只是在捉弄自己,但是他作为一个孩子,妈妈还在旁边,他没有勇气去反抗,他只能默默忍受,但心里可能已经有点害怕又有点愤怒了。
孩子明明是男孩,女人却几次要说他是女孩,拿孩子的天真幼稚来取乐,似乎是很享受把小孩子的情绪玩弄于鼓掌的快感。这种行为其实是对孩子的不尊重,让孩子在大人的逗乐中感到不快和生气,给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
现在在我的老家里,每次回家还是能看到大人们在逗孩子。内容和上文描述的差不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老家里很多人都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孩子不仅缺少父母的关心和陪伴,还要忍受大人们“残忍”的取乐,不知道这些孩子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能不能长成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大人们,还是不要再对孩子们说“你爸妈不要你了”这样的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