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闻斯行诸: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当付诸实施吗?诸,“之乎”的合音。
公西华:字子华,又称公西华,年轻孔子32岁,今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人,东周时期鲁国学者、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公西赤有非常优秀的外交才能。孟武伯曾经向孔子问起公西赤,孔子回答说:“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从孔子的言谈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也表现孔子对于“仁”的完美要求。公西赤曾经为孔子“乘肥马,衣轻裘”,出使齐国,期间冉求向孔子为其母请粟。
惑:形声字,从或从心,或指有所守而不定,或心结合意为:心欲有所守而不定之迷乱。
惑的原义就是:心疑不定、不明白对还是不对。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内惑于郑袖。”
惑也指迷惑,如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惑也指糊涂、令人不解,如《吕氏春秋·察今》:“不亦惑乎。”
惑也指迷失,如《汉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惑失道。后大将军。”
惑也与或、掝通,如《荀子·不苟篇》:“谁能以己之僬僬,受人之掝掝。”又如《孟子》:“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史记·贾谊服鸟赋》:“众人或或。”
退:却也,会意字,从辶从艮。艮的甲骨文从“人”,从朝后看的“目”,会人扭头向后瞪视之意,艮的原义就是怒目相视逆反不听从,辶艮结合,意为:向后走,后退。如《仪礼·聘礼》:“宾三退负序。”
退也指打退、退却,如《国语·越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退也指减退、下降,如《周礼·小司寇》:“以图国用,而进退之。”
退也指辞去官职、隐退,如《国语·楚语》:“夫子践位而退。”
退也指离去、推出,如《礼记·少仪》:“朝廷曰退,燕游曰归。”
退也指悔改,如《国语·晋语二》:“虽欲有退,众将责焉。”
退也指返回,如刘基《卖柑者言》:“退而思其言。”
兼:会意字。许慎《说文解字》:“兼持二禾,秉持一禾。”意思是说“兼”是手持二禾,“秉”是手持一禾。
“兼”字的出现比“秉”字要晚。甲骨文没有兼字。金文像一只手(“又”)同时握着两把“禾”,用同时拿着两禾来表示“并得”的意思,即同时拥有。
如《易·系辞》:“兼三才而两之。”《前汉·王莽传》:“县宰缺者,数年守兼。”
兼也指姓,是卫国公子兼之后。
兼人指能力胜过一般人,如《汉书·韩信传》:“受辱於跨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兼人也指兼并别国,如《荀子·议兵》:“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本文的“兼人”指勇武过人。
全文理解为:
子路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在世,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还有父兄在,怎么可以听到了立刻就去做?’冉有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我感到迷惑,我斗胆请问这是什么缘故呢?”孔子说:“冉求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
本章中的故事讲述了孔子的教育原则与方法,显示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善于知人论事。
孔子对同样的问题,因不同的人来问,而给出不同的答案。子路为人刚强鲁莽,故孔子教他行事要考虑到父兄尚在,该征求父兄意见。
而冉求生性懦弱,遇事退缩,见义不一定勇为,故孔子鼓励他迈进。孔子结合学生的具体心性来施教,一进一退之间,足见其教育智慧,非常值得当今教育者学习。
朱熹的教育和科学思想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朱熹师从杨时的弟子李侗,他整顿了一些县学、州学,又亲手创办了同安(今厦门市同安区)县学、武夷(今福建武夷山)精含、考亭(今福建建阳市)书院,重建了白鹿洞书院(今江西庐山)和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并且还亲自制定了学规,编撰了“小学”和“大学”的教材。
朱熹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的学者,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如闽学代表黄幹。
朱熹将《四书》定为封建士子修身的准则,《四书》构成了朱熹的一个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
元朝迄至明清,他编的《四书集注》长期被统治者作为治国之本,也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成为封建科举的标准教科书。
朱熹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
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
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朱熹认为15岁以后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朱熹认为,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
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是由朱熹的弟子对朱熹读书法所作的集中概括。
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熟读精思即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切己体察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
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
朱熹阐述“格物致知”时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他理会过。”
朱熹还说:“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而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
朱熹认为对天文、地理、生物、农业、气象等万事万物都应该研究。
朱熹对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著名天文学家张衡的《灵宪》以及历代天文地理知识都有涉猎,特别是对北宋自然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钻研尤深,使得《梦溪笔谈》成为其科学思想的来源之一。
朱熹还对地质学化石、否认神创论、宇宙起源、地心说、大地自转、日食与月食、潮汐、雪花六角晶体形状、雨虹等的形成、地理对气候的影响、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诊脉、农业生产结构、农作物布局及具体的生产技术等问题都有见解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