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除了识人用人,修身养德的宝贵经验,还有很多做事处事的智慧。
怎么样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呢?
曾国藩又用亲身经历给我们怎样的指导?
曾国藩说: 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知人诚不易学,晓事则可以阂历,黾勉得之。晓事则无论同己异己,均可徐徐开悟,以冀和衷;不晓事,则挟私固谬,秉公亦谬;小人固谬,君子亦谬;乡原固谬,狂娟亦谬;则终古相背而驰,绝非和协之理?
他强调,身居高位的人,以两件事为本职,第一是知人,知人才能用人,用人才能立业;第二是晓事,晓事才能办事,办事才能成事。
非徐徐开悟,不能晓事。
一、先晓事,后办事
1865年,曾国藩供职南京,为江南百官之首,位高权重,深孚人望。
儿时干爹千里迢迢找上门来,见了曾国藩,热泪盈眶,曾国藩赶忙将他请进屋来,备酒,吃饭,闲聊,好一番嘘寒问暖,干爹几番欲言又止,都被曾国藩岔来话题,让干爹先在南京城游玩几天,干爹无辙,只得噎回去。
干爹千里迢迢找上门来,是有事请宽一帮忙解决,自然玩的不痛快。干儿子不让说,得,那找儿媳妇吧,掏心窝子和欧阳氏说。
原来,干爹是被欺负了,在湖南老家有一块风水宝地,被邻村富户迁了座新坟进来,无故把他的地给占了。前去理论,让他把坟迁走,富户不答应。告去官府,官府被富户收买了,干爹竟输了官司。
老头子一气之下想要上吊,经旁人提醒,这才来南京找已经出息了的干儿子,让他帮忙解决一下。
欧阳氏听至此处,对干爹已是同情之至,要求曾国藩一定要帮这个忙。
曾国藩让欧阳氏继续陪着干爹游玩,暗自派人去湖南老家查访,来人回报实情与干爹所说一致。
次日,曾国藩大开宴席,江南诸府都上门来庆贺。请出干爹来,当着众人的面郑重介绍,李鸿章等人都过来见礼。曾国藩说要给干爹送行,临别送一个礼物给干爹,拿出一把扇子,题字: 如父大人侍右,如男曾国藩敬献。
曾国藩当时位高权重,书法更是闻名一时,曾国藩当着百官题字,轰动一时,传为美谈。
后来,干爹拿着这把扇子回到湖南老家,官司迎刃而解,祖地也归还回来了。
曾国藩虽然官大位重,但也不想以权谋私,故不让干爹当面讲出问题,以免没有回旋的余地;
派人亲赴湖南去调查,的确是干爹占理,做到心里有数后才觉得帮干爹一把;
他历来强调高官不能干涉地方事物,更不能以权压人,故而不能直接给湖南政府命令,而且通过尊重干爹,给干爹造势来婉转达成目的,既尊重了地方政府的权威,也帮助了干爹维权。
他用巧妙的手段,先晓事,后办事,皆大欢喜,又不曾损害他人的利益,也没有削减自己的名声。
二、先晓事的内涵
要晓事,必定要先进行调查和判断,在数据和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晓事。
先晓事的内涵有三:
其一、要有判断
他说: “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明有二: 日高明日精明,独见其远,乘城者独觉日旷,此高明之说也。同一物而臆度者,不如权衡之审,目巧者不如尺度之确,此精明之说也。凡高明者,欲阵心抑志,以邃趋于平实,颇不易易,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失,能实则渐平失。”
其二、要有原则
曾国藩一生严于律己,从不睡懒觉,每日读书,每天写日记而不缀。
强调做官要有原则,不要和当地政府有往来,以免有利益的纠扯,“勿与官衙往来”。
教育子女,以耕读传家育人,“读书乃寒士本色,切不可有官家风味”。
生活,做官,育子,他都有自己的一套原则在坚守,始终不缀的执着着自己的原则。
其三、要灵活
“做事精神要常令有余于事,则气充而心不散浸。”
读书,做人,不可囿于成见,困于规则,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现实情况的基础上灵活变动,不可读死书,做迂官,成呆人。
尾生抱柱的精神值得钦佩,行为却绝不值得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