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热的人也速冷,慢热的人最长情。大学也快过了一年了,这是我这一年最深刻的体会。
2015年9月12日,经过十二年的努力我终于走出了那个偏僻的小县城来到了现在的大学,来到了一个新的城市---深圳。在到大学之前,我并不像很多人一样,对大学充满幻想,没有那么多的浪漫也没有那麽多的雄心壮志。从小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县城,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在县城里的高中,突然走出到外面的世界,对我来说充满新奇,但更多的还是对未来的迷茫还伴随着淡淡的担忧。我永远也无法预知前面到底有什么在等着我,因为说实话,自身因为从小缺乏相应的培养我并没有任何的资本和底气。
大学第一站:人情社交
“中国人有一个最大的特性就是喜欢抱团,喜欢热闹”,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这句话,但是到了大学,我才初次理解到“团体”的概念。在还没有到大学报到的时候,我身边的高中同学就已经通过微信、QQ等各类社交软件跟未来的舍友、同班同学混得“烂熟”了,连我也被高中同班的一个女生拉进了一个广州的同乡群 (因为大学有分校区,而我当时竟然完全没有校区这个概念,也根本不知道校区能够从广州跨到深圳,真实一个无知的孩纸啊!)。在此我不得不感叹大学的社交魅力,不管你从哪里来,一旦被贴上一个集体的标签就会有浓浓的归属感。而这种感觉是在我们仅有的十几年读书生涯里完全没有的,一切来得新鲜又刺激,所以刚开始我们都保持着极大的热情,想着怎么去抱大腿,怎么去攒人脉,整天抱着手机穿梭在各类群里。可是短短一年下来,大部分人的热情就已经不见了,速热期过后又回到老状态,该宅在家里看剧的看剧,该出门逛街的逛街......完全把人际社交抛在了脑后。原因很简单,一是我们已经熟悉了新环境,二是太浪费时间,三是发觉之前加的人大部分跟自己在生活中没有交集。而我自认为是个慢热的人,在这股交友大潮中,我只是谨慎的选择了几个和自己熟悉但是以前可能没有太多交集的人交流,一年下来也是积攒了几个不错的朋友。以我的经历来看,我觉得大学的社交不必急着考虑复杂的利益层次,毕竟也才大学而已不必这么早就学着势利,交友这种东西大部分时候还是要随性、慢慢来,时间才能沉淀出最长久的友情。
大学第二站:自我管理
作为一个大学生,现阶段我觉得我最富有的东西大概就是时间了吧。没有了繁重的作业,脱离了老师的束缚,我们整个大学生群体就像是一群脱缰的野马,自由得不要不要的。以前在高中我也常常以为,考试制度限制了我们发展的可能,可是当我真正获得自由的时候我才发现:在没有找到合适的目标之前,过多的自由反而让我陷入迷茫的死角我根本无法从容的规划好自己的生活,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找不到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这个时候,跟我一样处于迷茫的大学生们都开始了自己的挣扎之路,大概可以分为三种人:有明确目标正在为自己的梦想挣扎的人;没有明确目标正在为找寻自己的梦想而苦苦求索的人:毫无目标毫无意识正宅在宿舍或者穿梭于各类社团享受青春的人,而我大概就属于第二路大军中的一员。像我们这一类人空有一身热情却完全找不到释放的空间,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不假思索地参加很多社团,找很多兼职。可是一个学期下来,加入社团的很多人都因为加入了太多社团每天因为各种琐碎的东西烦恼而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和生活,忙着兼职的人也因为社会经验不足处处碰壁失去信心。而我慢热的舍友因为知道自己的交际能力就放弃了社团专心兼职锻炼自己,一年内干遍了学院里所有可干的兼职,每个月领着自己的生活费非常的有成就,而且人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在这里,我想分享就是,青春正好的我们虽然每个人都心比天高,充满热情、激情,但是热情似火却也更易摧残,足够的时间沉淀才能酝酿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