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外企做市场的朋友,37岁,已婚,有一个开学就读二年级的儿子,有着大家看起来都很羡慕的生活。可他最近却有些抱怨,他想抽出多一些时间陪伴家人和儿子,可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让他似乎没有办法达成愿望。一天的长时间工作之后,他能和家人的互动时间不多,睡眠的质量也不高,经常还不能准时吃饭,他对自己的状态感到很不满意。
朋友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不常见。来自社会,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已经很大程度上在生理上,心理上和情绪上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一些人会提出一些时间管理的建议,但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几年前在哈佛商业周刊上看到的精力管理的理念。
我们大多其实都知道时间的管理的重要性,毕竟它一个稀缺资源,不管你在怎么早起,一天也只有24个小时。而精力的管理却是另外一回事,它需要考虑的是以下两个问题:
精力来源的途径?
精力在消耗之后如何再生?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从以下的四个维度来理解精力的来源和再生:
生理维度
情绪维度
专注维度
精神维度
将精力管理和你的表现结合起来
我们都希望自己有着更多的精力,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事情。同时,完成同一件事情的所需能量在精力充沛时可以更少。所以,精力管理的目的在于,如何拓宽你的能量的来源途径,以及如何可持续的补充你的能量。
我们将从上面提到的四个问题来看待这个问题:
生理维度
从身体的角度来看,我们获取能量的方式很多。比如,营养均衡且有规律的饮食,早睡早起的习惯,适度的休息。在公司里,我会准备一个很大的水杯,经常喝水,这样自然而然地会定时去上厕所,走动一下。又或者去休息间泡一杯咖啡或茶,吃上几块饼干。遇上同事,和他们聊上几句,都是很好的放松和休息方式。这个维度很直接,大家都会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就不多说了。
情绪维度
我个人觉得这个维度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对自己情绪控制的能力,往往决定能量的质量。好的情绪就是好的能量。但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无止境的各种要求,不可预期的各种挑战,随时都有可能把我们拉进负能量的漩涡,使得我们感觉急躁,焦虑,易怒和缺乏安全感,也难免和我们身边的人产生摩擦。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很难清醒地思考。所以,当我们遇到那些触发我们负面情绪的事物时候,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去应对。
有一些传统的方法, 简单且有效。比如,深呼吸5到6秒,会让你赢得更多的思考时间,缓解负面情绪。又或者是,时常向他人表示感激,不管形式是书面或口头的,都会让双方愉快。
而重构思维体系则是另一种强大,效果更持久的工具。其实质就是要摆脱以受害者的角度看问题。如何做到呢?首先,可是试着换位思考,预想一下冲突的另一方可能会说什么?多大程度上他们所说的会是真实的?其次,以未来的角度思考,试想在半年后,一年后,在可预见的环境转变后,会不会有不同的观点?还有,也可拓展思维的宽度,无论问题或者冲突的结果如何,自己都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呢?
思维的转变可以让我们有更加积极得思维,改善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从而可以和身边的人建立起良性的关系。
专注维度
科技的发展使得多任务处理的能力在现在的工作中似乎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同时管理多个项目;处理繁多的电子邮件,即时通讯信息,电话;以及参加不同层级的会议和讨论等等。但实际上,多任务处理会使得办事效率降低,因为大脑在从一个任务转换到另一个时,需要切换时间。
大家可以自己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提升专注度的方法。比如,番茄钟的利用,用一个(20分钟)或者几个番茄钟的时间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然后在100-120分钟有一次实在的休息。又或者,有一些同事会选择在远离电话的会议室做一些重要项目的规划。还有一些同事,他们在只在上午和下午的特定时段回复电子邮件,他们觉得这样反而不会漏掉重要的信息。当然这样做也需要良好的沟通,让相关的人员知道你虽然不会马上回复邮件,但在需要的时候总是可以联系到。
另外,做计划虽然有点老套,但一个有系统的规划也会帮助我们找出需要优先处理的任务,减少重复工作的可能性,使得效率提升。
精神维度
从这个维度来看,如果我们觉得一件事情有意义,我们就可以找到更多能量做这件事情,更专注,并且展示出更大的毅力。
先问问自己,哪些事情能够完成的最好?哪些事情最喜欢?有些时候,我们能够完成的最好的,得到评价最高的,却不是我们最喜欢的。而我们最喜欢的,可能又没有天赋。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导致能量的流失。如果能在一个团队里,通过和别人的合作,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对团队有贡献,也可以避免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整个团队所产生的能量就会得以提升。
同时,你得找出你的价值观,因为做符合你价值观的事情也会避免能量的流失。找那些与你有相同价值观的人共事,能够更好的赋予你们做的事情以共同的意义。
小结
我们已经生活在了一个节奏更快的时代。试着尝试从上面的四个维度来更好的管理和恢复精力,或许可以让我们更从容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