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东京不快乐 铁塔亦能快乐 巴黎无快乐 亦能用菲林充实我眼光 我愿意 从天边 找我到海角”
我没有去过巴黎。也没有去过东京。
今天在英文课上,那个孩子气的女老师提到了巴黎。
没有人在听她讲课,她一直都在自言自语。有什么所谓呢?我们都是如此。
她无颜继续讲下去,便转移话题。她从巴黎说到云南。
她也没有去过巴黎。但是她说的沾沾自喜。她的法语老师曾在巴黎住过一段时间。
她说,你们想象中的巴黎都是美好的。但是你们一定不知道它有多么可怕。白天的巴黎是很温情,一到晚上就是另外一个模样了。我的老师说,巴黎的人们都很开放,晚上大家一起喝酒直至烂醉。无论相识与否,只要是喝酒就是自己人。晚上的巴黎酒气熏天,男男女女都在大街上狂欢似的。吃喝拉撒全在街上解决。但是,当曙光照耀在他们脸上的刹那,他们便回归平常,各奔东西。
她一直都用一种厌恶的语气来述说这一段我心中美好的场景。她的音调越高,我反而越安心。
这是我确认我与他们不同的一种方法。
他们不会理解陌生人之间的邂逅与畅谈是多么的舒畅与自由。他们亦不会理解酒精在人体内循环的痛快感。
一个清醒的世界。一个模糊的世界。其实只有一线之隔。
她又说到云南。她一直都在抱怨跟团旅游的种种不是。她说,导游会强迫游客买东西,然而所有的游客都不会反抗。因为游客是外地人,而他们是本地人。本地人的数量和势力远远强过外地人。所以外地人只能看眼色行事。
那时候我就在想,谁让你选择跟团呢。既然做了这样的决定就必然有需要你承担的后果。从前直到现在,跟团必定是伴随着限制和束缚的。我们都清楚这一点。
很多人一直都在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说社会黑暗世界崩塌,负面新闻满天飞。提防这个报复那个,现在连属于灵魂探索的旅行也变成了糖衣炮弹。
巴黎是一个浪漫之都,之前看赫本的《巴黎假期》就会为之心动。在露天的阳光下喝着咖啡吃着烤面包片,享受一个悠闲美好的早晨。最好,还能邂逅一个干净的男子,与他交谈甚欢。
云南是一个美丽且充满味道的地方。它有它的独到之处。高山,天空,大海,小巷。在一个民宿住上好几天,只为在心里为它留一个位置。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有时,眼睛看见的也未必是真的。
“我 就算拥抱过后回头没海岸 也换来见闻观光 我 就算不再相信 北极有曙光 行云流水亦爱看”
[PS:《如果东京不快乐》是杨千嬅的一首歌。对于杨千嬅,林夕曾说,王菲是他幻想的世界,而杨千嬅是他现实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