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拉萨---当雄---纳木错---那曲
拉萨三天的时间,在匆忙中一晃而过。晚上与瑞姐一起吃饭,本来是要谢谢她这几天对我们的照顾与安排,结果瑞姐非要请我们吃正宗的藏式火锅。美食带给我的是对藏餐颠覆的认知。
劲道的牦牛肉,满口留香的羊排,爽口的青稞啤酒,油炸的藏式面包........好吃到咂舌。
窗外细雨沥沥,屋内大家聊天嗨到不能自已,夜已深,带着甜茶的香味进入梦乡。
清晨金色的阳光从薄云中照在床上,蹑手蹑脚起来洗漱完毕。昨晚大家聊的太晚,瑞姐他们还没起来,这就要离开呆了三天的拉萨。正如诗中那样,拉萨,轻轻地我来了,拉萨,轻轻的我走了。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扬起头,带走的只是行囊里的故事。
打开导航,下一站当雄。
连日的疲惫,哥俩在车上轻轻的睡去。百十公里的路程,在车轮下慢慢退去。两边的风景与来时迥异。藏北农家小院墙上牛粪明显多了起来。山坡上牦牛群不时地闪过,快到当雄的时候,三人就在商量,看着时间还早,要不要去圣湖纳木错。
好吧,既来之则安之。一把方向,直奔西面而来,打开地图一看,还有七十公里,翻过一个垭口,那根拉垭口海拔5180。刚在317国道上的时候天气晴朗,这拐到去纳木错的路上,路随山转,不断攀升,山谷间一会小风一吹,天空中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乌云,瞬间彤云密布,说话间滴滴拉拉,开始下雨,拐过过一个弯,小雨变成了小雪花,打在前挡风玻璃上,瞬间模糊了视线。
不给力的雨刮器,基本属于半残,本来还能从雪花缝隙中隐约看路,谁知道刮过之后,这好嘛,一片模糊,只能跟着感觉开,就和盲开一样。越接近垭口,这雪潇潇洒洒,纷纷扬扬自管自的落下。这才感觉到高原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到达垭口的时候,已经是风雪交加,凑活着翻过垭口,开始小心翼翼的下坡。十多公里以后,转过两个湾,天空已无半片雪花,只有风声呼呼。山势慢慢平缓起来,由于高原氧气稀薄,车也跟着高反明显,动力减弱,加油的时候加恨不得踩进油箱。终于快到谷底。
在半山上看纳木错,就在眼前,远望荒原,雪山连绵不断,巨大的湖水静静地嵌在荒原中央。心想分分钟就到的节奏。开到山下,一看路标,我勒个去,还有30公里。四周都是雪山,纳木错就在群山之中,荒原地势平坦,公路在荒原上曲折蜿蜒,直达湖边。
行驶在荒原,雪山,青草,湖水,白云,蓝天,太美了。路边的观景台,拿起相机秒杀N多照片。辽阔的已无法言表。
圣湖雪山在这里已经矗立千年,呐喊过后只剩下呼呼的风声。
牦牛不时的从公路上悠闲穿过,这是他们的天堂,我们只是打扰他们修行的过客。半小时就到湖边,路边零星的散落着几顶帐篷。这样该是赶夏季牧场的牧民。接近湖边的时候才看到有村镇,与其说是村镇不如说是收费关卡,仅有几户人家。
自古就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为什么是收费?
上天赐给我们的自然景色需要收费吗?
为什么不能经商交换?
这应该是对待生活的态度问题。
我想是。
湖边巨大的岩石,像小山一样,上面挂满了五色风马,在风中飞舞。
刚刚还晴的天空又变了脸色。铅灰色的乌云,自西向东滚滚而来,犀利的风夹杂着雨点扑面而来。每个人都把厚厚的棉衣裹得紧紧地。顶着风来到湖边,从停车处到湖边好几百米,沙石地上走起来很费劲,走到湖边的时候,已经气喘吁吁。
风渐渐小了,站在湖边,面对圣湖,湖水有钱蓝到碧绿,远处渐呈墨绿,深不可测,充满神秘感。在大风的吹拂下,层层浪花,拍打着岸边。眺望远处,巨大的湖水如从天边压过来一般,叫人感到透不过来气。瞬时感到对自然的敬畏。
海拔5000多米,空气稀薄,天气多变,气候严寒,植被稀疏。这里本来就是无人区腹地。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牧民也是季节性方放牧而来,在荒原上,人烟稀少。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的渺小凸显而出,当地藏民想尽种种办法,依然只能维持温饱,甚至在温饱线上挣扎。
这种条件下面对自然,内心是崩溃还是满怀希望,是生存还是死亡,这一切都是问题。
是痛苦的活着还是修行来世的幸福,我不知道这应该如何回答。
心存希望,今生修行来世幸福。这既是高原藏民最朴素的生存哲学。
很长时间里,不少朋友都说一辈子应该去西藏一次,才不会后悔。
很长时间不理解,就算这次在回的路上依然一知半解,心里谜团未解。
站在湖边的时候,我顿悟了。想象一下,在千里无人区腹地,一年中大半时间冰雪覆盖,能做的就是在短暂的夏季,准备好全年的取暖的牛粪和食物,在漫长的冰雪季中,小心翼翼的维持最低的生存条件,环境的困难已经超出人力所能控制的范围,在自然的夹缝中生存。
能做的就是就是降低所有的欲望,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生命思考的放弃。
面对雪山,面对圣湖,面对天地给自己寻找一种使自己生存的精神寄托,这是一种生存本能。
佛教的传入,在雪域高原生根壮大,大概皆因于此。
今生无法改变上天所赐的环境,只得修来世的幸福。
如何才能与天,与神对话,将自己所思所想告知天地神灵?
那就有放下内心的欲望,转动经轮,口诵佛经,这便是最好的方式。因为除了这个别无他用,荒原之上剩下的只有内心对自然的敬畏,还有掠过荒原冷风带来的呼啸。没有更好的祈祷方式的时候,更多的时候对自己祈祷方式的怀疑,极端就是自虐的朝拜,只为内心的信仰。就是连死也不怕,就是死在路上也要把代表灵魂的牙齿嵌到圣地的木头上,完成一辈子的灵魂洗礼。
大多的时候,万籁俱寂,明月高悬,听到的只有自己的心跳。
如果还有浪漫存在的话,阳光下荒原上无尽的情歌和每个少年内心的卓玛,带给高原一丝温暖。
在冷雨中返回当雄,翻过垭口天气好转,中途遇到华山厂的乡党,合影告别,返回到当雄。
继续向北前行,向北十多公里之后,景色大变,地势平坦,两侧的山势不再陡峭,起伏平缓,青草覆盖,天也开了,地也大了。这才是真正的藏北雪域。千年的雪山始终在公路两侧,天路般的青藏铁路伴随左右,突然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前几日看到的风景都是假西藏吗??
这里才有雪山,草地,喇嘛庙,牦牛,藏歌,卓玛,天路,白云,圣湖。
藏北我来了。
太贪恋一路的美景,感觉一路没多少路程,到达那曲已经是晚上8点了。好不容易找到酒店,赶紧住下,仔细观察房间还有一个奇特的装置,大家猜这是什么?对了,是制氧机。看了一下海拔,海拔4500米。刚上来的人,确实需要这个。我们是已经适应,这个海拔已经没有特别感觉,只是走的快些有点喘。
匆匆吃过晚饭,回酒店开始研究地图,明晚赶到格尔木住宿,要穿过可可西里无人区,将近一千公里,平均海拔都在5000米以上,只有翻过昆仑山口,海拔才会下降,得赶到天黑之前到达格尔木。明天才是最考验的一天。
站在酒店的窗前,喝着热茶,仔细打量这个城市,那曲是海拔最高的城市,不是很大,也就是内地大一点的镇子的规模,星星点点的灯光,在荒原上显得格外温暖。抬头看天,清冷的星星似乎就在窗边。
在高原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有这样一个城镇已属不易。那曲是109国道和317国道在藏北的交汇点,一直以来就是交通要道。近年旅游业的兴起,给这个小镇带来了不少活力。
打开制氧机,弥漫式供氧,在这个环境下,大家都睡得很好,早上5点多出发,开拔下一个小镇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