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挫折教育
鲁志民—2019.8.28
今天跟大家谈谈挫折教育方面的事情。谈起挫折教育,这是很多家长包括教育从业者一直都在关注甚至在积极探讨的事情。大家对有关挫折教育也有很多不同的认识和思考。我今天就从我作为一线老师这个角度来谈一谈这方面的思考。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总是忧虑重重的,其中有一项就是觉得现在的孩子太脆弱,动不动就压力大,动不动就感觉受伤害,然后经常性的容易出现一些极端乃至意外的一些事情。很多家长包括很多教育从业者也都认为如果我们在孩子的小时候就加强挫折教育应该会对孩子长远的健康心智成长有着非常有利的帮助。
那么我想首先大家应该先了解什么是挫折教育?如何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所谓的挫折?关于挫折教育的内涵,首先我们应该先去如何认识挫折教育。在我看来挫折教育是一种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人生教育过程中的一种现象。确切的讲,我并不认为挫折教育应该是独立存在的,挫折教育应该跟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认识一下,我们所面对的这个小学生的所谓的挫折教育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我们所面对的对象是6到12岁的未成年人,也就是说他们是法律意义上的未成年人,同时也是生理学意义上的未成年人,他们是一个成长过程中的人,是一个远未成熟的人。有了这样的认识和理解就很容易进入到我们对于这个阶段的挫折教育的深刻的理解了。因为我们所有的教育包括挫折教育类的所有的相关的成长教育都应该基于这个基础上去实施,去完成的。脱离开这样前提认识,就会产生很多认识的偏僻和不足。
所有的挫折教育对于孩子们来讲,更多的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现象,而不是一个结果。那么在这个孩子的成长中,对于挫折的认识是决定了这个所谓的挫折教育是不是应该展开的一种情况。我们的教育的主流是一直在鼓励孩子们积极向上,在不断地学习的过程中去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希望孩子们的成长和学习得是能够比较顺利的,至少应该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对于家长们拥有这样的心态都应该是意想之中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心里其实并不太愿意接受我们的孩子出现失误,或者叫出现意外的情况。如果我们的孩子们能够一直的都很顺利的完成学业而没有出现什么异常的情况是我们大家最愿意看到的事情,但是事实又很难出现这种所谓的理想状态。
因此怎么面对和怎么认识这种经常出现的挫折或者叫异常情况,对于我们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课题。首先对于这个挫折的认识,大家应该从孩子们的成长的这个基本规律上入手。我们都希望孩子们一方面是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在学业和身心健康方面都可以既顺利又能够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又特别希望他们能够拥有应对各种无常或者意外的情况的这种能力和精神状态。所以说这两者从某种外在的意义上讲是有点矛盾,但是实际上其实是互相结合互为一体的。
因为我们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最主要的一个核心的一个状态其实就是在进入到学校完成学习生活,这个学习生活并不仅仅是课程学业上的,更多的是对于身心成长的学习,是对人生的认知与学习。我们的孩子进入到学校以后,他会有大量的时间跟我们的同龄人,跟我们的老师在一起,跟各个学科的主要知识内容在一起。他们会不断的遇到并且深入习练更多更有意思的事情,而且更多的都是新鲜的从未接触过的事情。对于这些方面我们很容易让孩子受到吸引。但是很多孩子并不能第一时间去适应,或者叫第一时间就完全进入这个学业学习的状态,所以就会出现学习的差异。很多孩子就会出现了一种学习上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其实是一种自然的规律,不能仅仅被称作挫折。反而这个挫败感对于孩子们来说其实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的成长现象。因此我们只要真实的面对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会发现我们并不需要额外的对于这个孩子的成长实施挫折教育,只需要我们在这个正常的真实的学习成长环境中教会孩子们应对他们出现的每一个成长问题,这样就会帮助他们慢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一种对于学业或者成长过程中的意外和挫败感的应对能力和意识。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家长甚至包括很多老师都认为孩子经历多一点的挫折就会变得更坚强更坚韧,然后就会变得不怕各种意外和打击之类的这种情况。我想这种情况只是一种表象,应该讲所有的意外的发生,包括这种挫败感,包括这种学习生活中的遇到的失败的打击,对于孩子磨练他的坚强坚韧的性格,应该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他们二者并不直接相关,也就是说培养孩子具有坚韧坚强的这种性格和心理素质,他是一门单独的课题,并不等于孩子接受了挫折教育就会自动出现这样的一种素质或者叫能力。
以打篮球为例,我们的孩子会经常的外出去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这个比赛按照这个比赛规则就是比赛结束后两个队就一定要有一个队是比分失利的。那么怎么面对这个比分失利?实际上就是一种挫折教育。我们的挫折教育不用单独的开展,只需要符合孩子的成长的真实规律和真实环境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发生。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确的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包括老师家长怎么样去面对这个真实环境,或者叫认识我们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比如说刚才说到的比赛,我们的比赛是不是必须每一场都要获胜。每一个人都会回答说当然想获得胜利了。这是非常正常的反应,从这个积极的心态讲,我们的内心愿望是这样的。但是事实是很难做到这一点,世界上任何一支球队,无论它有多强大,终归有输掉比赛的一天。那么如何去认识比赛胜负这件事情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一件核心事件。为了比赛的胜利,我们会在每一天都认真的训练,刻苦的练习,然后很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积极的应对团结一致去追求我们的理想目标。但是比赛当中瞬息万变,比分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会出现不如意或者叫不理想的状态。因为各种原因输掉了比赛,那我们怎么样给孩子们去解释这个比赛的结果?
如何给与孩子们正确的解释有关比赛胜负的理解,这就是我认为的挫折教育中的一种方式。你可以给他解释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核心是要告诉他,比赛的规律是一定会有人赢,一定会有人输。那么我们非常迫切的希望我们可以成获胜者。为了获得胜利我们会积极的准备。但是我们也会坦然的接受我们拼尽全力以后的比分失利的这么一种情况。这样的认知对于孩子就是一种积极的影响状态。
那么我们所有的对于这种挫折的认识情况,应该讲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进行展开进行阐述。主观上讲,我们每一个孩子在这个积极的成长过程都会符合一个内在的客观规律,就是不管是否愿意,我们的孩子都会从低年龄变为高年龄,都会从低年级变为高年级,都会从生物学上不断的在进行生长,但是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年龄上的成长却不一定能够完全符合生物学上的这个成长。
因此我们要知道我们所有的孩子们都是需要从积极的状态去出发,而不能从消极的状态去出发。就是我们应该明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我们喜欢的,有我们不喜欢的,有我们可以控制的,也有我们暂时无力控制。这样的这些事情,我们都要随着孩子不同年龄的变化,不同年龄的成长,然后慢慢的将符合他年龄的这种特点的这些事情,教授给我们的孩子。让孩子慢慢的懂得无论是在哪个年龄阶段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接受的。比如说我们去学习新的知识,我们一下要掌握很多比较难的题目,那好我们可能有的孩子会迅速掌握,也有的孩子需要有一段时间才能掌握。
那么在这一段时间的差异中,我们就要清楚不是先掌握的就一定是获胜者后掌握的就一定是失败者。这种情况它只是一种个体上的差异。只要在我们学业检查之前,孩子们基本掌握,那么就符合我们孩子的成长规律。我们不能把成年人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孩子,认为这个事情没有掌握,没有比别人更早的掌握就是一种挫败甚至就是一种失败。如果这种情况可以成为失败的话我不希望这样的失败纳入到我们所谓的挫折教育里头。我们的主观愿望都是希望孩子健康顺利的成长。
这样的愿望都是美好的,但是从一个人的成长规律和发展规律来看这是不现实甚至不客观的。因此我们每个作为家长或者老师的成年人,我们应该去尽可能的了解我们的孩子。去了解认识他们在不同年龄段和他不同的成长环境可能会遇到的方方面面的这些事情。如果我们了解透彻和清楚,我们就会可以很清楚地讲述给孩子们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哪些方面的问题和事情。当孩子们出现了问题和事情,我们来给他们进行解释,把它面临的这种问题与应该掌握的事情互相之间的联系进行解释清楚。
然后我们的孩子就会坦然接受我们所谓的遇到的挫折或者叫失败,然后他们的心智水平就会变得更加的进步。从客观的角度讲,我们一个人在一个集体的环境,无论是一个社会大环境或者小环境中,都会遇到很多是自己所不能控制的事情发生。因此我们要教会我们的孩子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不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的中心,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是群体中很有价值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你不应该成为唯一的甚至最主要的那一个核心点。也就是说如果外界的客观环境与你的主观愿望并不一致的时候,应该如何调整我们孩子们主观与客观的这种认知。如果是因为主观认知水平不能符合我们正常科学理性去认识客观现象的时候出现的这种挫败感,那么我想就会真正的出现孩子们遇到了大的挫折和困境。而如何应对这个挫折何坤确实是应该我们教会我们孩子的地方。
所以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主观认识和客观与外界环境一定应该是比较相符合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我们的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因此我们的挫折教育应该展开的是让孩子们怎么去面对她生活中所发生的真实的现象,而不是虚假的人为设定的现象。在这里我必须强调一点,我们的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取得的进步比较大或者比较顺利的话,那么家长就会出现一种奇怪的想法,就是希望找一点问题去打击打击这个孩子,让这个孩子要不太顺利了,因为非常害怕孩子们在顺境中会变得骄傲自满。然后有意用言语或者行为制造一些麻烦,让孩子变得不顺利,不顺心,然后给予这种现象称之为所谓的挫折教育,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因为孩子的成长有它自己内在的成长规律。如果这段时间他做的很好,他会取得很好的这个效果。那么我们不但不应该予以打击,更多的应该是予以赞美和认可。我们通常所谓的家长们认为的害怕孩子们因此变得不踏实的感觉,希望孩子们多收经历一些挫折变得谦虚谨慎等等,否则他会骄傲自满之类的。我个人认为是我们作为成年人的心胸格局还不够,我们应该更广阔的容纳孩子们快速的甚至超过自己预期的这种方面的成长和发展,这样才会更好的去认可接纳孩子们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并不需要用限制孩子们的成长来给予孩子们打击来人为的制造所谓的挫折,来获取我们心中的踏实或者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
通过阻碍孩子们的顺利的成长来制造所谓的挫折,然后对其进行所谓的挫折教育,这样的话对于孩子的成长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因此这种现象应是我们竭力避免的。我们应该去做的一些事情就是在这个如何认知挫折教育的基础上如何调整好我们对于孩子们的影响。因为孩子们的成长,它是一个弱小的变强大的一个过程。每一个孩子都是在不断的经历着消极变成积极的这么一个过程,由低年龄变为高年龄的一个过程。我们应该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麻烦和困境对他施以援手和进行帮助,而不仅仅是给予打击。我们希望通过所谓的挫折然后让孩子们变成坚强来应对未来世界的各种挑战和麻烦,以避免更多的挫折或者挫败感。我们努力让孩子变的积极向上变强大,目的不但不是要应对更多的挫折,而是要尽量让他们减少他们的挫败感。 为了能够尽量减少他们遇到的挫折,更多的是让他们取得不断的成长和获得自信才对。而不仅仅是通过消极的给与他们迎面的挫折来进行所谓的挫折教育,让他们企图通过面对挫折会变成坚强坚韧的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们获得对于成长的积极的心态。
我们的积极心态比消极心态更有价值,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懂得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失利,可能会出现意外,也可能会暂时能力不足的情况。只有这种情况,他首先有了认知,他就会对自己有一个更宽广的心胸去接纳自己。然后我们会制定科学分析,制定目标,然后我们再制定计划,再坚持不懈的去努力行动。通过这样的一个基本步骤,然后让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强大,以应对孩子们面临很多未知以及不断的这种挑战。通过这样的情况,我们才可以获得孩子们健康的成长,也就是说变成一个具有坚强坚韧,不惧怕失败,然后坦然面对挫折也可以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的人。这就是我们三小一直在强调的“赢得了,输得起”的运动家精神。
同时我想这不但应该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更多的应该是一个科学有效的一种方式和方法。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挫折教育过程中,首先应该自我反省作为家长不要把挫折教育放在积极健康的自信教育之上。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以培养孩子乐观自信坚强勇敢的这样心态为主流,同时要正确的去帮助解释孩子遇到的每一次意外,以及他们遇到的挫败感的时候如何应对。当我们孩子遇到挫败感的时候,我们不但不要予以嘲笑,或者冷眼旁观,更重要的是主动积极地去关心帮助呵护他们遇到的问题。
同时我们帮助他们取得成长的这个过程中就会慢慢地获得克服困难,应对挫折一种积极的心态以及相应的能力。就像我们通过打疫苗来获得更强的免疫力一样。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真正的实施所谓的挫折教育。
因此在我看来,挫折教育其实是一种人生教育,更是一种生命教育,它不应该脱离于我们正常的教育之外,不应该是独立于正常教育的一部分,他更不能成为我们打击孩子,嘲讽孩子的理所当然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挫折教育应该是我们自己对于失败,对于未来意外事情发生的一种深刻的认知。通过这样的情况,我们才可以帮助孩子们在他未成年的这么一个阶段建立积极勇敢向上的一种心态。当一个孩子拥有了自信、乐观、豁达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又对自己以及客观环境能有充分客观的认知的时候我认为我们的孩子就不会惧怕任何方向的意外挑战和压力。作为家长我们如何面对和认识挫折,这才是我认为的最好的挫折教育的一种形态。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