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妈妈应该有这样的体会:
想控制自己的脾气,但是没有坚持一两天就又对孩子发飙了;
想多抽点时间陪娃玩,但是今天到家回家太晚,明天单位又有聚会,时间少的可怜;
育儿大师们灌输你应该反省自己,你需要有意志力!那些牛掰的爸妈都在坚持,你更要坚持!你需要有意志力!
可是仅仅有意志力就够了吗?
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做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以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4岁儿童为实验对象,在孩子面前放一颗棉花糖,告诉他们:"你们可以现在吃,但无法得到额外的棉花糖。但是如果你能等待15分钟,我就再多给你一颗棉花糖。"然后离开,通过摄像头可以看到孩子为了调动自己的自制力,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努力,有的孩子用手遮住不看棉花糖,有的孩子夸张地玩弄自己的头发来分散注意力,还有的孩子把棉花糖当成玩具来做游戏,总之孩子们的战术非常多样。
只有25%的孩子成功等待了15分钟,后来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孩子在接人待物上表现的非常优秀,面对困难时更有勇气,学习能力也表现优秀。这些4岁的孩子拥有坚强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的欲望吗?那些孩子为了调动意志力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擅长这些方法的孩子就能够得到2颗棉花糖。"是否能够采取有效的行动"决定了能是否改变结果,甚至可以控制自己的意志。
由此可见,关键的不是意志。
日本研究「行为科学管理」的石田淳在《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一书强调好的结果是好的行动不断重复带来的,我们关注的不是性格和态度,而是行动。今天我们了解下行动如何帮助我们更好的教育孩子。
1.为什么行动是关键?
成功人士的共同点就是他们能彻底戒除坏习惯,培养好习惯,而且,他们从不用意志来控制这些习惯。
当我们想要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的时候,应该把焦点放在行动上。只有行动起来,才会发现自己做的好的地方与坏的地方,以及应该改善的地方。至于改善的地方是否对孩子有效,是要通过我们的行动来判断的。
从哪怕极小的行动做起,如果我们一天能够给孩子读5分钟的绘本,不要以为"读5分钟绘本根本不可能有效的陪伴孩子",坚持完成小的行动,不断的积累,最后一定能够带来好的结果。
2.为什么行动会有阻碍?
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认知很容易出现偏差,而且我们越依赖想法,越会出现认知偏差。
石田淳认为我们每人都会有一种特有的思考方式,就是我们都会在无意识状态下做出思考,这种思考方式被称为「自动化思考」。「自动化思考」就像开车时的自动驾驶,据说每人每天会产生700多次的「自动化思考」,可怕的是这700多次的「自动化思考」大部分都是负面思考,如果我们稍微不注意,这些负面信息就会影响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也是产生「认知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我们不能凭借自己的行动来改变现状,那就无法从负面的情绪中摆脱出来。而且说想要改变,却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比如怎样才是有效的陪伴孩子?达到什么样的能力孩子的英语水平才能上一个台阶。
3.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1)育儿路上,从三开始
你可以每天优先做陪伴孩子最重要的三件事
每天在你和孩子的相处中,有太多的小事分散你的注意力,但是你要挑选三件你觉得最重要的,
什么是重要?就是你必须去做,别人替代不了你,做了得到的回报非常大。
比如孩子昨天在小区和小朋友玩的时候打了其他小朋友,并且不愿意认错,那么今天的三件事中有一件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并找到相应的绘本来引导孩子,帮助他了解自己的行为和后果。
每天集中精力关注最重要的三件事,会让我们在育儿的路上越来越顺利。
想培养孩子新的习惯,从三开始
想让孩子有运动习惯,一周带他运动3次;想让孩子学习英语,用游戏的方式一天接触三个英语单词等等
采取从三开始的关键在于,从所完成的一件一件小事中,我们确实感受到"我做到了"的成就感。这样的成就感会带来快乐,让我们在育儿的路上越来越自信。
(2)当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应该只将意识集中在眼前的事实上。
用正念法来进行自我管理,就是让自己彻底面对眼前的事实。或许会有些爸爸妈妈觉得非常难,但实际上这是非常简单的,因为我们只要不考虑事实以外的就好。
如果我们很容易冲动,想要对孩子发脾气,应该先忍难30秒。当我们想要怒吼着爆发之前,只要忍耐短短30秒,那么事情就会变得完全不同。如果我们连30秒都无法忍耐,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习惯这种行为方式。
控制是有方法的,也是从小小的改变入手,一点也不难。
- 紧紧握住右手
- 用腹式呼吸数10次,因为腹式呼吸能调动副交感神经,产生放松的效果。
- 弹手腕上的皮筋, 一旦头脑中出现负面情绪,就用手指抓起皮筋弹一下,让思考回到现实和现在
- 转移皮筋或夹子,出现负面情绪时,将套在右手腕的皮筋切到左手腕。
- 改变情绪环境, 可以放一首轻音乐舒缓情绪
(3) 学会调整: 对自己充电五分钟,幸福两小时。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让自己能够获得满满的能量。
美食
锻炼
冥想瑜伽
听音乐
睡眠充足,偶尔打盹
原谅自己
学会感恩,写感谢卡
不要觉得现在带孩子是忍耐,过些日子就好了。因为这种想法虽然看似积极向上,但实际上却是逃避人生。人生是无数个今天的积累,由辛苦的三十天积累成的一个月,就是辛苦的一个月;由辛苦的十二个月积累而成的一年,就是辛苦的一年;由辛苦的每年积累而成的一生,只能是辛苦的一生。
人生是一种必然,教育也是一种必然。为了10年后的孩子和自己,现在的我们必须用行动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