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沟通中遇到的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啊?我猜有一部分人和我想的一样,最纠结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开口,总觉除了谈工作好像也没什么好说的。所以啊,我经常被人说成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朋友说,他们看到我的微信头像闪亮登场,心里就会慌一下:“又来找我办事了”。
不过,要想人际关系好,除了正式的工作交流,还得加点生活色彩。
今天的这本书,存在许多同名作品,但此书是其中豆瓣评分最高的,达到了8.6分。此书由日本知名咨询公司Mariage的创始人、大型人才广告公司的金牌销售,前银座女招待森优子所著。这本书名为《好好说话》,是一本源自日本的沟通类书籍。书中深入剖析了擅长沟通与不擅长沟通的人之间的差异,以及他们在沟通方式与底层思维上的区别。通过35个简单实用的说话技巧,解决生活中90%的沟通问题,使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恰到好处。
接下来,我将引用书中的三个片段,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日常沟通的前中后,通过话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沟通前:打开话题
“我有很多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专家见面交谈。有位老师告诉我,只要把“靠木门,衣食住”记在脑子里,就能聊得很顺利。” 导演说,把这句话记在脑子里,与初次见面或交情不深的人尽量拉近距离,然后再进入正题,就不会在交谈时令人感到为难了。
所谓“靠木门,衣食住”,是为了不让对话变得困难,作为话题的提示,将各自的首字母排列在一起。
书中告诉我们,破解无话可聊的秘诀是:“靠木门,衣食住”。
这个口诀是日语直译过来的说法,实际上它背后代表着十一个话题,分别是:季节、爱好、新闻、旅行、天气、家庭、健康、工作、衣服、食物、住房。我为它们设计了一个新的口诀:“家健喜添新,爱济公衣食住行”,以方便记忆。
比如,如果想谈论【衣服】,可以这样开启话题:“哇,你今天穿的这件衣服很漂亮唉!”;如果想谈论【工作】,可以问:“最近工作如何,还需要经常加班赶项目吗?”等等。、
用这个口诀来寻找初始话题,然后再展开来扩大话题范围。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1. 寻找话题:可以通过“家健喜添新,爱济公衣食住行”开启初步对话。初始阶段,可以选择一两个话题入手,例如天气、新闻等,不需要将所有话题一次性使用。使用时,关注与否并不影响效果。但在商务场合,过于涉及隐私可能引发对方反感。
2. 开展对话:通过询问对方或分享自己来启动对话。在日常生活和商务场合中,这两种方式均可使用。然而,在商务场合,建议从分享自己开始,仅谈论自身情况,同时观察对方的反应以判断对方的兴趣所在。
3. 扩大范围:根据对方话语中的关键词不断扩大聊天范围。当找到一个对方愿意继续交流的话题后,可以根据对方话语中的关键词来扩展聊天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方法仅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闲聊或者工作场合中的轻松交流。如果对方是一个非常注重工作效率的人,或者他现在正忙于处理某项任务,他可能希望我们能够不干扰他,直接进入正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工作状态,立即进入正式的谈话。
沟通中:优雅倾听
在双方通过前述方法成功展开话题,有话可聊之后,为了确保对话的深入与流畅,倾听便成为关键。
会说话的人和不会说话的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擅长倾听,当我们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的时候,往往对方愿意跟我们说话,然而当我们不擅长倾听的时候,对方即使有话想说,也不愿意和我们接着聊下去了。
怎么样算不擅长倾听呢?
在日常沟通中,我们通常会遇到以下三种情况:
1. 打断对方:比如,你在聊天的过程中,突然想到一个过去经历过的话题想和对方分享,结果才刚开始说没两句,对方就告诉你:这个事儿你之前跟我说过了。
2. 否定对方:比如,你突然想到一个新的观点,新的看法和对方分享,结果对方在听完之后却和你说,我觉得你说的不对,他应该是XXXX。
3. 无视对方:比如,你和朋友一起约着吃饭,你突然想和他分享一个最近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结果说到一半却发现,你的朋友正对着手机打字,好像根本没有在听你在说什么。
打断、否定和无视是三种在日常倾听中非常常见的错误倾听的方式。
在日常沟通中,当我们发现对方无法倾听,甚至抗拒倾听的情况下,我们的分享欲望立马降低,但同样的,如果在倾听过程中,我们发现所说的话对对方具有价值,或者对方对我们的言论表现出兴趣,那么我们自然会愿意分享。
可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会优雅的倾听对方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技能。
但是,究竟应该要如何做,才算是优雅倾听呢?
人们都希望对方能认可自己,这和在社交网络上想要得到点赞一样,是一种“被认可的需求”的表现。主持人、主播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能说会道,他们会首先满足对方“被认可的需求”,再开始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才是真正擅长倾听的表现。
正因为擅长倾听,才最终成长为会说话的人。
另外,会说话的人,即使多次听到同一个人说同样的话,也不会说“这话你说过”。
他们会和第一次听到一样,关心对方、倾听对方的话,可能还会说出认同对方的话:“是这样啊”“你说得对”,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说“这话你说过”“我已经听过很多次了哦”,对方的心情绝对不会好。
无论是主持人还是主播,这些口才出众的人,总能在第一时间满足对方被认可的需求。
那么,什么是被认可的需求呢?
它不仅仅局限于对观点的认同,更是一种对个体价值的深度认同。这种认同涵盖了语言的表达,也包括了肢体动作的呈现。这里,我将倾听需要做到的一些技巧,分为了说话前以及结束后两个方面来向你分享。
倾听与被倾听时的技巧
当对方在说话时:
1、用真诚而坚定的眼神回应对方,尽量保持与对方平视。
2、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对对方的认同,比如微微向前倾斜身体,对于赞同的观点可以轻轻点头示意。
3、在适当的时候附和对方,比如重复对方的话语,以表达自己在认真倾听。如果是和平辈或朋友交谈,可以多次回应以示自己在认真倾听;如果是和长辈或上级交谈,只需在认同的时候回应一次“是的”。
对方发言结束后:
1、肯定对方观点的价值,比如以“您说得对”或“我很赞同您的观点”等话语开始,充分肯定对方发言的价值。
2、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用“原来如此”或“虽然这么说,但我觉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但同样的,我们在对话中要注意:即使对方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一遍,也应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倾听。不要打断对方发言或与其争辩,避免使用“这话您已经说过了”等言语,当做是第一次听到那样倾听就好了。
以上是当你在倾听对方说话时需要注意到的一些事项。
而假设当你发现对方在你讲话时心不在焉,也有两种可能的解决策略:
首先,如果你正在讨论一个日常的话题,那么导致对方心不在焉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对方对此并不感兴趣。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你可以在下一次交谈时避免再谈论类似的话题,而是选择一个与对方兴趣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
其次,如果你正在讲述一个正式或重要的内容,那么你可以采取严肃的态度,并告知对方你正在讨论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希望他能够认真倾听。
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对象来选择合适的话题和交流方式,以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
沟通后:温暖告别
刚才我们分享了,开始前如何打开话题。沟通中如何做到倾听和引导对方倾听,那在沟通即将结束的时候,为了在最后时刻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我们需要做到告别。
会说话的人,懂得时间的宝贵。每天都会带着好心情迎接一天的结束。
“我先走啦!”
“大家辛苦啦!”
下班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自然是听起来还不错的问候语,但会说话的人还会多说一句,使对方感到更加温暖:
“我先走了!明天也请多多指教!”
“我先走了!谢谢你今天陪我一起去。”
我经常看到这样说话的年轻员工,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明明已经很疲惫了,却还能精神饱满地打招呼。所以每次看见他们,我都会感叹,他们真的了不起,我真是由衷地佩服他们。
“辛苦了,明天的工作也拜托你了”
“辛苦了,今天可真不容易”
—— 有这些来自前辈或上司的温暖话语,可以看出公司的气氛非常和谐。
当然,也会有来自前辈或上司的慰问:“今天很努力,早点休息吧。”“辛苦了,来,给你巧克力。”
临别之际的记忆是最深刻的。
因为最后发生的事,最容易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微信沟通,还是面对面对话,在一段沟通的最后阶段,我们通常都是一句告别结尾。
“明天见!”
“我接下来还有事情,我就先走了,再见。”
“那你先去忙吧,我们下次再聊,再见。”
大家通常是不是以这样的一句话来和对方告别呢?
其实这样的对话已经能够充分的把“我们今天的谈话就到此结束”的意思,清晰传达给对方了。能够清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这自然已经是一个听起来还不错的问候语。
但是会说话的人,往往会更加重视临别之际的告别,因为他们知道临别之际的记忆是更加深刻的,所以他们通常还会在告别之后还会加一句简短的慰问。
如何让你的告别语能够再次加强对方的印象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几个技巧。
① 表达感谢:谢谢你今天的XX;今天能XX我真的很幸运
② 正面评价:今天的拆书课非常有收获;社区能有这样的活动实在是太棒了!
③ 展望未来:下次请接着XXX;明天也请多多指教;我下一次还来
④ 关心安慰:辛苦了,晚上早一点休息吧
在结束对话之前或之后,我们可以选择加入上述几点内容,以便向对方传达我们对本次交流或谈话的感受。请注意,只需从这四点中选择一点,并与问候语结合使用。如果内容过于冗长,可能会失去问候语应有的简洁和有力。
语言中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思想乘着语言的翅膀直抵人心。
希望各位小伙伴们都能够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通过充满活力的交流,拥有更加熠熠生辉的美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