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录【44】
【原文】
问:“先儒曰:‘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①如何?”
先生曰:“不然。如此,却乃伪也。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②之上,天也;九地③之下,亦天也,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之也④。贤人如山岳,守其高而已。然百仞者不能引而为千仞,千仞者不能引而为万仞,是贤人未尝引而自高也,引而自高则伪矣。”
[注释]
①“圣人”二句:程颐语,出自《二程外书》。 详见下面解读。
②三光:古时指日、月、星。
③ 九地:指地的最深处,即地底。
④大而化之:语出《孟子·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意为内心通过不断地致良知而逐渐充实;继续用功,逐渐内心就有了光辉,就可以称为大;若仍用功不止,进入大而化之的境地,就是圣人境界。
[译文]
陆澄问:“程颐说:‘圣人之道,必然自降身份让自己卑微,贤人说话则抬高自己。’这话说得如何?”
先生说:“不对,如果这样就虚伪了。圣人就像天,没有到哪里不是天的。在日月星之上它是天,在九泉之下它也是天,天什么时候自降身份让自己卑微了?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大而化之’。贤人像高山的大岳,坚守着自己的高度罢了。但是百仞高的山不能自拔为千仞,同样千仞高的山不能自拔为万仞。所以贤人并没有夸耀抬高自己,抬高自己的,就虚伪了。”
[解读]
陆澄问的,是程颐的话,先说下程颐先生说这些话的背景:
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大意翻译一下,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鄙夫( 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孔子这里主要是表明其对于求知的态度,世界上具体的问题千千万万,孔子这里承认了自己不是全知全能的,但是有一点他是能的,这一点就是人认识世界的方式,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具有普遍适用性,具体的问题就像鱼,孔子无法给你鱼,但是他会教给你打渔的方式。这正是孔子被尊为圣人的原因之所在。
孔子对于乡下人的问题,采取的方法就是,启发乡下人对自己所提问题的前因后果进行自我探索,让他们自行思考解决。孔子在这里做的工作,更像我们现代所说的政治思想工作,或者说是扮演心理干预师的角色。
于是,程颐揣摩孔子的心思,孔子“俯就”于乡下人,就是怕回答问题如果用语太高深,难以乡下人进行顺畅的沟通,“犹恐家人以为高远而不亲也。”这里的“家”是通假字,通“假”字,意思是犹恐给人以谈论的过于高远过于学院派的印象,从而导致乡下人不肯亲近于你而讨教。
于是程颐得出了结论,“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不如此则人不亲;贤人之言,则引以自高,不如此则道不尊。”意思是圣人太高了,要降一点下来,否则脱离群众。贤人呢,别人不重视你,所以要抬高一下自己,否则你的道得不到重视。
王阳明就不同意这个说法,他说:“这不对,这是作假了。圣人就像天一样,没有什么不是天,日月星辰之下,是天,九泉之下,也是天。天怎么能降而自卑呢?这就是孟子所谓‘大而化之’的含义。”
大而化之,是孟子对圣人的定义:大而化之之谓圣。他的思想品德之博大、广大,大到能包容一切,教化天下。因为他包容一切,他不存在把自己抬高或降低,因为一切都在他的教化里面。圣人之道,本来就是日用常行,也不存在大家会觉得不亲,而恰恰相反,一定是亲切有味。
王阳明接着说贤人,就好比那山峰,百仞的山不能抬高自己到千仞,千仞之山不能抬高自己到万仞。所以贤人也并未抬高自己,若是这样,便是“装”了。
抬高自己,是人的通病,但是,抬到自己脚底下都空了,就容易踩空跌落。就算你不抬高自己,你的朋友会帮你抬,也会抬到你踩空跌落的程度。所以你就需要时刻往下踩低自己,永远不要让你的名气超过你的实力。学会把自己往下踩,路会走得更长。有别人帮忙踩也没什么坏处,越踩越实。
我们往往会因为别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而郁闷,但换个角度来讲,自己身上有别人还没认识到的价值,就是手里还有没打出去的好牌,不正是好事吗?如果还解不开这个结,再想想孔子的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