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并且认为这就是游戏规则,是生存法则。
01
十年前,我刚入职做人事总监助理,看到交接文件夹里有月工资文件,兴奋不已。
午饭后,我打开薪资明细表,快速浏览熟悉的同事的工资,搜索到我老板Emily的名字,看到数字,我感觉头皮发麻,眼睛发涩,嗓子发干,用力揉揉眼睛,用手指点着屏幕上的数字,再数一遍。
确定月薪是六位数,我默默关上表格。
操。
因为职位特殊,我刚毕业就能够看到全公司的薪资信息,当时的心情五味杂陈。
后来,看到总裁和其他总监的工资,才知道原来我老板还不算高。外籍老板每月的房租就高达六位数。
金钱上量级的巨大冲击,加上初期琐碎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使得我当初在下班路上几乎都在骂人。
2007年12月,面试当天,Emily一打开办公室门,一缕阳光映衬着她温婉的面庞。她穿着朴素,带着一副无框眼睛,齐肩短发,个子很高,超过170。
初见,她笑容温暖,自然。
“坐,过来方便吗?远不远?”
“还行,不到一个小时。”
“来,先喝点水。” 她从小冰箱里拿出一瓶水递给我,她的办公室满眼都是红木家具,门口有一个精致的鱼缸,而她的气场上却没有一点威严。
“来,说说你的工作经历吧。”
我说着,她点头,“恩,恩.....”应和。
面试很顺利,没有刁钻的问题。
我也问了一些我的期望,Emily也都给我了答复。
三天后,我就收到了offer。
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觉得很普通的老板,没有强大气场的老板,居然有如此高的收入?
02
我当时的情绪应该叫——嫉妒。
我们通常会嫉妒和我们成长经历相似的人,或者和我们相关程度很高的人和事情。
正如,我们会嫉妒同事,同学和朋友,我们不会嫉妒马云和王健林。东哥应该和他们属于一个嫉妒圈的——不是我们。
我当时也不喜欢我的嫉妒情绪,我很客观地分析过我对Emily的嫉妒之心。
她当时给我的感觉,并不值那个钱。
我会觉得“她凭什么?”,当时我的研究生导师的月工资都不到六千块,对此我感到“不公平”。
当然,这不是一个普通人逆袭的故事,尽管曾经我也想在我老板的年纪达到她的层次。
事实上,并没有。Emily在我现在的年纪年薪已经近200万。
只是,我越来越发现,我们年轻的时候会经常愤怒,TA凭什么可以?TA凭什么晋升?为什么不是我?而这些情绪随着年纪的增长,已经消失殆尽。
换作现在的我,会没有任何脾气和情绪,高薪有高薪的道理,我会认为很正常,很平静。
但是,我们年轻的时候会用大把时间和精力消除嫉妒带来的“不良”后遗症。
道德感差和脑力不足的人会贬损和诋毁那些被嫉妒的人,甚至会做一些人为破坏行为,通过对被嫉妒人道德层面的恶意猜忌和诋毁获得某种心理慰藉。
还好我是有理智的,没有把Emily的小鱼毒死.....
和Emily一起工作的五年,每一年我都会对她更加崇拜,确实值这个钱。
她组织的年会,每年都会让所有高管潸然泪下,她将人性琢磨的透彻入骨。
她没有强调加班是美德,但是她的下属都甘愿为她付出时间,没有任何怨言。
她平均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身边人会比较清楚),但是她看过的proposal,几分钟就可以找出问题所在,精准到位。
她没有留学背景,带感的Chinglish听、说、读、写都流利无比。
我认识到,我当初认为“不公平”,只是来自于我的主观判断。她是名副其实的高情商,高智商。
我揣摩她的思考方式,模仿、学习成了我的日常。
客观地说,那些年在她身上学到的“皮毛”足够我在职场上游走。
03
我开始喜欢观察那些月薪过六位数高管。
逐渐明白,这个世界确实存在牛逼的人,TA们“走路带风”,脑子好到自带“录音功能”,TA们精力超旺盛,TA们出口成章,看问题精准......我越是走进这些牛逼的人,越是开始理解人和人是确实有本质差别的。
即便你很努力,天资和悟性的差距也很难跨越。
能否超越TA们更是看造化。
过去这些年,我都习惯用年薪来划分人群层次,即便年薪是由市场需求和职能价值决定。
现在我仍认为,用钱来筛选和划分人的层次是一个相对快速和相对准确的方法(但不绝对)。
我曾经非常笃定的说:"别再说,某人虽然工资低但是能力强,能力也包括了职业规划能力,职能选择的能力和薪资谈判能力。在职场中,综合能力决定了你的市场价格——存在即合理。当然,你可以保持阶段性增值,以提高市场价格。"
如今,除了钱,我更看重如何去做自己擅长和热爱的事情,成为Emily已经不是我唯一的选择。
一念一世界,我们的认知决定了我们的世界是珠穆朗玛还是小桥流水,决定了我们所能想到的所有。
自从做自媒体,心境也不同了,在过去半年的职业规划公益咨询中,帮助600多读者走出职场迷局,很多读者给我私信,表达谢意。这件事情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让我内心充满能量。
我逐渐有了个人品牌,个人品牌的商业价值并不是年薪百万可以衡量的,让我选择我宁愿选择前者。
看多了公司的更迭,内斗的尔虞我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努力帮助别人,已经成为我下阶段的目标。
关注自己的成长,拥有更加豁达和包容的内心。不再管别人比我过得好还是差,因为那跟我没有毛关系。
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自己,不断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自己设定阶段性目标,每天遇见更好的自己,才能积累能量去升级打怪,找到非凡的自己。
嫉妒别人的时候,就是你成长的时候,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菲凡:坐标上海,长期混迹于外企500强,我个人思维和经验的局限导致我的分享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职场,当然如果对你有些许帮助,你可以手动点赞,不同观点,开放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