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话题,我想很多人都会产生共鸣。又是一年毕业季,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大家都是感慨万千,而且总觉得这是昨天才经历的事,可回过神来一琢磨,不对,似乎已经过去好几年了。我们的大脑就是这么神奇,对已经过去很多年,但记忆犹新的事情,总定格于上一秒刚刚发生,可实际上呢,几个春秋已随风而去,不得不承认今天的我们已不是当年那些初出茅庐的小丫头片子、毛头小子了,而是被狠狠地拍在沙滩上的前辈,师兄师姐们,现正经受着来自大自然狂风暴雨地袭击。
据新闻报道,2017年全国毕业生相较于2016年有增无减,高达795万人,对于这个冷冰冰的数字,你表面上感觉不到它有多大的杀伤力,也似乎与你毫无瓜葛,但是我说你的感觉错了,这个数字还就是与你有关系,不仅与你,与我也是一样,只要是身在这片国土上的人们,都摆脱不了,如果将它拆开来看,确实没什么特别之处,就是由三个阿拉伯数字加一个万字构成的简单数字,可实质的背后却关系着成千上百万人的生存安全。因为我们领土的宽度和广度就在那里,不管千年万年以后如何变化,至少现在不会改变,它不会因为人类数量的增加而扩大。
眼看又有成千上万的师弟师妹即将涌进我们这个已经熙熙攘攘的大家庭,我的心突然莫名的担忧起来,这份担忧不是害怕他们抢走我的饭碗,使我变成乞丐,而是担忧我们的天空之城能容纳下这么多人吗?何况我们的家园于我们这些旧血液而言就已经捉襟见肘了,哪还有新血液生存的空间,这不是明显的自相残杀吗?
虽说新血液的注入会带来新活力、新朝气,但如果不加遏制,一味地超额注入,那么被注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是现实面前,谁都无能为力,不然怎么会有“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而且,我们还不能埋怨。如果实在想要埋怨,那只能怪我们投胎投错了时间,生不逢时,不早也不晚,恰好是21世纪,而这个世纪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才。既如此我们只能打掉门牙往肚里咽,谁叫我们这么好运呢?
不单单是新血液,还有往年未吸收消化的旧血液,如此新旧血液的交融,把我们生存的这片土地压的喘不过气来,一天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出问题,其中最让我们感同身受的莫过于就业问题,纵览当今的就业情景,可以借用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用在这里就是“就业之难,难于登天”,现实中确实也有人带着嘲讽的语气这样说着,但说归说,却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面对如此重大的难题,我们的政府也是想尽各种办法解决就业,像下至“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进村进社”、“特岗教师”、“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上至各省市事业单位、省公务员、国家公务员等国家机关项目。虽然看似有很多项目,但毕竟招录人数有限,相较于上百万甚至于上千万的毕业生而言,这只能算是杯水车薪,微乎其微,就拿今年的国家公务员招录情况来说,全国共计招录27000多人,但报名人数却高达140多万,将近150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数字比例,该是何等的惨烈啊!
此时,或许有人就纳闷了,既然竞争这么激烈,为啥不选择进企业,哪里工作不都是一样,反正都要干活,都要付出,干嘛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对于你的质疑和不屑,我举双手赞成,不仅如此,还要为你的明智鼓掌。
王小波也曾说,“人在年轻时,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既如此,我们何不试试呢?于是在这份信念地促动下,我们拿上简历气势汹汹地去参加各种招聘,不管是学校的,还是社会的,亦或是网络的,反正哪里有招聘,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就这样日复一日,我们奔赴于各种招聘会场,一心只找与专业对口的,五险一金齐全的,公司高大上的,福利待遇好的,可是十天过去了,两个月、三个月过去了,我们依旧奔波于早已熟得不能再熟的人才招聘中心,由一个陌生人变成了一个熟客,就连那里的保安大叔都熟知了我们,每次去的时候,还送上问候“今天有没有找上满意的?”那时我们红着脸,没有回答他的问候,只是裂开嘴角冲他微微一笑,表示对他的回答,我想他也明白这个回答所蕴含的意味。就这样,招聘的企业一批又换了一批,我们依旧奔奔波波,依旧居无定所,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当然也有一些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心仪的,但毕竟是少数。
对于此情此景,我们每个人都陷入了深思,而深思后的结果各有不同,有人选择放低姿态,想着只要能养活自己,什么五险一金,福利待遇都靠边站;有人选择跨专业,什么对口不对口,只要活儿能胜任,啥都干;有人选择去大城市,听前辈和过来人说,那里机会多,说不定到那里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有人选择了逃避现实,逃避就业,继续深造考研,心里默默地想着,如果考上研究生,说不定就会找个好工作,毕竟学历高了嘛;也有人选择重回公考之路,还自我安慰到,以前考的都是大城市的,以后我就专考偏远山区或者国防边疆地区,那里相比大城市肯定好考很多,只要自己稍加努力,很有可能就上岸了,话是没错,但机不逢时,如果是五年前,那还真有可能,可今非昔比,据我了解,现在哪里都是人满为患,哪里都不好考。
两年前,我认识了一位“985”重点院校的高材生,说起来我们俩是学同一专业——新闻学的,只不过,人家是研究生,我是本科生,差了一个档次,当时我们俩在一个单位上班,算是同事,不过她是实习,我是正式工,她能来我们单位,是经她的导师介绍的,因为当时我们频道新办了一档栏目,正好缺一个有能力的编辑,所以就找到了她,掐掐算算,我们在一起共事也就差不多三个月,这三个月里,领导对她特别赏识,说实话我都有点羡慕嫉妒狠了,我们其他人都是每天起早贪黑待在办公室,没昼没夜的忙活,她恰恰相反,丝毫没有工作地点的约束,写稿子不用待在办公室,也没有固定期限,不管何时在何地,只要稿子写好了,发到领导邮箱即可,完了之后,领导还一顿夸奖,你说这样的待遇谁不羡慕嫉妒狠啦?不过实习期结束后,她离职回学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了,也没有再回来。
从她离开单位的那一刻起,我心里就打了个赌,心想人家毕业之后肯定能在这座城市里找份好工作,像大学老师之类的,多风光,多气派啊,想想就羡慕,然而,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她离职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没有联系,在一次偶尔的通话中,我才知道我的那个赌输了,虽然她现在的工作也很不错,但相比我的预期还是有点差距,她告诉我她考到新疆的某个市政府了,或许这在一般人眼里确实不错,但于她本人而言,我总觉得有点不得劲。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不乏这样的人,高材生不是下至县乡,就是边远地区,比比皆是,我身边也不例外,其中就有一人,是除了我爸妈以外算是最亲近的人了,他也是研究生出生,而且毕业院校也很不错。所以毕业那年,他原本也是心高气傲,当然这也有我的期望,总认为以他的学历、学校档次,最起码进一个研究所是没问题的,一直以来,我们俩总是做个各种美梦,可真正毕业了,我们俩的美梦也打破了,原来我们生活的这片天地,研究生也早已饱和,更何况他本硕专业不一致,要找个梦寐以求的并非易事,但庆幸的是,我们醒悟的早,上步棋走错,下步棋马上改变策略,最后跟大家一样,步入了公考的大军。
或许是他脑子比较好,或许是幸运之神眷顾于他,对于第一次毕业后的考试,我们原本抱着试的心态,所以没多想,就报了一个市直县级单位,那个单位也正好招他的专业,谁料这一试,竟过五关斩六将的试上了,对于这个结果,虽然有些不尽人意,但我们俩已心满意足,不说其他的,最起码有口饭吃了,人活着,先要填饱肚子,这才是王道。至于将来如何,我们只能再接再厉。
我们常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话在这两年尤其盛行,因为在当下,它是我们每个人的真实写照,所以上面我说的两位相比那些居无定所之人来说已经是锦上添花了。我一高中死党,重点大学毕业,目前依旧奔波于工作与公考之间,为了生计,她不能像别人一样辞职一心备考,也不甘心于为一点薪水而放弃未来更好的天地,所以她每天挣扎着,努力着,奋斗着,同时还要忍受来自父母的抱怨,身边人的嘀咕,工作中的磕磕绊绊,自己心中的那份傲气与自尊,真是有苦不能诉,有泪没处流,只能一个人咬紧牙关挺着,而类似她这样的更是数不胜数,不然每年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参加公考呢?
就业、生存在我眼里确实很难,这种难使我每天背着包袱前行,但有一天当我站在高处看一座城市涌动的车流和繁华时,我就迷茫了,迷茫为啥有那么多人开着那么好的车子,为啥有那么多人住那么大的房子,而唯独我没有,身边的朋友看出了我的心事,说了句宽慰我的话,也许他们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对呀,我恍然大悟。白迪.艾伦也曾说过,“曾经我白发苍苍,如今我风华正茂,生活刻薄相欺曾令我白发苍苍,而如今的风华,正踏着过去的浴火重生逶迤而来。“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只要我们含着泪跨过最艰难的那几步,说不定我们就是第二个白迪.艾伦。上苍既然让我们来到这世上,那就有我们的立足之地,只要我们心怀生存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