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中的男性进化史》
为什么要读男性童话?
人到中年,当青年时代的英雄理想渐行渐远或宣告失效,男人该何去何从?
中国的男性成长带有典型的英雄和父权色彩,男孩早年几乎完全由女教师主导和女生相对占优势的环境中处处受制,压抑自身的男性能量。青春期时,他们急于通过排斥和贬损一切同女性相关的事物来证明自己的男子气概。步入成年后,突然激增的现实压力和出人头地的野心又强化了这种矫枉过正的心理补偿。于是,一方面是急功近利、草根逆袭、以成败论英雄的男儿梦,一方面是性别失衡、阴盛阳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新常态;一方面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厌女症情结和沦为过街老鼠的大男子主义,一方面是在生活、事业、婚恋战线上对女性崛起节节败退的无奈。
这个传统男性认同的“末法时代”在呼唤一种后英雄的男子气概。正如作者指出的那样,恶作剧者就是男人在英雄和家长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它没有父权思维的二元对立、等级分化和暴力色彩,而是兼收并蓄、灵活多元。要想了解和接纳这种“新范式”,男人不必诉诸非黑即白的斗争,也不必标新立异,只需重新找到那个藏匿于童话、神话和过度礼仪中的古老原型,回归人类文明诞生之处男子气概的原貌。
这就是男性童话,童话故事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指明了那条超越英雄和家长的路。
童话故事并不天然是儿童的专利(只不过是最近几个世纪的事情),童话的讲述者和听众都是成年人,这些故事是无数个世纪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包含着世世代代精炼而成的智慧。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不仅认真看待童话,甚至将其用于治疗仪式和启蒙礼上。
作者仔细阅读了五千余篇童话故事,从中挑选出那些主人公年近中年的篇章后,才找到本书收录的这些男人童话。男人童话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惊人地相似,这表明它们揭示了男性灵魂的基本要素。
男人童话具有如下优势:它们所蕴含的经验比任何一个男人一生中能够获得的经验都多。这些故事是那些已经逝去的男人留下遗产,它们为所有向着前方焦急张望的男人提供了一副地图。
男人的童话如同梦境:它们提出了那些被有意识的生活所忽略,或者为社会传统所压抑的议题。
苏丹的手绢
很久以前,在很远的地方有一座金宫,里面住着一位伟大的苏丹。他的宰相有个女儿,名叫扎奇娅。有一天,苏丹见到了扎奇娅,发现她生得美丽动人,立刻爱上了她。第二天,苏丹召见宰相,提出自己想迎娶扎奇娅。宰相听后自然喜不自禁,立即答应了。可是,当他把亲事告诉女儿时,扎奇娅却拒绝了。她说:“我根本不认识那个人,怎么能嫁给他呢?” 宰相的脸色变得煞白,说:“如果你不答应,苏丹就会砍了我的脑袋!王室的要求是不能拒绝的!”他苦口婆心地劝扎奇娅,两人就这么吵了一天。
最后,扎奇娅妥协了,但她坚持要满足她一个条件才结婚。“苏丹必须学一样手艺,”她说,“不然的话,他如果丢了王位还怎么生活呀?” 宰相惊恐地叫道:“我怎么能叫苏丹去学手艺呢?他肯定会把我关进地牢的!”可是,扎奇娅就是不肯改变主意。于是第二天,宰相两腿发抖地把扎奇娅的要求告诉了苏丹。 苏丹沉思片刻,竟然笑了。“我接受,”他说,“而且我现在知道了,你的女儿不仅貌美如花,而且智慧过人!” 苏丹召集了国土上所有的商人,要他们把自己的手艺展示给他看。他看了商人们的展示后,决定学织布。
从那天起,苏丹每天都起得比平时早,一个人坐在那里织布。之后他才上朝,然后晚上又回来织布。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生来就是织布的料。过了一段时间,他决定给扎奇娅织一条手绢,这既能向她示爱,也能证明自己已经掌握了一门手艺。于是,他织了一块十分好看的手绢,它的中间是一朵红玫瑰,背景是一片黑暗的森林。扎奇娅收到礼物后,知道苏丹是真心爱她,便信守诺言答应了婚事,然后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后,苏丹发现扎奇娅的建议都十分明智,而且切实可行,所以在许多国事上都听取她的意见。
有一天,他看着扎奇娅,若有所思地说:“我很想知道臣民们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可是,从官员身上我无从知晓,因为他们都对我唯唯诺诺。” 扎奇娅想了想,回答:“我听说,要想了解别人,就必须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也许你应该微服私访,亲自了解一下。” 苏丹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第二天就带着宫廷管家和一名大臣,打扮成老百姓的样子进了城。熙熙攘攘的市集和人头攒动的巷陌让他大开眼界,老百姓讨价还价、唇枪舌剑的较量令他啧啧称奇。
可是,管家和大臣很快就厌倦了这趟冒险,因为他们既不习惯穿朴素的衣服,也不习惯在街头行走。管家说:“午餐时间到了。” “是呀,”大臣附和道,“咱们回宫吧。” “我们为何不像老百姓一样吃饭呢?”苏丹问,“有一家小餐馆我想去尝尝,市集上的人都说那儿的菜很好。”苏丹指了指那家餐馆,两位官员便不情不愿地同意了。他们走到餐馆前,停下来正准备开门,脚下的地面却突然裂开,三人都掉进了深深的地洞。 “怎么回事?”他们一边惊叫,一边在黑暗中摸索。片刻之后,他们头顶上方有一扇暗门打开了,接着便是一个凶神恶煞的男人将脑袋探进来。 “瞧瞧今天是谁落进圈套了!”那人叫嚣着,“你们可能是为我家的菜慕名而来的吧?呵,很快你们就会知道我的秘方了,因为我的屠夫会把你们剁了招待客人!” 苏丹和两名官员大惊失色,管家和大臣义愤填膺地喝道:“快把我们放了!你知道我们是谁吗?” 苏丹立刻捂住他俩的嘴巴。恶人听后狞笑着说:“不管你们是谁,反正最后都要下油锅!” 说完,他咯咯大笑地关上了暗门。“真是个怪物!”管家愤愤地说,“我们必须告诉他,苏丹在此! 那样他就会立刻放了我们。” “别,”苏丹说,“要是他知道了我们的身份,我们就必死无疑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管家和大臣一听,觉得苏丹的话有道理。他俩泄气地瘫坐在地上,苏丹则来回踱着步子。
突然,苏丹心生一计。过了一会儿,那恶人打开暗门,吊下来一些食物和水,说:“把你们养得肥肥胖胖的才好宰了吃。” “好心的先生,”苏丹恳求道,“我知道您不会放我们走,因为我们知道了您的秘密。不过,我有个提议。如果您能放我们一条生路,我们就能给您挣一大笔钱。您瞧,我是个织工,织的东西在苏丹的宫廷很受欢迎。我可以为您织布,然后您把它们卖给宫里。比起被人像牛羊一样宰杀,我们宁愿在这个地牢里为您织一辈子布。” 恶人沉默了片刻,说:“我考虑考虑。”说完,他就关上了暗门。 过了一会儿,那恶棍打开暗门,给苏丹放下来一台织机和一些线,然后两眼放光地吩咐道:“让我瞧瞧你能织些什么。” 于是,苏丹坐下来开始织布。他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织完了一条手绢。那手绢和他送给扎奇娅的一模一样,也是中间有朵红玫瑰,背景是一片黑暗的森林。
恶人看见手绢后惊得说不出话来,因为他从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东西。“到王宫去,”苏丹建议道,“把这条手绢交给王后扎奇娅。她一定会给你一笔不菲的报酬!” 恶人一刻也没耽搁,撒腿就跑开了。由于苏丹已经失踪了一天,所以恶人到达王宫的时候,宫里已乱成了一锅粥,守卫和大臣都急得跑来跑去。在这片混乱之中,恶人拿着手绢走向扎奇娅。 “在下是一名商人,”恶人自报家门,“卖的是这个国家最心灵手巧的织工织出的作品。”说完,他把手绢献给扎奇娅看。
王后立刻认出手绢是出自丈夫之手,并且很快就断定恶人与苏丹的失踪有关。“多美的手绢啊!”扎奇娅掩饰住自己的怀疑,故意感叹道,“我要买下它。”然后,她给了恶人一袋黄金。恶人做梦也想不到能得到这么多,他拿着钱欣喜若狂地跑开了。扎奇娅立即命令士兵跟踪他。恶人到了餐馆后,士兵们偷听到了他和苏丹的对话。 士兵们回宫将情况禀报王后,扎奇娅随即命令军队包围了餐馆。 她还骑上黑色的骏马,亲自督战。士兵们冲进餐馆,逮捕了恶人和他的帮凶,解救了苏丹。苏丹走出牢笼后立刻跑向扎奇娅,和她拥抱在一起。他既为得救而喜悦,更因妻子在找寻他下落的过程中展现的大智慧而感动。而扎奇娅呢?她一直在担心丈夫,这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爱他。于是,两人手牵着手回到王宫。从此,他们度过了充满智慧和幸福的一生。
具体解读
1、一名君主作为该童话的主角,这里其实说明的是,在男性童话当中,大多数男性在青年时代趋之若鹜的荣耀与成功的象征,(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男人的英雄之旅)
2、苏丹爱上了扎奇亚向她求婚,扎奇亚坚持要求苏丹学会一门手艺,他同意了这一点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原因是在于就苏丹作为君主学一门儿技巧,多少有点儿有辱身份的意思啊,因为其实作为一名高尚的统治者,他其实完全可以用权力来强迫扎其亚嫁给他,这个时候他作为君主,肯定老婆不止一个,但为了表达对扎奇娅的爱意,他愿意放下君主的傲慢和特权,自愿放弃家长的角色。
3、苏丹选择学习织布,而织布这门手艺呢,常常是跟女性联系在一起。《苏丹的手绢》这部童话,是来自一个父权色彩十分浓厚的文化,其中的男性,都对女人的“活计”嗤之以鼻,(这里和犟妻倔夫里面的,最初倔夫认为他只负责指点指点就行了,牛应该是妻子养的类似),苏丹愿意去学习织布,其实象征着男人在中年时接纳了女性角色和女性价值观。
荣格给出的解释是,青年男子通常会压抑自己的恐惧,痛苦和需要,将这些情绪斥为阴柔,这些情绪被逐出自觉意识后,便转入地下,但他们太过强大,无法彻底根除,所以在中年时会卷土重来,争取应有的关注,随着年龄见长男性变得更加善于表达感情,对亲密关系也更加敏感,而且能直面自己的恐惧和需要,他们一改英雄式的坚韧不拔,学会了尊重阴柔。
4、苏丹同意扎奇娅的要求,这一点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少见的,就是男性轻易的放弃英雄习性这样的事情表达感情,对男人而言已经不易,坦言恐惧和疑虑更加令人痛苦,而承认自己有所依赖,需要呵护,简直就是切实大入,因而其实许多男人在于自身,女性的一面绝立时呢,会借助心理治疗来解决其遭遇的各种令人困惑的问题。
5、青年女子通常会压抑自己的自信和自觉,从而削足适履的,向传统的女性刻板印象靠拢。(比如就应该相夫教子,就应该做有些女人应该做的工作,事情)
扎奇娅坚决要求苏丹习得一门手艺也反映了这里苏丹其实也给女性走向成熟做出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那就是重拾那些忽视已久的阳刚特质(内在男性力量)。在这个过程中(觉醒),他们往往会迫使丈夫成长,也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所说的好男人都是女人培养出来的,或者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女人。
6、扎奇雅具有智慧和坚强的特点,象征着女性的神秘和力量, 名字扎奇娅和阿拉伯语的“甜”字十分相近,也反映出女性温柔与极具呵护性的一面,同时她也很勇猛,故事末尾她带着部队去解救苏丹,可以看得出来。
作为一位迷人强大而神圣的女性,扎奇娅具有中年男人梦中女性形象的典型特征。荣格将此类神秘的女性称为阿尼玛,阿尼玛是拉丁语灵魂一词的阴性形态,他认为阿尼玛象征的男人身上女性的一面。扎奇娅就是个例子,他不仅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女强人,还是男人内心中女性那一面的化身。
7、荣格最早引入了阿尼玛这一概念,并且首度描述了男性在中年是同女性的斗争,他的个人经历大家印象比较深刻。荣格在自传回忆梦思考中,曾经这样写过,他的将近40不惑的年龄同恩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忍痛决裂,并因此失去了自己,通过青年时代的研究获得的一切声望和威信,我们知道这个是在将近40岁的年龄,一个男性,是吧,他的那个事业的巅峰期也基本上在这个年龄了,在这个年龄段与自己的恩师决裂,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这个简直可以称得上危机上的危机了。在这段痛苦的时期呢,他在梦境和幻想中发现了一系列神秘的女性。
有一次他在幻梦中遇到了以利亚和美丽的猛女沙乐美荣格立刻便认出以利亚是智慧老人原型,在各种神话和童话故事中十分常见然而莎乐美却令他困惑不已,直到后来龙哥才意识到莎乐美其实象征着自己女性的一面,以及他在感情性爱和审美方面的冲动,由于他们仍然发展不足处于无意识层面,所以在荣格眼中的沙乐美呢呈现的是一个盲女的状态。
这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荣格的阿尼玛形象是在他放弃青年时代的英雄理想后才出现。荣格在中年危机早期曾经历过一场大梦,那象征着他同英雄主义的决裂,所谓大梦是指那些意义重大,感人肺腑,意味深长的梦。(这里让我想起了我今年初做过的一个梦,梦里呢大概是做了一件亏心的事情,具体是什么事记不太清了,挺小的一件事情,但是因为自己心有所愧,所以呢就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后来当我醒来发现那是一场梦的时候,特别安心的接着睡完了那那一晚,这件事情让我更加的笃定,第一我没有去做保健品的讲师是对的,第二以后做事一定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勿忘心安)这里我可能会觉得我的那位同学去做保健品讲师的同学,大概有点我个人阴影面的一个意思,而在我读了了凡四训,在我不断确定了自己到底要不要做一些违心的事情的时候,完成了对这个阴影面的整合。
8、这里再确定一点就是阿尼玛形象从无意识中涌现的前提,往往是放弃了自己的英雄抱负以后。
阿尼玛反映了男性人生中的后英雄时代,苏丹的手绢再现了这一规律,君主学会一门谋生之计,自愿抛开英雄和家长的特权支持象征,阿尼玛的扎奇娅才嫁给他,令他的人生丰富多彩。(这里结合自身的例子,觉得自己学习沙盘游戏这门技术也有点像这个阶段,我放弃了早期一门心思想要挣大钱,想要出人头地的想法,转而投向去成为一个专业的助人者,去解决现实生活当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避免他们因此而遭受更多的不愉快的童年,甚至是自残自杀行为,而无论是我们的社群学习也好,沙盘学习也好,大多数是女性在学,我看起来像是在学习一门偏向女性学习的技术,而在我进行写作和学习沙盘游戏疗法的过程当中,整个人变得阴柔的气质会更多一些,无论是平时的感情,细腻程度,容易流泪的程度,和对人的关怀程度,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成长,而现实生活中我的家庭也因此发生了改变,我与夏天妈妈的感情也比原来有了明显的质的提升)
9、婚后,苏丹在治国问题上请教扎奇娅,从字面上看,他是尊重妻子的智慧,认真听取他的意见。另外一个层面是苏丹求助自己女性的一面来解决问题。(这里结合自身的经验,我发现大多数关键的问题,听取媳妇的建议基本上都是对的,之前不理解什么叫耙耳朵,后来慢慢觉得,嗯,其实耙耳朵是智慧的表现,没什么不好)从心理学上来讲,这意味着男性注意到自身的情绪,有时甚至是生平第1次如此。(过去这段时间当中,对于自身情绪的了解和旁观真的是印象深刻,青春期为了成为男人而压抑掉的那些情绪,在写作、跑步和心理学学习的过程当中都给予了整合,慢慢恢复了自身更多元化的感情体验。)
10、男人在向阿尼玛请教的同时,也找回了自己的直觉,由于直觉传统上被认为是女性的专属,所以大多数青年男子用事实和逻辑取而代之,然而到了中年男人们又把直觉重新捡了起来,例如雅克莫诺和乔纳斯索尔克都曾因职业生涯早期严谨的科研工作而荣获诺贝尔医学奖,但后来却都转向直接性的哲学思考。(这里结合自己用直觉来做判断的案例,很有借鉴意义,用直觉来做职业上的抉择判断,最近的学习,投资的几个项目,以及避开保健品)
扎奇娅的建议(苏丹用微服私访的方式,了解民意,)突出了中年男人的一个必要任务,就是接纳女性世俗的举止,尤其是接受移情等实用的女性技能,这种对女性的肯定同青年男子夸张的态度截然相反,在后者女人中,女人要么美若天仙,要么丑陋,可童话之所以能俘获青年男子的心灵,就在于它让年轻的英雄从世上最丑陋的巫婆手里救出世上最可爱的公主,这种朝气常常在中年时的心理治疗中以新的形态示人。
男人们希望阿尼玛给予他们一次守护精灵般的智慧,指望那些许戏剧性的顿悟便能帮他们排忧解难。然而仅凭理解几乎无济于事,只有亲身实践,克服日常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点滴情绪,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里我看到的是男人抛开对于顿悟的这种执念,能够切实投入到生活当中,克服日常自身的各种情绪,真正的去干,去觉察,去改变,才能解决问题,再一次说明了那个词,想都是问题,干都是答案)
11、故事当中还有一个细节突出了阿尼玛的使用性质,苏丹为扎奇娅织手绢的时候,手绢上,在一片森林中袖上了一朵红玫瑰,玫瑰是一个具有圆形性质的符号,通常和女性及真爱相联系,它还象征着神性的完整和包容,哥特式教堂的玫瑰花窗就是例子。玫瑰这种神秘的符号,竟然出现在用来擦鼻涕的东西上,可见手绢既具有女性色彩和魔力,还具有实用性。
12、中年时男人要和阴影搏斗,阴影是荣格,用来描述人生阴暗面的特异词汇,指代一切我们不愿在自己身上发现的东西,尤其是罪恶和特点,故事中那位食人的厨子便是阴影的化身,同苏丹有意成为的人相对立恶人代表了每个人心中贪婪杀戮和狡诈的冲动,他们通常被成年人打入无意识的冷宫。这些阴暗的本能不可能永远被忽视,他们在壮年时将卷土重来。类似吃人厨师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年男人的梦境中,要求他们直面自身的过错和失败。(朋友的案例以及自己的梦里出现)
13、苏丹在遵循了扎奇娅建议落入陷阱,这里其实是在暗示,听从女性的引导,对男人而言往往是痛苦而艰难的造成困难的原因,就在于男人早年接受了训练,在英雄和父权文化中,人们教育男性排斥女性警告他们别娘里娘气的,后来男青年们又被告知真汉子不哭,只有女人和孬种才哭。因此男人的女性类面在中年浮出水面时,便会对他的男性认同构成威胁,许多男人在同自身的女性特质斗争时,便会梦见自己跌入深坑或在水中挣扎。
14、绝招并不像男人们倾向于设想的那样,是某种高高在上晦涩抽象,玄之又玄的动物,它的起点不过是移情作用而已。(我的理解,觉察,就是知道他是谁,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知道,如果我是对方,会怎么怎么样)
总结:
这个故事中的君主挣脱了英雄和家长的传统。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听取了妻子的建议,并从她那里习得了一些女性技能,比如凭直觉行事,理解感情和珍视亲密关系。苏丹的故事突出了男性在超越英雄过程中的两大任务:重拾自身女性的一面;尊重生活中的女性。非洲和几内亚的某些土著文化以一种独一无二的过渡礼仪正式确立了这两大任务,经过这个仪式之后,成年男子将开始服侍一位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