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宅在家里,容易变傻?
是的,容易变傻。
“社会分离两周,大脑就会发生非炎性的炎性反应。”华裔科学家、主攻阿尔兹海默症的梁京这样说。
她说的炎性反应,是指所有支持神经细胞的免疫细胞,由于缺乏参与社会活动,缺乏人与人的交流,就会萎缩、变小,不工作。本来这些免疫细胞应该支持神经细胞的工作的,但现在都不干活了。
那么,变傻的表现是什么?
一、出现负面情绪。抑郁、焦虑,无缘无故发火,缺乏耐心。
有一个长期不上班、没有一个朋友,交流对象仅限于家中两三人的人,随着宅家年数增加,不但脾气暴躁,一点小动静就惊跳起来,还十分缺乏耐心,吃饭都嫌烦。如果哪天吃个复杂一点的菜,比方吃个磅蟹,他就急得哇哇叫:“太麻烦了,人为什么要吃饭?!
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无法集中,反应慢。
人的大脑跟四肢、肌肉同样遵循“用进废退”的道理。常使用、常锻炼,才能保持它们的战斗力。长期宅在家里,不与人交流沟通,就等于回避了锻炼的机会。长期宅家后,再与人交流,就会感到自己反应慢,别人在说什么,好像听不太懂,责怪对方语速太快。
三、变得社恐。
不敢跟人面对面交流,甚至与人目光对视都感到恐惧,更乐意退缩到自己的小窝里面。这样一来,作为人的社会属性功能越来越弱,退缩后的世界越来越小,最后缩成只有自己的一个点。
所以,即使不必出门上班,宅在家中也衣食无忧,也要逼迫自己下楼、出门,去创造交友机会,与人直接接触。
有人要说,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这话是有道理的。但对于长期宅家,几乎没有任何交流活动的人来讲,就是过分夸大了独处的益处。虽然大多数交流都不能带来看得见的价值,但是换一个角度,交流本身就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