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至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
巧言:善于辞令;
令色:以容貌悦人;
鲜仁:少仁。
治国平天下,必须明性。天之命谓性,性难明,必须学道。道仍难明,遂讲德。德犹难明,遂讲仁。人与人相处,须讲厚道。
释:
善于花言巧语,过于注重以自己的容貌取悦别人的人,不会太仁厚,更不能谈其懂道有德了。
冬至感悟;
什么是“巧言”?现在的话是会吹、会盖。孔子说有些人很会盖,讲仁讲义比任何人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却不脚踏实地。“令色”是态度上好像很仁义,但是假的,这些与学问都不相干。“鲜矣仁”——很少真能做到“仁”这个学问的境界,因为那是假的。我们从电视中就看得到,那个小丑表演的角色,动作一出来,就表示“巧言令色”。
“巧言令色鲜矣仁”,我经常也跟同学们讲,作领导人第一个修养是容忍。有的人不一定像小丑那样的“巧言令色”,但每个人都喜欢戴高帽子,人若能真正修养到戴高帽子感觉不舒服,而人家骂我,也和平常一样,这太不容易。所以知道了自己的缺点和大家的缺点,待人的时候,不一定看到表面化的“巧言令色”。大家经验中体会到,当你在上面指挥时,觉得那种味道很好;但是这中间很陷人、很迷人,那就要警惕自己。你说素来不要名、不要钱,只讲学问,就有人来跟你谈学问。要注意,“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他那个学问是拿来作工具的,所以除了要懂“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个道理以外,相反的,我们作学问要踏实,不能“巧言令色”。
——恭录自《论语别裁》
说实话,我很羡慕那些很会说话的人,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们总是能够掌握主动权把握话语权。而且很多时候,会说话的人能够少走很多弯路,他们总是轻而易举就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性格所致,我觉得自己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正如有人说的一句话尽管外面的世界精彩纷呈,我的眼里只有我自己。如果别人不跟我说话,我可能一句话也不会说,这是以前的我。我一直觉得巧言是一个优点。
小时候就常听家长们夸别人家的孩子,“你看看人家小孩多会说话!真好!”转过来对我说;“你看看你,家里来个人连问都不问一句。”那时候的自己是特别抗拒外人来我家的,常常是一听妈妈说今天有谁谁谁来我家,我就早早地出门去,实在不能出门去的话我就待在没有外人的房间里,我承认自己很怕跟外人交流。在我家人看来我这是懦弱,是不礼貌,是内向。总之,后来家人实在是没办法了,他们觉得让我这样下去以后都没办法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了,所以每次家里来亲戚朋友就拉着我去打招呼,客人要走了,拉着我跟他们道别。逢年过节就强迫我去给客人们说吉祥的话、给他们敬酒倒茶。就这样,我怕见外人的毛病才渐渐好了起来。我觉得那时候的自己要是没有家人的逼迫和强制,现在也不会是这个我。所以在我眼里巧言就是能说会道,古有苏秦能辩之才,诸葛亮舌战群儒,张子三寸不烂之舌得天子重用,显而易见,巧言有不可估量的用处。但是这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巧言不仅仅是巧言,他们之所以能够发挥如此大的作用,正是因为他们能够正确利用口舌之才,有个度。这个度就是不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要有一个分寸和底线。很多人也都是没有掌握这个分寸,没有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因此失去了巧言的价值,也失去了自己的信誉。我觉得这很不值。现在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花言巧语去阿谀奉承讨好他人,结果是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但是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尊严。
令色之言,古说用外貌取悦他人。外貌固然重要,但是内心世界的丰盈更为重要。美丽的外表有时候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所以一定要努力使自己变得美丽,同时使自己变得充实而有自信,这才是真正的美丽。你不用取悦他人,更重要的是用来尊重自己的内心世界。
201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