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是源于佛经中的一则故事,它的寓意是在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一样就足够了。这也是我阅读完《月亮与六便士》最先能想到的第一个词。
《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根据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故事改编而成。作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作者在一次茶会上认识了斯特里克兰太太,并建立了良好的友谊,然后通过斯特里克兰太太作者认识了在证券交易所的斯特里克兰,他们有一双漂亮的儿女,像大多数的家庭一样,生活平淡温馨。然而在结婚十七年后的一天,斯特里克兰留下一封信-----我已经下定决心不再和你一起生活,明天早上我就会去巴黎。我一到那里便将此信寄回,决心已下,我不会再回头。就这样,斯特里克兰在巴黎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并开始令他着魔的艺术创作。五年后作者在朋友施特罗夫的引荐下在巴黎重逢斯特里克兰,他依旧过的食不果腹,并在一次生病中差点死掉,幸亏施特罗夫把他带回自己家,精心的照顾他,可是当斯特里克兰从疾病中恢复后,他却鸠占鹊巢,占用了施特罗夫的画室,接着又抢走了施特罗夫的老婆--布兰奇,最终间接害死了这个女人,并对此毫无同情心。在这之后他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在这里他找到了归宿,与一个懂他的女人艾塔度过余生,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无悔的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最终在麻风病的折磨中死去。
施特罗夫是本书的第二主人公,在作者笔下被虐得体无完肤。他是一个矮胖、秃顶、又受尽同行嘲笑的一个人物。身为画家,他有一双能洞察美的眼睛,一眼就能看出斯特里克兰在绘画上很有天赋,将来一定会出名,但却被赋予一双笨拙的双手,所画之画平庸只能让他勉强度日。而对待爱情,他的情感更是饱满,他爱自己的妻子,即使在妻子背叛他之后,他还是把画室留给了妻子,并给了她一半自己的积蓄,分开后还一次一次的找妻子表明自己的心志,但得到的只是一记耳光与无情的抛弃。
即使是女人,觉得爱情至上,也会将爱情视为头等大事的男人不屑一顾。
有时候,在一段爱情里太过卑微,毫无自尊,这样的沉重的爱就不可爱了。施特罗夫却永远都不会懂得这个道理,在这一点上他的确可怜。但如果就此就要全盘否定这个人就有失偏颇,当作者意外来访的时候 ,他因为家里没有威士忌伤心的要命,又要给作者煮咖啡,绞尽脑汁的想着可以为朋友做些什么,他整个人乐得不行,汗珠从每个毛孔里渗出来,这一点上他是个很热心的人;而对待斯特里克兰的态度又可以看出他的善良、大度与对艺术的尊重,在妻子强烈反对下,他还是把鄙视、奚落他的斯特里克兰带回家养病,并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只专心照顾他。然而这段友谊却上演了农夫与蛇的故事----斯特里克兰占了他的画室也抢走了他的妻子,并始乱终弃导致他的妻子喝草酸自杀。他应该仇恨斯特里克兰的,可是他没有,在看到斯特里克兰给他妻子画的裸体画的那一刻,痛苦、嫉妒和怒火将他笼罩,他抓住刮刀,想毁了这一切,但是他不忍,他对这幅画充满敬畏之情,他没法犯下他心中的重罪,对艺术的尊重让他与现实和解,甚至邀请斯特里克兰和自己一起回家乡荷兰。
我看了很多关于施特罗夫的书评,大抵都是很鄙夷这个角色,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施特罗夫在或许在艺术家中间是个小丑,连作者都说他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但在凡人中他是好人中的一个,他平凡但不平庸,虽然作者用足笔墨将这个人物蹂蹑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我仍然不感觉对爱情的全心付出是可笑的,不赞同善良要被看轻,而他对艺术的敬畏更是值得尊重。
本书中还写到了三个斯特里克兰的女人,他的第一任妻子斯特里克兰太太、他的情人布兰奇、第二任妻子艾塔。当我读到他和前两个女人的故事时,斯特里克兰在我眼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坏蛋, 他对待爱情的冷漠且随便态度让人惊掉下巴,原来我以为他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但看到他对待艾塔的态度时,我对这个人设的评价发生了变化-----原来,不是不在乎爱情,而只是在兜兜转转寻寻觅觅里找不到一个真正值得温柔以待的人的时候,宁愿蔑视爱情,而当正确的人出现后即使打破规则也不算将就。斯特里克兰这个角色最值得歌颂的是他对艺术的独到见解与对内心世界追求的专注,他孤独却又不孤独,他本就是自己的主角,不用在乎他人的眼光也不在意物质的匮乏甚至在艺术面前可以将生死看做不重要的事,这或许是上帝对艺术家们的恩赐,让他们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不被诱惑吸引而堕入平庸。
皈依的形式有很多种,也有很多种实现的方式。有的人需要某种大的变故,如同石头被狂暴的激流冲的粉碎;但有的人需要循序渐进,恰似水滴石穿的过程。斯特里克兰则兼有盲信者的直接和信徒的狂热。
现实生活中的芸芸大众,却不都是斯特里克兰,我们羡慕他的放荡不羁毫无顾忌,可真正能追求自我的寥寥无几,这种无畏的精神才显得尤为可贵,这个性格冷漠怪异的大叔也显得很是可爱。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所皈依,无论是需经过重大变故还是循序渐进,但不是天才,依然要自由勇敢,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本书中有插入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见习医生,在行医方面有惊人的天赋,在为期五年的课程中囊括所有奖学金,他的人生像是开了挂,一切都是风生水起,大家都认为他将在医学领域有所建树。他在正式入职之前他去埃及度了个假,而几个礼拜之后医院收到了他的辞职信,他选择在亚历山大港平静而贫穷的过一辈子。他的选择令人大跌眼镜,作者认为生活的意义取决于每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对社会的要求、对自己的要求。也许真的是这样吧,幸福是靠内心的衡量,而不是他人的评价,在这一层面上我想大家都能认可。可是,从社会层面来说,这样的选择是不是一种浪费呢?奇葩说第二季中有一个辩题---高学历女生做全职太太是不是一种浪费,正方提到了高学历女生当全职太太浪费了社会资源、浪费了想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其他人的机会、也浪费了自己人生最珍贵的时间,这个观点是我赞同的。高等教育向来是为专才而不是通才所设,人生怎么活是自己的事,可是高等教育被这样挥霍不会有一点可惜吗?社会我与个体我是融为一体的,可人自始至终是一个矛盾体,善良、伟大、热爱是社会价值的产物,卑鄙、恶毒、仇恨是抽离社会将会得到的负面评价,而它们却可以互不排斥的并存在一颗心里。这样人性才蒙上了一种不可言喻的艺术感。
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亮。人性可探讨却没法评价,生活像鞋子,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无论是便士还是月亮都会有很多种,愿你弱水三千只取一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