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这个标题,明显有标题党的嫌疑,分析主干“快速养成习惯”,天啊,哪有那么容易,我相信很多同学熟读了各种批判性思维的书,了解了各种推理方法,什么归纳,假设,演绎等等,还仍然控制不住自己,该怎么说仍然怎么说,该怎么想还是怎么想,别人怎么说还是怎么信,依然很傻很天真。
本文主要的目的是快速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方法,而不是说你一定得应用的非常完美,请一定相信自己能不断改变,没有最完美,只有更完美。在我了解了以下三个部分后,慢慢地感觉到思维模式在改变,特别是这一年来很有成果:
1)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2)批判性思维的要素是什么?
3)如何养成习惯?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面对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的决断,而进行的言之有据的反省思维。(不是为了挑战别人,刷存在感)
我觉得这个定义还是相当不错的(废话),首先我们知道了在什么场景下要应用批判性思维,就2个情况,相信什么和决定做什么。比如说:(1)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统治与控制劳动人民的工具;(2)科举制堪比“四大发明” 影响全球用人观,你相信吗?信哪个?都信?部分信?所以第二个是我们如何思维,有证据吗?反思了吗?有价值观假设吗?
二、批判性思维的要素是什么?
批判性思维的三个要素:1.对象(批判什么或者谁),2.批判的标准,3.批判的目的
1)对象
针对“对象”要素的基本原则的“宽容原则”,以合理性的最大限度,理解所批判的对象。所谓理解原则,就是对对象透彻、准确、公正的理解。如果误解或者一知半解,甚至曲解,那批判就没有意义。
2)批判的标准
针对标准,要使用“中立原则”。
标准有两类,一种是立场性标准,比如:你说的不对,你不了解我的难处等等
另一个是中立标准。常用的“中立标准”:逻辑准则,科学准则,法律准则,道德准则。比如:你这么说的证据是什么?你的推理好象逻辑有问题。
3)批判的目的。
目的是为了得出好的判断或决策。很多时候我们把目的搞混了,变成了我要赢,我是对的,这样在思考时就会有盲点。
三、如何养成习惯?
养成习惯也是根据3大要素来的:
1)根据“宽容原则”,我们要了解清楚别人的观点或者事情的原委,清楚的列出所有的证据或者决定的依据,确保你的理解是和陈述者一致的。
我的做法:在很多研讨会或者项目会上,我会做2点,(1)确保别人把话完全说完,(2)自己复述以确保理解一致的。
2)根据“中立原则”,我们要使用正确的方法来思考观点或者决定。
我的做法:根据不同的项目中的任务来确定交付内容与标准。比如:AS-IS是什么样的?TO-BE是想达到什么效果,这个途径符合逻辑吗?如果是一些商务性的项目,还会考量法律的要求。
3)根据批判要达到的目的,时刻提醒自己项目的KPI、成本、时间、可交付目标等,使得所有的批判性思维都是围绕着目标而展开的。
最后我们还需要反省思维复盘式思维,要知道有思考就有错误。我们常说的人要有自知之明:就是知道自己所知中的缺陷,所以我们更需要定期的反思与复盘自己的思维过程,做到尽可能早地发现并修正思维中的错误。
如果你还是怕自己难以养成习惯,把我上面的3大要素写在便利贴上,在开会、讨论、反思时放在显眼的地方来提醒自己。
我是哪儿黑,如果有所得,请点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