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没开过电脑,因为知道新的一年,依然要每天每天对着电脑工作。然而,还是有过几次码字的冲动,毕竟,在春节这个神奇的节日里,我们会重逢久违的人,然后,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审视生活和命运。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我的表哥表姐比较多,但真正熟络的,也只有二姑家的表姐了。工作后我很少回家,所以跟小外甥女--表姐的女儿,接触并不多。
第一次有印象,是外甥女一岁多的时候,她爸爸抱着她在我家院子里玩。她特别听她爸的话,她爸教她:不能受气,谁欺负你,你就踢谁!踢!踢!所以,她就在她爸怀里,甩着一双腿踢对面的人。不管是谁。
第二次是在我哥的婚礼上,她已经可以自己满地跑,突然就伸手推站在她对面的小女孩。一旁的我们都觉得莫名其妙。而年幼的她,一脸不友好。
第三次是去年春节,听说她见到家里长辈就会磕头,如果不给压岁钱,就趴着不起来(这当然是有才的表姐表姐夫教的,外甥女贯彻得十分到位)。我去她家前准备了红包。果然,磕头麻利又爽快,拿到红包乐开花。
整个下午,她拿着铅笔、皮管、胶布当作工具给我打点滴,还有模有样地吐口水当酒精给我的手消毒。凭借我丰富的挨针经验,她的整个模仿过程,我给99分。我问当护士的表姐:你教她的?表姐说:谁也没教,她自己在旁边看会的。我隐隐觉得,这小屁孩的模仿能力了得。后来她模仿幼儿园的老师,那神态、台词,简直让我有种梦回童年的恍惚。
再后来,她闹脾气,当时她姥姥也在,她伸手打了她姥姥,特别霸气地命令姥姥去做饭。然后就开门要出去。我还打趣她:你要离家出走啊!然后四岁的她特别有骨气地说:我才不离家出走呢!我出去玩!
我陪她到了小区,跟她说:家人是不能打的,你要对家人好,回去给姥姥道个歉呗。说实话,我根本没期望她能听懂,或者记住,或者照做。我完全是那么一说,觉得她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吧。但是回家以后,她真的就把我跟她讲的话,换做她自己的语气跟她妈她姥姥说了一遍。听着她稚气又肯定地说:家人是不能打的,我内心是震惊的。
第四次就是今年春节了。表姐一家去北京的表哥家里过年,回来后,表姐激动地说:还是大城市的小孩善良!她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是:生活在北京的表哥的儿子很听话很有礼貌,对表姐的女儿很友好,但是表姐的女儿没事就会推弟弟一下掐弟弟一下。临走的时候,表哥的儿子哭好惨,因为不舍得小姐姐离开。但是表姐的女儿特别潇洒,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说:小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是什么样子,都是大人教的。如果大人没有刻意地去教导,孩子就会在日常生活中模仿家长的行为。就像小外甥女无意中学会的打点滴。当然,这跟小孩子的天性也有关系。有人生来腼腆,有人生来豪放。
表姐和表姐夫都是豪放型的,我这次回去,竟然不能适应他们的沟通方式。我花了10分钟的时间静静地听他们“大声吵架”,后来才发现,我以为的“吵架”,其实是他们的日常沟通。而不管是这种非正常的交流,还是真的就放声争吵,他们都不会介意女儿是否在身边。我只担心,外甥女神一般的模仿能力,一定能完美继承父母的豪放泼辣日常。
分享一个小故事: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去邻居家玩,看到邻居家的小孩就又拍又打,大人们都很生气。后来才发现,是因为小孩的爸妈在家里经常开玩笑地打打闹闹,小孩看在眼里,误以为拍打对方就是表达友好的方式。所以,家长的相处方式、行为模式直接影响到小孩,而很多时候,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前几天,我们一起吃饭。外甥女突然被她爸打,因为表姐夫出招太过迅速突然,整个饭桌都随着外甥女惊住的表情安静了。2秒钟后,外甥女好像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一边咧嘴哭,一边跑到她妈身边求安慰。她妈先质问她爸,她爸说:她又掐我!动不动就掐人!掐得多疼她都不知道!她妈一听是因为这事,就和她爸统一了战线,训斥她:别的事情都可以原谅你,就掐人这事,必须要改!在北京就经常掐弟弟!
我和嫂子看到小外甥女哭得厉害,她妈又在训她,就喊她到我们这边来。说实话,我一点不觉得这是外甥女的错。我拉着小屁孩,用我此生最温柔的声音问她:你知不知道你掐人了?她点点头。我又问:你为什么掐人?跟谁学的?她说:妈妈。我问她,妈妈掐了谁?她说,我和爸爸。
不管她说的是真是假,如果在第一次发现她有掐人习惯的时候就耐心问清楚原因,大概早就改掉了。
后来,表姐又要在饭桌上说些外甥女的糗事,外甥女着急地给她妈暗示,她妈毫无反应地继续说。我看着外甥女一脸不好意思又无能为力的样子,跟表姐说:好啦,人家都长大了,会不好意思的,这些事情就不要拿出来说了。小外甥女这才安心。
后来那天晚上,小外甥女一直在跟我玩,用抓过鸭掌鸭头满是油的手给我扎头发,然后发现没有头绳,绑不起来,我说那怎么办?她特别帅气地说:我想想。然后就发明了把头发分成两股,直接系起来的大招。我觉得,这小家伙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一些工作了的人还强呢,最起码,人家有一种“总会想到办法”的自信。
晚上,她在我家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突然就爬到了我腿上坐着,还指着围裙妈妈说:那个就是你。
我一直觉得,小孩比大人,唯一的弱势就是缺乏经验。虽然科学家说人的智力发育有四个阶段,要到10~12岁时才会接近成人水平,但事实上,大人和小孩的交流,完全可以用平等的身份来进行,只要把同样的意思,选择小孩听得懂的语言去表达就好了。而且,因为小孩不会考虑利益等其他因素,他们的发问和判断,往往更纯粹。估计医学院的学生都知道一句话:小孩子的病痛感是比大人要准确的。这道理类似。
我一直信奉一句话:一个人的成就,至少要往上看三代。入学前的那几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家族的固有观念、家庭的文化氛围,更会融入到一个人的血液里。如果有好的熏陶和引导,新生的一代会借着家族三代人的智慧和成就,成为更好的人。否则,就会恶性循环,或者自我觉醒后,用很多力气来修正性格里的Bug,就像刺猬拔掉刺。
一个人,他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赚很多钱,让家人过上优质的生活,这是一种成绩。但是如果这个人,还能有健康健全的思想,能通情达理温柔善良,能帮助家族的下一代成为更好的人,将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则是一种值得敬仰的成就。
好啦,本期《单身狗谈育儿》就到这里啦,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