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在浣花溪的薛涛,心态变得无比平和宁静。遍历多年欢场沉浮,又经了那一段痛彻心扉的情殇,她终于沉下心来,于浣花溪畔制笺作诗,怡然自得。
不过此时的她虽然有了些许出尘之感,然而艳色四照,文名远播,在这滚滚红尘又哪能这么轻易便觅得一方清净圣土。
这个红尘,她依然是有所希冀,有所眷恋的。往来尽多风流名士,文人墨客,也难怪在隐居的这段时间里,她的笔下依然汩汩淌出了如许多的动人诗篇。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送卢员外》
卢员外,即卢士玫,《旧唐书》里记载“卢士玫,山东右族,以文儒进。性端厚,与物无竞,雅有令闻。始为吏部员外郎,称职,转郎中、京兆少尹”。
这是为卢士玫送行的别诗。卢在川蜀日久,想必与薛涛也定少不了诗词唱和之举。今友人风雪之夜离蜀赴京,赋诗相送,惟见真情。
漫天风雪飘舞在玉垒山前,这城门之外,也少了“花重锦官城”的繁华和热闹,离别,终究是令人难言的酸楚。淡淡的素笔勾勒,就将一幅送别的图景描摹的入木三分。终是不忍离别吧,那一刻,女校书的眼中定有晶莹划过。
薛涛送别诗无数,却每每于送别声中吟出新意。如这首诗后两句“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化用了战国时魏信陵君与门客侯赢的典故,为卢士玫饯别之时,托其代为向以入朝为相的武元衡致意,以报其知遇之恩。
侯赢本为夷门抱官小吏,后因信陵君礼贤下士,亲自驾车迎送,尊为上宾,遂入为门客。后来在强秦攻赵时,出谋划策,窃符救赵,继而守诺自刎,终成史书上一道鲜亮的英魂。
武元衡持节蜀中时,爱惜薛涛才情,再次举荐薛涛为校书郎。后来虽未成行,却也留在了武元衡身边协理文牍。故而薛涛心念其恩,在此处以信陵君比武元衡,以侯赢自喻,切合两人身份不说,更凸显了她的情深意重。
她从不曾自命清高,哪怕有“长裾本是上清仪,曾逐群仙把玉芝”的冷然自许;也从未曾自感沦落,即便曾经写下委曲求全的《十离诗》。然而她终是心思通透的女子,看人看事,总有自己的一分清明在心头。
人间百态,世事纷繁,归于一处,点滴于心。都不过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她那一颗七窍玲珑心,又几曾蒙尘?
韦皋于她恩重情深,武相于她又何尝不是天高地厚?若韦皋尚对她有些许男女之情,武元衡则是对她纯然是一片怜惜了。
武元衡入蜀之时,得女婿段文昌荐薛涛才情绝世,又得薛涛上诗《《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一扫赴任踌躇心绪的同时,对薛涛更是激赏有加。后观其幕府酒宴,皆应对得体,举措自如,大起爱才之心,再次向朝廷举荐薛涛为校书不成,仍是将其留在府内行校书之实。
她遍看世间人情冷暖,早已深知这红尘多难。身如浮萍随水流,命若柳絮任风荡,这样一个无可掌控的生命,她早已不再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奢望。
经历坎坷,几多波折,纵然“姿容美艳,性敏慧”,奈何身不由己,只能任南北飞鸟往来秋风肆意揉捏,她的心中不是没有怨吧。
她不似寻常红颜以色邀宠,她的诗句全无脂粉之气,她以女子之身在唐诗的男儿世界里硬生生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坐席,又何尝不是对自己身不为男儿的一份悲叹。
然珠玉晶莹终有人怜。他视她若颇有才情的子侄奖掖提携,她待他如可敬的长辈温婉恭顺,都是以文相知,以诗相交,脱了男女这副皮囊,动人的诗篇才是更加永恒的情缘。
薛涛是诗人,武元衡也是诗人。都是读书人,读书人的事儿,还用多说么?
不由得心往薛涛的不拘和洒脱,当然,也亏得卢员外“性端厚,与物无竞,雅有令闻”这样的端方君子,才能微笑着观望着她的天真与纯然。
探看不出薛涛与卢士玫之间有何过人的交情,想来也不过是泛泛之交。然而他却是如此宽厚地看待这个任性的女子,心中定然对她有着一份欣赏一份怜惜吧。
倒也欣喜于在这首诗里,看到了她的真性情。纵然一生遭遇坎坷,她却始终要做那株“苍苍劲节奇”的竹。不惧人言,孤冷独立,她的灵魂虽遍历颠簸,却从未被这红尘喧嚣侵染。她视他若友人,便可敞开心扉,便可直言不讳,全然不用去想他会因此不悦。
诗里诗外,施者受者,却全然都是可爱的人儿啊。
虽是托人寄语,然寄情何切,寄语何真。想武相端坐九阍九阙之内,闻得此音,也当开怀了。
君予我滴水之恩,我亦当涌泉以报。她本就不是凡俗女子,不但诗句“无雌声”,做人做事也颇有须眉之气。于情与爱无望,却不是不解人间真情,那些怜惜那些照拂,她一一记下,永镌心头。
宰天下相春秋,案牍劳顿之时,盼这声问候能为您带去几分暖意,只为了谢您当初眼眸深处的那丝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