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优游”国学分享交流台简介
“诗书优游”国学分享交流平台是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发起和运行的以国学内容分享交流为主题的公益微信群。在这个平台上,目前有几个大一点国学有基础的孩子,每个人挑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每周或者每两周录制一个分享的音频文件,在固定时间发布,他们的身份就是这个群的主播。希望孩子对国学产生兴趣的家庭以亲子的形式加入作为听众并每周反馈一次。听众在坚持反馈一段时间后可以申请成为候选主播,候选主播实习通过可以成为主播。这一互动交流的简单规则,使得主播和听众之间能产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效果。希望通过这个分享群给有基础的孩子提供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让他们以讲促学。对于希望孩子对国学产生兴趣的家庭来说,也可以找到一个让孩子跟同龄人交流的空间。当然,也希望通过大家的分享交流让国学中的精华浸润更多的家庭。主播们分别负责不同的主题频道。目前平台已经有蒙学、古典诗词、历史、古典小说四个频道。平台自2018年3月25日开始运营,目前有近三十个家庭参与其中。作为一个开放的公益平台,每半年有一次开放加入的机会。但正式加入之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并通过结业测试。
“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主播百合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诗书优游”诗词频道的主播百合,一直在国际学校上学,目前是六年级。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之一就是用自己的能力和行动回馈和影响自己的学校、社区或社会,而且我非常喜欢古诗词,希望能把古诗词的美传达给更多的人,所以我加入了“诗书优游”这个公益的服务平台来做诗词频道的主播。我希望通过给大家分享古诗词锻炼自己,同时也帮助大家和古诗词成为朋友。在古诗词频道中,我将结合四季变化、节日时令、儿童趣味来选择贴近少年儿童生活的诗词,并且每一首诗我都会分享朗读、标平仄、诵、吟等各种可以和诗词玩的游戏,这些游戏的具体介绍和玩法有专门的文档和音频供大家学习参考。我希望听众们在听了我的分享之后能把诗词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发现诗词的美。为了让听众们在体会诗词语言、内容、意境的美之外也能够直观地体会各种诗词体裁的不同特点,我会按照七绝、五绝、五律、七律、古诗、词的小令这样的体裁顺序进行分享,每种体裁分享一定数量的诗词后再转入下一种体裁诗词的分享。我的古诗词频道会每隔周周二发布新的分享内容,欢迎大家收听,同时非常希望能听到或看到听众们的反馈。让我们一起和诗词同行吧!期待大家都能和诗词交上朋友哦!
本期分享
上一期分享了翁卷的《村居即事》后,很多人同时想起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中的“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的这组诗中的另外一首“梅子金黄杏子肥”,描写的正是江南农村芒种时节夏日的景象,和翁卷的《村居即事》对比来读,颇有兴味,所以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这首诗。
往期分享内容回顾
找入声字和标平仄模板
图中入声字是用一个小红点表示的,这个小红点藏在每一个入声字的右下角。你可以锻炼自己当侦探的本领,看看是否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图片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照片对照。
朗诵、诵和吟的音频
朗诵、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赏析文本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天文历法方面最伟大的一个发明之一,而且它是有规律的,因为是每两周跟大家分享一首诗,所以每当我要分享诗词的时候,就会有一个节气从我们身边经过。这次的分享我们又迎来了夏天的第三个节气:芒种。芒种这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说到:“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的“芒”字,是指大麦、小麦等有芒的农作物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芒种的“种”字,是指晚谷、黍、稷等农作物则正是播种的季节。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芒种”实际上还谐音忙碌的忙和种植的种,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也就是说“芒种”意味着农民最忙碌的田间劳作生活。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shǎng」”,真是“芒种“忙种,样样都“忙着种”。很多农业谚语都体现了这个时节农民的忙碌:比如甘肃、宁夏是“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山西是"芒种芒种,样样都种"、四川、陕西是"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贵州是"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江苏是"芒种插得是个宝,夏至插得是根草"、江西是"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福建是"芒种边,好种籼「xiān」,芒种过,好种糯"、广东是“芒种下种、大暑莳(莳指移栽植物)”等等。“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更是形象地说明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气氛。继上次翁卷的《村居即事》之后,我今天再来给大家分享一首描写三夏大忙时节也就是芒种前后农家生活的七绝,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组诗中《夏日田园杂兴》的第一首:《梅子金黄杏子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首常常被大家同时提起的诗是否真是异曲同工。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的题目,《四时田园杂兴》。“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一年的四个季节,田园指的就是农村、乡下,杂兴指的是有兴致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组诗,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十二首,共六十首,是范成大的代表作,描写了农村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四时田园杂兴》组诗把自陶渊明以来至唐王维、储光羲、孟浩然、韦应物等描写农村田园的诗歌传统,以及自《诗经·豳风·七月》以来直到唐代“新乐府”诗派着力反映农村社会现实的诗歌传统融合起来,变古体为七言,无论内容、形式、叙事、写景还是抒情,无不机巧自然又含蕴丰富,耐人回味,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范成大也因此获得了“田园诗人”的称号。从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组诗我们可以看出,组诗是指由表现同一主题或采用相关题材的若干首诗所组成的一组诗篇。每首诗相对完整和独立,但是每首诗与其他诗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格式都相同或相近。有很多大诗人都写过组诗,它们少则二首一组,多则几十首一组,甚至达到百首一组。或作于同一时期、同一地点,或作于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内容涉及赠答、咏怀、咏史、纪行、悼亡、田园等题材领域。著名的如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左思的《咏史八首》、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王维的《田园乐七首》、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后出塞五首》、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陆游的《沈园二首》等等。有意思的是,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凡是题目名叫《x兴》的一般都是组诗。比如说杜甫的《漫兴绝句九首》。题作“漫兴”,有兴之所至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间写成。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陆续写出,亦有次第可寻。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其中最著名的两首为第五首和第七首:“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还有一组特别能体现他炉火纯青的七律功夫的名作《秋兴八首》。秋兴就是在秋天时有感而发所写下的诗篇。这组诗是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这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以忧念国家兴衰的思想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飘零,特别是关切社稷安危的沉重心情为基调,其间也穿插有轻松欢快的抒情。每一首都以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作者的思想情绪。其中最著名的为第一首:“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作者范成大。范成大,字致能,因晚年退职闲居自己的家乡平江吴郡也就是今江苏苏州的石湖,所以号石湖居士。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后担任过很多官职,并曾官至参知政事,颇有政绩。最有名的政绩之一是乾道六年(1170),出使金国,在整个南宋朝廷软弱苟且、一味向金国奴颜婢膝,为了讨好金国不惜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令金人闻风丧胆的大英雄岳飞的大环境下,范成大为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的礼仪和索取河南“皇室陵寝”地,在金国“词气慷慨”,相机折冲,维护了宋廷的威信,全节而归,并写成使金日记《揽辔「pèi」录》,非常令人佩服。范成大是南宋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为南宋四大家。他写诗初从江西诗派入手,后逐渐摆脱其束缚和影响,广泛地向唐宋名家学习,终于自成一家。他的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也就是这组《四时田园杂兴》成就最高,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当时流传着“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其中剑南指的是陆游,石湖指的就是范成大,意思就是说咏叹爱国情怀的诗词应该向陆游学习,而要表现田园生活则要学习范成大的诗词作品。
说完了题目和作者,我们来一起看这首诗的内容。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梅子金黄杏子肥”。梅子是一种水果,又叫青梅,属蔷薇目,是梅树结的果,但不是一般观赏梅花的品种。这种水果没成熟时是青色的,可以用来炮「páo」制青梅酒,《三国演义》里著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请刘备喝的就是这种青梅煮的酒。芒种之后正是梅子成熟的时节,成熟的梅子会变成金黄色,所以这句诗里说“梅子金黄”。我们常吃的零食话梅就是用芒种后采摘的黄熟梅子,加工腌制而成。而梅子黄熟的时节,正是江南持续阴雨的季节,因此人们便给这雨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梅雨”,这一时节便被称作梅雨季节。这种阴沉多雨的天气里东西很容易发霉,所以“梅雨”也称“霉雨”,这个“霉”是“发霉”的“霉”。这个名字当然不如“梅雨”有诗意,所以诗人笔下描写梅子黄熟的“梅雨”比比皆是,而这一发霉的“霉雨”却从不见踪影。赵师秀在《约客》中写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曾几的《三衢道中》则曰:“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戴复古的《夏日》又不一样:“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南宋诗人笔下的这三首诗,写的都是黄梅时节,但或写雨,或写晴,或写半阴半晴,都有着独特的意趣。但写梅雨最著名的诗句却是北宋著名词人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中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在这里,词人将自己的伤心和愁绪连续比作一川烟雨笼罩的青草、满城无处不在蒙蒙飘飞的柳絮和如烟雾般弥漫、绵延不绝的梅子黄时的细雨,立意新奇,广为传诵,为贺铸赢得了“贺梅子”的美称。有意思的是,在古诗词中还能看出我国梅雨的地域分布和时间的不同。梅雨在各地出现的时间有早有晚。江淮流域一般在六月中下旬至七月初,“出梅”时,基本上已入盛夏。北宋词人周邦彦在今属江苏南京的溧 [lì] 水令任上写有《鹤冲天》一词:“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分明就是一派盛夏的景象。而福建浙江一带,梅雨季大致是五月中下旬到六月,也就是在春末夏初。陆游有《梅雨》诗云:“丝丝梅子熟时雨,漠漠楝 [liàn] 花开后寒。剩采芸香群书蠹 [dù],旋舂 [chōng] 麦耖 [chào] 续家餐”, 陆游所写的老家山阴(绍兴)芸香开花时,正值春末夏初梅雨时节。而更南的两广地区,梅雨季则来得更早,农历三月时就细雨霏霏了。柳宗元被贬谪广西柳州时写有《梅雨》一诗:“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诗中的“小春”,即指农历三月。梅雨时节,一切的景物都笼罩在濛濛烟雨之中,如梦如画,确实容易触发诗人的无限诗思和灵感。范成大的这句诗因为主要是描写这一时节树上的累累果实,所以只写了梅子,没有写雨。那么黄梅时节成熟的水果除了梅子还有什么呢?对了,还有同样黄橙橙的杏,也就是我们现在常吃的这种水果。“杏子肥”指的就是杏树结的果实很饱满,也快要成熟了。这句就是说:“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句:“麦花雪白菜花稀”。这里的麦花我和妈妈都很自然地觉得是指小麦的花。本诗的作者范成大在《初夏二首》其二中也写到:“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永日屋头槐影暗,微风扇里麦花香”,看起来写的像是小麦的花。但我和妈妈又都有些疑惑,就像我在给大家介绍小满和芒种这两个节气是提到的,小麦是在小满前后就抽穗灌浆的,小麦开花自然应该在那时候。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的是比范成大写作此诗的地理位置稍南一点的荆楚地区的节物风光,里面所说的 “二十四番花信风”之第二十候就是麦花,是“清明”节气开始之第二候。另外,很多诗句也能告诉我们,小麦开花的时节应该是清明到小满之间的春末夏初,因地域的南北不同而有差异。比如杜甫的《为农》:“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宋朝李之仪的《偶题》:“新荷点水麦花齐,一抹残阳弄浅晖”,都写到小麦花开时,池塘里的荷叶才只是小叶,显然还是初夏。到了梅子黄熟的时节,池塘里的荷叶早已是“莲叶何田田”了,而小麦则该成熟收割了。而且,小麦的花虽然也有的品种是白色的,但更多的是黄色的。那范成大在这里写的“麦花”会不会是荞麦花呢?我读过白居易的《村夜》:“独处门前望田野,月明荞麦花如雪”,荞麦花很显然是雪白的,但白居易的这首诗第一句是“霜草苍苍虫切切”,很显然写的是秋天。那这里的麦花到底是什么麦的花呢?我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妈妈指导我继续查阅资料,还打电话问了在河南农村种过很多年小麦的姥姥,我了解到小麦除了秋天播种夏天收获的冬小麦以外,还有在三月下旬四月上旬播种的春小麦,春小麦就是在六月中下旬到七月初抽穗扬花,不过春小麦比较少,主要是在我国东北寒冷地区种植,估计范成大写作此诗的苏州地区种的可能性不太大。荞麦则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在中国分布甚广,南到海南省,北至黑龙江,西至青藏高原,东抵台湾省。荞麦喜凉爽湿润,不耐高温旱风,畏霜冻,是需水较多的作物,花期随地域和播种时间不同可以从5月到9月,看来范成大这里写到的“麦花”很有可能是荞麦花呢。当然,我和妈妈虽然查阅了不少资料,却并没有得出确切的结论,但这个探究的过程却非常有意思,让我收获很多。比如我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小麦花是世界上最短命的花,只开5到30分钟就凋谢了,比著名的“昙花一现”还要短上几十倍,真是太让人吃惊了!既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我在这里就还是叫它“麦花”吧。这句就是说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则已经过了盛开的季节,变得稀稀落落。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日长指的就是夏天到来白日很长。篱落指的就是篱笆,这一用法和村落、部落、院落类似,因为“落”有停留或居住的地方这个意思。诗词里用“篱落”和“篱笆“的都有,但用“篱落”的比较多,比如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叶绍翁《夜书所见》中“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唐寅的《菊花》“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等等。这句就是说:白天长了,村子里一片寂静,只见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
最后我们来看第四句“惟有蜻蜓蛱蝶飞”。惟有就是只有。我之前跟大家分享的诗中有两首都有“惟”这个字:司马光的《客中初夏》“惟有葵花向日倾”、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唯见长江天际流”。但我注意到,“惟有葵花向日倾”中用的是竖心旁的“惟”,而“唯见长江天际流”用的是口字旁的“唯”。这首诗中用的是竖心旁的惟。那这两个“唯”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口字旁的唯从口,从隹(zhuī),隹亦声。“隹”指“鸟头尖锐”。“口”指应答声。“口”与“隹”联合起来表示“声调高八度的应答声”,我们熟悉的成语“唯唯诺诺”就是指连声应答而不表异议,转义用做副词,表示“仅”、“只”。竖心旁的惟字从心,从隹(zhuī),隹亦声。“隹”意为“鸟头”、 “尖头”。“心”与“隹”联合起来表示“心尖起来”,也就是心像鸟头一样形成了尖头,有了明确指向。所以它本义是心思集中于一点。也是转义用做副词,相当于“仅”、“只”。所以这两个字在很多词语中都可以通用。但是“惟有”和“唯见”却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唯见”的“见”强调的是视觉,有人“看”的动作在其中,抒情的意味更浓。而“惟有”则是静态的,画面感更强。这句是说:“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现在我们把四句放在一起看看吧:“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村子里一片静寂,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典型的夏季南方农村景物,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的生活:芒种时节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整首诗色彩鲜明、层次错落,有近景特写有远景铺开,有现场的篱落有含蕴其中的农家、有翩然舞动的蜻蜓蛱蝶有无声推移的篱落日影,宛若一幅生活气息浓厚的江南夏日图。诗中还运用对事物的侧面描写,以间接抒情的方式,含蓄地表达出了对农民辛勤耕种的同情,不愧为范成大田园诗的佳作。
《四时田园杂兴》一共有六十首,每一首都很有意思,我很期待大家能多多与我分享哦!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不要忘记和这首诗玩诗词游戏哦!
可选的反馈题目
1、梅雨时节,一切的景物都笼罩在濛濛烟雨之中,如梦如画,确实容易触发诗人的无限诗思和灵感。比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等等。但是,在诗人曾几的《三衢道中》这首诗中却这样写道:“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都说黄梅时节阴雨绵绵,曾几的诗却说黄梅时节天天都是晴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中国很大,我们大家都生活在不同的地区,我在分享“梅雨”的时候提到过不同的地区梅雨的季节也有所不同。你能否说说自己家乡的梅雨时节大概在什么时候,梅雨时节有什么花开、什么果熟?
3、我在分享“麦花雪白菜花稀“这句诗的时候着重分享了这里的麦花到底是哪种麦子的花这个问题,请你根据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结合各种麦类作物的生长习性思考一下,说说你认为这里的“麦花”是指什么麦的花。
4、我在分享“惟有蜻蜓蛱蝶飞”这句诗的时候提到过“惟有”和“唯见”的区别,你能不能找到一些别的含有“惟有”或者“唯见”这两个词的诗,然后来辨析一下它们的用法。
5、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一共有六十首,除了我们这次分享的这首之外,你还读过哪一首?能不能挑一首你喜欢的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