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
不同于以往关于过去的“决定论”,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可以将其称为“目的论“。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有提到一个故事,青年的朋友是一位多年躲在自己房间中闭门不出的男子,虽然他和希望能到外面去,想改变自己融入社会,但他一踏出房间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导致他害怕也无法到房间外面去。在我们的经验和推测里,我们会认为这是过去受到了某些创伤,由过去经历的事情决定的。在一味关注过去原因,并企图仅仅依靠原因解释事情的"决定论”的影响下,我们很难做出改变,容易停止不前。
但从阿德勒心理学的角度看,朋友是有了“不出去”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成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所以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或许这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这关键是一种思考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引用阿德勒的话“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任何时候我们面对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选择权,都可以重新选择,因为意义是我们自己赋予的。在知道理论却做不到的情况下,我们会怀疑理论的可操作性,那是因为即使我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我在很多活动和分享中,都有听到小伙伴讲述他对自己的不认可不接纳,觉得自己不够好,甚至根本无法喜欢自己。其实有时候时在下定了不喜欢自己的目的或决心时,开始寻找相应的证据(所谓的缺点)来印证自己的正确性。
为什么有时候会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自己的缺点?因为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机关系中受伤。躲在自己的壳里减少与他人的关联,即便遭到他人的拒绝,也可以用这些理由来安慰自己,告诉自己我是因为这样或那样才会被拒绝,才会是现在的状态,只要我没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会很讨人喜欢。如此说来,有时候保持某些自己也并不喜欢的缺点反而是对自己是一种保护,对自己存在潜在的利益或者好处。
人生的三大课题分别是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我们的社会属性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人机关系,无论何种工作都不可能仅仅一个人独立完成,例如你在写文章,看似是只可以自己完成,无论你用的是电脑还是纸笔都有其背后的劳动者的努力。正如玛雅历法主张的万物相连。人生并不是一场与他人的比赛,而是不断靠近理想的自己的旅程。如果我们无法放下竞争和比较,我们就会在人际关系中不知不觉把他人放在对立面,他们成了我们擂台上的对手。如果我们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立会转变为合作。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经常会乐此不疲持之以恒的要去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他人是错误的。这种主张容易演变成我必须获胜的胜负之争,我们又站到了擂台上。如果你真的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那么无论对方持有什么意见都变得不重要甚至无所谓了。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并不太表失败,毕竟胜负并不是人生的使命。
放下期待,活在当下
有所少人会在意他人的看法?
有多少人会不想让他人失望?
有多少人会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可?
然而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获得他人的认可而活着。那我们为什么又会陷入这样的怪圈?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受所谓的赏罚教育的影响。最简单的例子,学生时代你做的好学习成绩好就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的认可,反之往往会被贴上不好的标签。作为父母一方便开始干涉孩子,孩子一方开始对抗,双方产生冲突。
世上有三种事情,自己的事情,他人的事情和老天的事情。往往我们会忽略这是谁的事情,即便知道也会横加干涉。孩子学习不好,父母会认为自己作为监护人有义务让其好好学习。那么孩子不学习带来的后果最终是由谁承担呢,父母还是孩子?即便他将来没有好的学校,好的工作,最后承担这一切是孩子。如果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那么让孩子学习成了很多父母的课题。父母背负着以他人为主语的课题,用着我是为你好的理由,来逃避自己的恐惧和担忧。关于人生,他人过的好与不好,他人如何评价你都是他人的事情,自己无法左右。放下,才能轻装上阵。
你可能会说这样会不会被讨厌?你要他人的喜欢还是要自己心灵的自由?某种程度上讲,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你有被别人讨厌的自由。
人生在每一个瞬间都有无数的可能性,就像跳舞的舞者每一秒的舞步都可以千变万化。每一个舞动刹那是充实美好的这一支舞就是充实美好的。聚焦于当下,并不会懊悔过去担忧未来,重要的是此时此刻。我会为你你现在幸福吗?因为只有现在是真实存在的。我会祝福你此刻幸福而不是永远幸福,若果永远只在未来而不包含此刻,这个永远又有什么意义?
我们即将迎来磁性白巫师年,让我们一起回归当下,过好每一刻的生活,真实,丰富,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