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后世称为“三纲”,是《大学》的纲领旨趣。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后世称为“八目”,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立的条目功夫,也是儒学为我们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观四书五经,可以发现,实际上儒家的全部学说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掌握了这三纲八目就等于拿到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沿着这条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让我们登堂入室,去领略儒学经典的奥义。
今天,我们来学习修身篇中关于“明明德”的内容。
这里的两个“明”,第一个是动词,是彰明、弘扬的意思;第二个是形容词,意谓"光明的"。连起来就是说,人要弘扬内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其与八目中的前面五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相互呼应,共为“内修”的内容。
《论语·卫灵公》:“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是孔子针对卫灵公对南子的宠爱,有感而发。这句话并不是说好色不好,而是说人们没有像好色那样专心追求“德”。地位如此崇高的孔子,也在坦然地对人性发出这样的感慨。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孟子也曾说“食色性也”,更有“英雄难过美人关”、“不爱江山爱美人”之类的话,但是,好色是低层次的,好德是高层次的,正是因为好德之不易,所以才能成为君子毕生之追求。
实际上孔子是非常现实的,他知道“好色”是与生俱来的,而“好德”则是需要后天修炼的,他也并非反对不近女色,而是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人的需要不可只停留在生理层面上。他倡导通过修炼,“好德”与“好色”都可以做到。
《论语·卫灵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里的“道”可以认为是道德,孔子说,人通过努力学习,擦亮眼睛,抹去蒙在“明明德”表面上的污垢、灰尘,才可以看到“德”之光辉。人对道德信仰的最高境界,是不相信道德会有预期的好结果,但即便如此,仍然谨守道德,仍然做好人、做好事,这跟他人无关、跟成功无关、跟名利目的无关。施行道德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成全自己。正在热映的电影《芳华》,也在传递着这样一个理念:热爱真理与正义的人并不能从真理和正义那里得到庇护。恰恰相反,是热爱真理与正义的人用自己的生命与鲜血去保卫真理、捍卫正义!
《孟子·告子上》:“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对其所处的现实不是很乐观,他也在感叹:人啊!鸡狗丢失了还晓得去找回来,本心失去了却不知道去寻求!每每读到此处,都不由得想到浮士德,一个为金钱、地位、爱情而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的可怜男人。生活在这光怪陆离的水泥森林,迷失于灯红酒绿,在追名逐利中丧失了本心,突破了道德底线,我们如同卢梭口中麻木、机械的行尸走肉,初生婴儿的纯净之心一天天被欲望、邪恶所遮蔽、污染,如同天空的乌云将明亮的阳光遮住一样,人生而具有的性善之光也逐日被不仁之流俗所遮盖,从而使本心之光晦暗,光明的道德之光再也无法显现。因而,大学之道就教我们用“明明德”改善自己的人格,在道德实践中去净化心灵,使真性得以流露,心光得以明亮,从而找回了自己人格的光明之德。
《论语·季氏》:“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待我们达到“弘道”、“明明德”的境界之后,见到好的品行就会思考差距,并努力追赶;见到恶人恶行便不会参与其中,而是像手碰触开水一样立刻抽走。“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面对物质世界的疯狂诱惑,欲望如同潘多拉的魔盒,引诱得贪念蠢蠢欲动。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如任凭贪嗔痴之念藤蔓般缠绕、束缚你纯净的内心,“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孟子告诉后人,明德之心则会明珠蒙尘。
我们在追求提高自身道德境界的修行路上,更应当守住道德底线,经受住红尘炼心的考验。“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茫茫红尘中载沉载浮,何不回首,蓦见精神的纯净正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