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正式召开。党中央将精准扶贫,人民共同富裕当作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五年后的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截止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所有贫困县摘帽出列,至此,中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胜利。这意味着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又近了一步。而这份令人满意的脱贫答卷背后是基层工作者们的默默坚守与无私付出。
2021年初,反映脱贫攻坚的乡村题材的电视剧《山海情》在各大卫视热播,引发观影热潮与一致好评。除了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与浓郁的地域风气,《山海情》之所以能赢得良好的口碑与其精准扶贫的故事内容密切相关。《山海情》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距今的二十年来,宁夏西海固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90年代的西海固地区风沙扑面,生存环境恶劣。在基层干部的领导下,西海固人民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完成异地搬迁。同时在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与对口的福建人才引进与精准帮扶下,西海固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另一方面,在基层干部的领导下,风沙走石的“干沙滩”也逐渐修复了生态环境,西海固地区变成了“塞上绿洲”。电视剧《山海情》的上映时至中国脱贫攻坚与“中国梦”实现的关键之年,电视剧既是对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的歌颂与表彰,同时也是对辛勤耕耘在基层的工作人员的肯定,更是对党中央领导的政治图景的重要书写。
文以载道,“为了人生而艺术”一直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现实功能。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就曾提到过,针对文艺工作,其核心议题是“为群众与如何为群众”。作家与知识分子应时刻肩负着时代使命,将文艺创作作为配合党中央政治领导与意识形态宣传的的重要工具,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每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与使命,而《山海情》的上映与热烈反响便是对《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时代回应。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一直以来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重要书写主题,从《故乡》中的闰土、《祝福》中的祥林嫂到《小二黑结婚》中的小琴与小二黑。从《红旗谱》中的朱老忠到《艳阳天》中的萧长春,从《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到今天电视剧《山海情》中的马得福、马得宝和一众农民形象。乡土文学、农村题材的文学与艺术作品不胜枚举,农民形象构成了书写乡土中国图景的重要表述。从二十世纪30年代愚昧麻木,生产力低下的农民形象到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合作社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艰苦耕耘的普通农民,再到今天乡村经济振兴,安居乐业,脱贫致富的新时代农民。文学艺术作品中农民形象的变化更是反映了中国这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筚路蓝缕、辛勤耕耘、不断壮大的发展过程。
《山海情》的播出为中国农村农业发展,百姓脱贫致富走向幸福生活平添了一份生动的记录。电视剧勾勒的史诗画卷犹如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其不断发展繁荣,无不象征着中国农民走向富裕,生态环境彻底改变的美好蓝图。中国人民自古便拥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山海情》也通过小家庭-乡村-国家的叙事结构,用几个篇章书写当地村名移民搬迁的历程。通过30余年的时间阔度与图谱式的人物塑造让《山海情》极具史诗风格。电视剧开头便刻画了当地的极度贫穷现状。兄弟俩合穿一条裤子;年轻人为了逃离贫穷翻山越岭往外跑;一头驴、一个水窖、两只羊能让一个姑娘嫁人,更不要提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当地农民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改革现状势在必行。此后,在村支书马德福的带领下、在福建对口的帮扶之下,永泉村村民不畏艰难险阻,突破重重阻力,终于在闽宁村安家落户,并逐渐开展双孢菇产业养殖。三十年后的西海固地图荒漠变绿洲。在电视剧结尾,当年那些因为贫穷渴望走出大山的年轻人,已然成家立业,并为当地扶贫振兴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整部电视剧采用先抑后扬的创作方法,让闽宁村的发展变化与时代同行,其道路是曲折盘旋的,前途必将光明。《山海情》符合革命历史小说与成长小说的叙事发展规律,为中国农村题材叙事的实时性构建平添了重要的一笔。
《山海情》作为历史正剧虽然拥有宏大的叙事结构,同时,农民的叙事视角与农民的精神诉求与情感使得该剧具有浓厚的民间风情而非严肃的政治说教。电视剧在着力挖掘中国农民吃苦耐劳不懈奋斗的民族颈饰,其中乡土风情与乡村理论生活场景的书写又为这部电视剧增添了一抹“民间风情”。《山海情》连绵不断的的黄土地让人想起中国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的影片《黄土地》,黄土高坡的视觉印象传递着贫瘠、深广与闭塞、保守,这片曾经孕育过灿烂民族文化的土地如今却成为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这无不让人感到悲痛与惋惜。在这样的土地上,马得福与水花的爱情悲剧便是由当地的落后与贫穷造成的。面对吊庄,农民安土重迁的传统思维与国家政策的推行之间的矛盾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乡村中以大有叔为代表的“中间人物”展现了大时代变迁之中农民最真实、朴素的情感变化,其爱恨情仇因朴实而浓烈。这些真实生动的历史图景与国家扶贫政策一同熔铸于《山海情》的历史画卷之中,为这部电视增添了无尽的民间风情。
除了史诗品格与其洋溢的民间美学风情风气,《山海情》还塑造了一批踏实肯干、无私奉献的基层工作者形象,而这些人物都在现实生活中有其原型。片中凌教授自发带领农民种植双孢菇,不计辛劳,从种植、销售一一过问,甚至还自掏腰包为农民补卖菇差价。这位教授的原型是林占禧教授。现实中林教授放弃了工作,扎根一线,甚至在扶贫工作中摔断肋骨,与歹徒搏斗。张树成张书记的原型叫李双成,他曾在闽宁镇真实工作生活过,奔波在扶贫一线,现实中也因车祸身亡,电视剧中真实再现了其扶贫工作中的点滴。主人公马得福作为基层干部面对的都是最为棘手的问题。小到乡里乡亲的脚毛蒜皮、家长里短,大到带领村民吊庄移民搬迁,作为第一负责的马得福亲力亲为,在小家庭的儿女情长与集体利益之间毅然选择亲力亲为,去私为公。马得福的原型是福宁村原村支书谢兴昌,电视剧中的其多情节同样有现实原型。
艺术作品源于生活,正是现实生活中涌现了太多这样的时代楷模,艺术作品才有取之不尽的资源。辛勤工作在扶贫一线的基层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的经历都值得成为艺术作品的来源,被人民铭记。2021年央视春晚邀请了包括来自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县委副书记郭峰在内的5位代表,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这些默默工作在基层工作者的不易。扶贫先扶智,中宣部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她把一生奉献给乡村教育事业,教会了大山里的女孩用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2021年是中国农历牛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深刻铭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百年艰辛历程,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2021年正值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中国人民必将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