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后需要把牙杯放在水池旁边的架子上。”为了让儿子养成这个习惯,我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起初,提出这个要求时,先告诉了孩子为什么需要把杯子放在架子上,而不是放在台面上,因为洗脸池台面需要保持清爽和干净。
儿子面对我提出的要求,爽快地答应了。但每次刷完后杯子放在洗脸池的台面上就“嗖”地跑走了。我知道对于孩子来说,答应了不代表能做到,所以当他一次次没有放好牙杯时,我没有用嘴巴一遍遍提醒唠叨说:“你应该把牙杯放架子上。”也没有带着情绪指责他“说了一百遍了,怎么还做不到?”而是简单地把要求执行到位:只要看到他没放在架子上,我走到他身旁,把他带到洗脸池旁边,指指牙杯,他就知道需要重新摆放啦。有时还会平和地说到“谢谢妈妈提醒。”
2个多月后,有一天我看到儿子主动放在了架子上,虽是偶然的一次,但我知道这是个好苗头。绝不能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我趁机表达了我的惊讶:“宝贝,妈妈注意到你不需要妈妈的提醒,主动把杯子放在架子上了啦啊!”
没过几天,我看到儿子连续两天都摆放到了架子上,再次趁热打铁:“宝贝,妈妈看到你连续两天都主动把杯子放在了架子上啊,真不简单。做一件事能连续做两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后来我会说:"一件事能连续做一个星期以上,更不简单。你试试看。"就这样一步地肯定他和表达自己的期望。到现在,放刷牙杯子这件事,儿子再也不需要我的提醒啦。
孩子某个习惯的养成,考验的是父母能否做到温柔地坚持,温柔指的是态度要温和,以免情绪对抗,而坚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每一次都要坚持把要求执行到位;
另外,长时间地坚持这个要求,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坚持的过程中,还需要父母及时看到孩子的进步点给予认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才会更有动力。
我们不能期待孩子说到就一定能做到,因为习惯都是训练而成的。只要每一步做到位了,就要有静等花开花的耐心,还要有及时捕捉到进步点的智慧。
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点,一开始很难,因为孩子做的常常达不到我们的期望。可是静下心来,承认孩子所做事情的难度,不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时,进步点就会慢慢地被我们发现,被我们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