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搁在书柜有些年,终于啃完了,甚是惭愧。时过境迁,那时新鲜的案例,对初出茅庐的我来说,是神是权威,是拿来主义。而今,有过几年的斗智斗勇和研生经历,看到的不仅仅是案例背后所存在的学生问题诊断病例,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更新。怪不得说书有种魅力——常读常新。
看书名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副标题为教师思维方式案例点评,“聪明”一词红色标注足可见作者的良苦用心。全书上篇由案例-点评分析指出一线教学中教师常见不良思维方式,中肯指出一线教师丰富的是经验主义,迷信了师爱、信任、完美主义,权威意识和固化思维占主导,的确,疲于评价、检查,疲于无效或低效的重复行为主义。下篇研讨推荐相对科学的思维,11年的王晓春老师在论坛里不仅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更提到了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首先要学会思考,改变自我过于主观、混乱、缺乏逻辑性的思维方式,改变处理学生事件“怎么办”为“为什么”,积累像医生门诊看病,能问题诊断并对症下药的经验,这和导师的想法不谋而合。实在话,有些故事真真看到曾经的自己,观此书有热血沸腾者,“学以致用”,亦有冷静沉思者,“解剖自己”。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王晓春老师引用到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三个建议为提高自我专业能力,自愿读书,避免学科傲慢,这些比了解学生还重要。谨记。